雷雳
- 作品数:35 被引量:79H指数:5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建筑科学更多>>
- 三种病毒载体经蜗窗膜导入大鼠耳蜗的靶向分布比较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比较3种病毒载体经蜗窗膜注入大鼠耳蜗鼓阶介导报告基因在内耳的转染分布,甄选螺旋神经节细胞及其神经纤维基因靶向转移载体。方法分别将带有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慢病毒、5型-腺病毒、2型-腺相关病毒载体经大鼠耳蜗蜗窗膜缓慢注入鼓阶外淋巴,荧光显微镜观察病毒载体导入后3、7、14天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在内耳表达部位及荧光强度。结果经蜗窗膜注入3种病毒载体能有效转染内耳多种类型细胞,相对其他两种病毒载体,5型-腺病毒载体高效转染螺旋神经节及其神经纤维,持续稳定表达2周以上。结论不同病毒载体经蜗窗膜导入后,在耳蜗内的表达分布存在明显差异,5型-腺病毒高效转染耳蜗神经,可作为未来听神经病变分子治疗的载体工具选用。
- 雷雳韩德民
- 关键词:圆窗病毒蛋白质类
- 胚胎大鼠背根神经节摘取方法的研究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探讨一种简便、快速、高效摘取胚胎大鼠背根神经节的方法。方法分别采用先剪除头部、四肢、腹部,后打开椎管的传统方法和直接固定打开椎管的方法摘取胚胎大鼠背根神经节,计算两种方法的用时和获得的神经节数量,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采用传统方法,每只胎鼠平均用时29.20±1.61min,平均获得20.40±1.17个神经节,每分钟可获得0.68±0.02个神经节,每个神经节平均用时1.44±0.01min;采用直接固定打开椎管法,每只胎鼠平均用时24.10±1.63min,平均获得30.50±0.97个神经节,每分钟可获得1.23±0.03个神经节,每个神经节平均用时0.79±0.01min,两种方法间的上述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直接固定打开椎管法能在更短时间内获得更多数量的背根神经节,操作简单,可为细胞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
- 王士杰黄丽辉雷雳王鸿范尔钟李颖
- 关键词:背根神经节椎管
- 前庭水管的解剖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
- 2004年
- 前庭水管为颞骨岩部内骨性小管 ,其内容纳内淋巴管和内淋巴囊 ,在维持内淋巴代谢和内耳生理功能中起重要作用。过去由于受检查手段的限制 ,对其解剖和生理功能认识不足。现在无论是CT或MRI均能从不同侧面显示前庭水管及其内容物 ,从而加深了学者对它及其周边相关疾病的了解 ,同时也提出了不少的问题。
- 雷雳韩德民
- 关键词:前庭水管
- 43例外耳道骨瘤和骨疣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探讨外耳道骨瘤和外耳道骨疣的临床特征及手术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2019年2月在北京同仁医院手术治疗的外耳道骨瘤和骨疣患者临床资料。结果共收治43例,术后病理证实外耳道骨瘤40例,外耳道骨疣3例。其中6例外耳道骨瘤合并胆脂瘤,1例合并中耳乳突炎;3例外耳道骨疣均为双耳发病。两者临床表现均有耳堵闷、耳溢、耳痛、耳鸣、听力下降及外耳道狭窄。33例局限的外耳道骨瘤经外耳道内切口径路手术切除;6例合并外耳道胆脂瘤、1例合并中耳乳突炎的骨瘤患者和3例外耳道骨疣患者,因病变复杂经耳后切口径路手术切除。1例外耳道骨疣术后出现轻度面瘫,其余病例均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外耳道骨疣相对少见,临床表现与外耳道骨瘤相似,两者需通过病理检查鉴别。局限性骨瘤可经外耳道内切口径路和耳内切口径路手术切除;弥散性骨疣或伴有并发症者选择经耳后切口径路手术,要谨慎操作,减少并发症发生。
- 雷雳毛美玲李永新梁凤和韩德民尹鸿雁杨本涛
- 关键词:骨瘤耳道颞骨外科手术
- 伴乳突根治鼓室成形术中夹层法修复外耳道后上壁
- 目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胆脂瘤型)的治疗原则是彻底清除隐蔽病灶,在此基础上实施听力重建。术中需充分开放术腔以免胆脂瘤残存,因此,开放式手术仍是目前主要的治疗手段。然而,这种开放式手术造成的外耳道后壁、上鼓室外侧壁缺损不利...
