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曼彤
- 作品数:22 被引量:140H指数:5
- 供职机构: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佛山市卫生局医学科研立项课题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佛山市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上消化道出血病因及发病趋势分析被引量:28
- 2005年
- 目的:探讨近10年来上消化道出血(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UGB)的病因构成、发病趋势及与几个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对我院1993、1998和2003年间经内镜检查的UGB住院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共检出UGB 2 347例,1993年580例、1998年646例、2003年1 121例。(2)消化性溃疡、急性胃粘膜病变、胃癌为UGB常见病因,分别占27.8%、21.1%、9.4%。(3)1993、1998和2003年三个年份中,急性胃粘膜病变分别占该年份UGB的24.3%、23.8%、17.9%;胃溃疡分别占8.3%、7.3%、4.5%;胃癌分别占6.0%、7.7%、12.0%;十二指肠溃疡分别占13.1%、19.8%、27.0%。(4)男性患者明显多于女性,男女之比为2.11∶1。(5)随着年龄的增长,UGB的发病例数增加。(6)冬春两季的发病例数明显多于夏秋两季。结论:消化性溃疡是UGB的主要原因,其次是急性胃粘膜病变、胃癌。急性胃粘膜病变、胃溃疡的发病构成比呈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胃癌、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病构成比呈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UGB的病因分布与性别、年龄、季节、年代变化等因素相关。
- 陈曼彤崔西玉邱小蕾刘韶辉
- 关键词:上消化道出血病因发病趋势
- 大肠癌发生率与胆囊切除关系研究被引量:11
- 2003年
- 目的 探讨胆囊切除是否导致大肠癌的危险性增加。方法 比较病理确诊的大肠癌患者 44 8例与正常对照 63 1例中胆囊切除率 ,并研究不同部位结肠癌患者的胆囊切除率。结果 大肠癌中有胆囊切除史的患者明显多于正常对照人群 (分别为3 13 %和 0 63 % ,P =0 0 0 2 )。而且 ,右半结肠癌的手术率显著高于左半结肠癌及直肠癌 (P <0 0 1)。结论 胆囊切除后可能导致右半结肠癌发生的危险性增加。
- 陈曼彤
- 关键词:大肠癌胆囊切除
-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反流性食管炎的关系
- 2003年
-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 (Helicobacterpylori ,H .pylori)感染与反流性食管炎 (refluxesophagitis ,RE)的关系。方法 :比较RE组与正常对照组、慢性胃炎组、十二指肠溃疡组的H .pylori感染率。选取 40例内镜分级B或C级的RE患者 ,H .pylori阳性及阴性各 2 0例 ,用兰索拉唑 (3 0mg ,每天 1次 ,口服 )治疗 4周后内镜复查 ,比较H .py lori阳性组、阴性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RE组与正常组、慢性胃炎组、十二指肠溃疡组的H .pylori感染率分别为3 0 4%、2 8 8%、5 9 0 %、91 5 % ,RE组明显低于胃炎组、溃疡组 ,与正常人群无明显差异。用兰索拉唑治疗RE患者 4周后 ,H .pylori阳性组与阴性组的病变愈合和症状改善无明显差异。结论 :H .
