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隋洪艳

作品数:3 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生物学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米氏常数
  • 2篇活性
  • 1篇乙型
  • 1篇乙型脑炎
  • 1篇乙型脑炎病毒
  • 1篇蚯蚓
  • 1篇蚯蚓纤溶酶
  • 1篇纤溶
  • 1篇纤溶活性
  • 1篇纤溶酶组分
  • 1篇流行性
  • 1篇流行性乙型脑...
  • 1篇流行性乙型脑...
  • 1篇酶活
  • 1篇酶联
  • 1篇酶联免疫
  • 1篇酶联免疫吸附
  • 1篇酶联免疫吸附...
  • 1篇酶组分
  • 1篇免疫吸附

机构

  • 3篇北京生物制品...

作者

  • 3篇李红
  • 3篇隋洪艳
  • 3篇杨立清
  • 3篇石男
  • 2篇严宜明
  • 1篇郭绍红

传媒

  • 1篇中国计划免疫
  • 1篇中国生化药物...
  • 1篇微生物学免疫...

年份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一种新型蚯蚓纤溶酶的部分性质研究被引量:3
2005年
为获得一种高效的溶栓药物。从赤子爱胜蚓(Eiseniafoelida)中分离纯化得到了一种纤溶酶组分。用Lowry法测定蛋白质浓度,SDSPAGE鉴定纯度为98%,表观相对分子质量(Mr)为14850,纤维蛋白平板法测定其总纤溶活性为65.51×103mm2/mg,直接纤溶活性为15.61×103mm2/mg,间接纤溶活性为26.34×103mm2/mg。水解BAEE的米氏常数(Km)为1.82×105mol/L。水解ChromozymPL的米氏常数(Km)3.98×105mol/L,水解ChromozymtPA的米氏常数(Km)5.55×105mol/L活性,N端氨基酸序列测定的结果为VIGGTNAIPGEFPYQ。结果表明该纤溶酶分子量较小,间接活性较高,适宜作为一种新型的溶栓药物。
隋洪艳李红严宜明杨立清石男
关键词:蚯蚓纤溶酶激酶活性米氏常数
一种新型蚯蚓纤溶酶组分的部分性质研究被引量:4
2004年
目的获得一种高效的溶栓药物。方法从赤子爱胜蚓 (Eiseniafoelida)中共提取 6种纤溶酶组分 ,分别命名为F1~F6。取F1用Lowry法测定蛋白质浓度 ,SDS PAGE鉴定纯度及表观相对分子质量 (Mr) ,纤维蛋白平板法测定其纤溶活性 ,测定其水解BAEE(Nα 苯甲酰 L 精氨酸乙酯盐酸盐 )、血浆纤溶酶特异性底物ChromozymPL(苄氧羰酰甘氨酰脯氨酰精氨酰对硝基苯胺盐酸盐 )及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Chromozymt PA(N 甲磺酰苯丙酰甘氨酰精氨酰对硝基苯胺盐酸盐 )的活性 ,并进行N端氨基酸序列测定。结果F1纯度为 10 0 % ,表观Mr 为 2 85 0 0 ,总纤溶活性为 6 5 .5 1× 10 3 mm2 /mg ,水解BAEE的米氏常数 (Km)为 2 .80 87× 10 -2 mol/L。对chromozymPL及chromozymt PA的亲和力较低。F1的N端氨基酸序列为IIGGSNASPGEFPWQ ,且对天然凝血块有较强的溶解作用。结论F1为纯度很高的单一组分 ,纤溶活性较高。
李红隋洪艳杨立清严宜明石男
关键词:赤子爱胜蚓纤溶活性米氏常数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定量检测人抗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IgG抗体方法的研究被引量:1
2003年
为建立快速检测人抗流行性乙型脑炎 (乙脑 )病毒抗体的方法 ,用纯化乙脑病毒选择实验条件 ,通过与蚀斑减少中和试验 (PRNT)的比较 ,确定保护性抗体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的尺度 ,再对两种方法进行比较。结果 :ELISA比PRNT法灵敏度高 16~ 32倍。两种方法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r=0 771,P<0 0 0 1)。PRNT法 1∶10抗体滴度对应的ELISA结果为 0 331U ,两种方法差异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χ2 =0 14 2 ,P >0 0 5 ) ,总符合率为 81 3%。
杨立清隋洪艳李红石男郭绍红
关键词: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