- 夏寅雷雳刘志莹赵啸天郑军李永新
- 关键词:夹层法外耳道后壁鼓室成形术外耳道胆脂瘤型中耳炎乳突根治
- 文献传递
- 遗传性耳聋相关基因研究现状被引量:2
- 2005年
- 在过去的十年中,遗传性耳聋相关基因的研究发展很快,不少耳聋相关基因密码被破译。本文就已定位克隆耳聋基因结构和功能作综述性回顾,以加深我们对遗传性耳聋基因研究现状的了解。
- 雷雳韩德民
- 关键词:遗传学基因相关基因研究遗传性耳聋基因密码基因结构定位克隆
- 噪声性聋小鼠耳蜗螺旋神经节生长相关蛋白-43变化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通过噪声引起4周龄昆明小鼠出现暂时性阈移(tmporary threshold shift,TTS)和永久性阈移(permanent threshold shift,PTS),观察听觉通路耳蜗螺旋神经节神经元(spiral ganglion of cochlea,CG)中生长相关蛋白(growth associated protein 43,GAP-43)变化,探讨听觉损伤后内耳突触修复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32只昆明小鼠制作噪声性聋动物模型,进行听觉脑干诱发反应听力检测,用免疫组化法对耳蜗听觉通路中GAP-43在神经损伤刺激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噪声性聋引起PTS后CG的GAP-43表达在损伤后第7天出现增加,第14天仍增加明显,而TTS组无明显变化。结论噪声性聋听觉通路神经性损伤作用后7天,GAP-43出现增高说明内耳开始出现突触修复。
- 夏寅龙海珊龚树生雷雳冯娟娟范尔钟李颖赵庆韩德民
- 关键词:小鼠耳蜗螺旋神经节
- 乳突再根治患者高分辨率颞骨CT分析
- 研究目的乳突根治术后不干耳经常发生,为探讨乳突根治术失败的相关解剖因素,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至2011年4月在本院进行乳突再根治手术的153例患者颞骨轴位和冠状位扫描CT资料,明确术后不干耳的原因,以便采取有针对性的...
- 雷雳韩德民龚树生李永新赵守琴
- 关键词:乳突根治术后鼓室不干耳高分辨率
-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术后的再次手术问题
- 目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为耳科常见疾病,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我国开展各种中耳手术数以万计。不容否认的是,由于种种原因造成部分患者手术失败,需要再次手术清除病灶、重建听力。本文意在总结我科接治的再次手术患者,分析失败原因,交流...
- 赵啸天夏寅郑军雷雳刘志莹李永新
- 关键词: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再次手术鼓室成形术
- 文献传递
- 耳后皮瓣移植联合局部曲安奈德注射治疗耳廓瘢痕疙瘩的效果观察
- 2024年
- 目的探讨耳后皮瓣移植联合局部曲安奈德注射治疗耳廓瘢痕疙瘩的临床效果。方法病例系列报告。纳入2020年1月—2022年6月在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治的单侧耳廓瘢痕疙瘩患者25例,其中男5例、女20例,年龄18~52(30.6±8.0)岁。左耳10例,右耳15例;初次手术6例,复发手术19例。患者均在常规耳后瘢痕切除的基础上进行耳后皮瓣移植联合局部曲安奈德注射综合治疗。围术期观察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并发症、切口愈合及皮瓣成活等情况;随访期间观察患者临床疗效、皮瓣修复情况、女性患者的月经量和周期改变等。结果(1)所有患者手术顺利,手术时间0.5~1.2(0.9±0.3)h,术中出血量5~20(6.5±1.3)mL,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25例转移皮瓣全部成活。患者供区均未出现感染、疼痛以及感觉异常等并发症。(2)25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8~36(22.4±7.1)个月。末次随访时,25例患者治愈占76%(19/25)、显效占24%(6/25),临床有效率为100%。患者瘢痕疙瘩均无复发,且患侧耳廓形态自然,颅耳角正常,耳廓后沟存在,修复缺损区域皮肤无增厚、变硬,色泽与周围皮肤色泽无明显差异,切口边缘无再生瘢痕,患者比较满意。局部曲安奈德注射均顺利完成,2例女性患者在第3次注射时月经推迟2周,经量明显增大,其余女性患者月经量及周期无明显变化。结论耳后皮瓣移植联合局部曲安奈德注射治疗耳廓瘢痕疙瘩,手术成功率高、复发率低,耳廓外观自然,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高峰赵胜瑜夏飞雷雳
- 关键词:瘢痕疙瘩耳廓曲安奈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