- 陈曼彤
-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感染反流性食管炎兰索拉唑
- 幽门螺杆菌分型与消化性溃疡出血关系及四联根除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03年
- 崔西玉陈曼彤
-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消化性溃疡出血
- 经阴道取出标本的腹腔镜结直肠癌联合全子宫加双侧附件切除术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结直肠癌联合全子宫加双侧附件切除术经阴道取出标本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总结2007年7月至2013年7月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腹腔镜下乙状结肠或直肠癌联合全子宫加双侧附件切除术并经阴道取出标本的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全组6例患者中无中转开腹和手术死亡病例,手术时间(170±18) min,术中出血量(80±11) ml。所有患者术后均未使用止痛药物,视觉模拟疼痛评分(2.8±1.6)分,肛门首次排气时间(2.4±1.4) d,术后住院时间(7.3±1.8) d。无盆腔感染、吻合口瘘和直肠阴道瘘等术后并发症发生。中位随访46月,全组均未见复发及转移。结论经阴道取出标本的腹腔镜下结直肠癌联合全子宫加双侧附件切除术在技术上安全可行。
- 邓建中彭翔余思陈曼彤关锦图
-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腹腔镜全子宫切除附件切除
- 乌司他丁治疗急性胰腺炎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02年
- 陈曼彤崔西玉邱小蕾
- 关键词:乌司他丁急性胰腺炎疗效观察
- 医疗质量监测系统的研究及应用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研发医疗质量监测计算机管理系统,用于管理部门对医疗质量进行全面监测,以促进医疗质量的提高。方法:采用C/S模式,创建一个基于电子病历、HIS、病案首页管理、手术麻醉、医院感染、ICU管理、药事管理等信息系统的统一数据集成平台。结果:系统实现了对医疗质量指标的集成、汇总和智能分析,能够对医院核心运行指标进行实时展现和评价。结论:系统有助于医院实行科学的管理,促进医疗质量的提高,保障患者安全,提升医院运行效率和效益。
- 刘冬生章成国曾勇黄健王跃建段光荣黄慧勇陈曼彤张秀平
- 关键词:智慧化
- Ⅰ型幽门螺杆菌与消化性溃疡出血关系的研究
- 2002年
- 目的 :探讨Ι型幽门螺杆菌 (Helicobacterpylori,Hpylori)与消化性溃疡出血的关系。方法 :将 192名研究对象分为正常对照组、消化性溃疡非出血组和消化性溃疡出血组 ,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 3组人群的Hpylori分型 ,并比较 3组间Ⅰ型Hpylori阳性率。结果 :对照组、消化性溃疡非出血组和出血组的Ι型Hpylori阳性率分别为8.3%、33.3%和 87.7% ,3组比较Ι型Hpylori的阳性率具有显著差异 (χ2 =86 .2 72 ,P <0 .0 0 1)。结论
- 陈曼彤崔西玉
-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消化性溃疡出血
- 反流性食管炎与幽门螺杆菌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4
- 2004年
- 目的研究反流性食管炎(RE)与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的相关性。方法检测RE、正常对照、慢性胃炎和十二指肠溃疡组及各级RE患者的H.pylori感染率。选取40例内镜分级B或C级的RE患者,H.pylori阳性及阴性各20例,雷贝拉唑治疗4周后内镜复查,比较治疗效果。结果RE组、正常组、慢性胃炎组、十二指肠溃疡组的H.pylori感染率分别为30.4%、28.8%、59.0%、91.5%,RE组感染率显著低于胃炎组和溃疡组,与正常人群无明显差异;各级RE患者的H.pylori感染率无明显差异;RE患者经雷贝拉唑治疗后,H.pylori阳性组与阴性组的病变愈合和症状改善情况无明显差异。结论RE与H.pylori感染可能无相关性。
- 陈曼彤
- 关键词:反流性食管炎幽门螺杆菌苯咪唑类
- 溃疡性结肠炎治疗后黏膜愈合程度与预后的关系的研究被引量:10
- 2014年
-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C)治疗后黏膜愈合程度与预后的关系。方法确诊为UC并经治疗后获得缓解的患者82例,根据治疗效果评价,分为黏膜愈合组(A组:DAI,0—1分;Geboes,0~1级)、黏膜未愈合组(B组:DAI,0~1分;Geboes,2~5级)。随访2年,内容包括患者的基线资料及0、12、24个月(或)复发时组织学参数、血清学指标(白蛋白、ESR、CRP、ANCA、IL-18、IL-6、IL-15),及再入院、结肠手术、结肠癌发生情况等,评估UC治疗后黏膜愈合程度与预后的关系。结果A、B组复发率及复发时间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发现性别(女性)、既往复发、pANCA、基底部浆细胞增多是UC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A、B组再入院率[分别为27.5%和44.1%,P=0.018,OR=2.24,95%CI(1.11—3.98)]、结肠切除术发生率[分别为0%和17.6%,P=0.035,OR=5.43,95%CI(2.14—7.64)],组间差异明显,而癌变率[分别为0%和2.7%,P=0.643,OR=3.43,95%CI(0.14—7.64)]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UC治疗后黏膜愈合程度与其预后存在明显的相关性。
- 李匡一张亚历崔西玉李兆滔陈曼彤
- 关键词:结肠炎溃疡性黏膜愈合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