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氧合
  • 7篇体外膜肺氧合
  • 7篇外膜
  • 7篇肺氧合
  • 6篇体外膜肺
  • 6篇综合征
  • 5篇体外膜肺氧合...
  • 5篇窘迫综合征
  • 5篇呼吸窘迫
  • 5篇呼吸窘迫综合...
  • 5篇急性呼吸
  • 5篇急性呼吸窘迫
  • 5篇急性呼吸窘迫...
  • 4篇膜肺
  • 3篇预后
  • 3篇ICU
  • 2篇支气管
  • 2篇术后
  • 2篇气管
  • 2篇颅脑

机构

  • 16篇郑州大学第二...

作者

  • 16篇陈春艳
  • 15篇刘小军
  • 14篇祁绍艳
  • 10篇楚紫栋
  • 9篇王文涛
  • 7篇周明锴
  • 4篇任钰鑫
  • 2篇刘英
  • 2篇郭燕
  • 2篇祁景
  • 1篇吕会力
  • 1篇赵治国
  • 1篇卢艳秋
  • 1篇周明凯
  • 1篇刘晓静
  • 1篇刘晓静
  • 1篇刘新江

传媒

  • 2篇中国实用医刊
  • 1篇中华胃肠外科...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结核和呼...
  • 1篇河南医学研究
  • 1篇右江医学
  • 1篇黑龙江医学
  • 1篇郑州大学学报...
  • 1篇山东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国实用神经...
  • 1篇中国现代药物...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年份

  • 2篇2021
  • 1篇2019
  • 8篇2016
  • 1篇2014
  • 4篇2013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体外膜肺氧合治疗后并发症对预后的影响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探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体外膜肺氧合(ECMO)治疗后并发症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33例重度ARDS患者,对其给予经口气管插管及有创机械通气、保护性肺通气、容量管理及营养支持、镇静镇痛等治疗,采用静脉-静脉(V-V)模式进行ECMO治疗,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分析预后。结果 ECMO辅助时间为5.9~18.6(11.67±3.22)d。33例ARDS患者中23例成功撤离ECMO,成功撤机率69.7%。26例出现至少一种以上ECMO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78.8%。机体并发症:穿刺或切口处渗血及出血16例、消化道出血5例、感染4例、肝肾功能不全19例、脑血管意外3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7例、MODS 8例;机械并发症:膜肺渗漏及更换14例、系统内血栓16例。进一步分析发现肾功能不全、DIC、MODS、膜肺渗漏及更换与院内死亡有关(P〈0.05)。结论 ECMO治疗ARDS的临床效果不甚满意,并发症发生率高,肾功能不全、DIC、MODS、膜肺渗漏及更换均影响患者预后。
祁绍艳王文涛陈春艳楚紫栋刘晓静祁景刘小军
关键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体外膜肺氧合并发症
体外膜肺氧合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并发症及对预后的影响
目的 探讨体外膜肺氧合(ECMO)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并发症情况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提高其救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 年08 月至2015 年09 月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33 例重度A...
祁绍艳王文涛陈春艳楚紫栋刘晓静祁景刘小军
高渗盐水与甘露醇联合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颅内压增高患者Scr水平及GCS评分的影响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探究高渗盐水与甘露醇联合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颅内压增高患者血清肌酐(Scr)水平及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将2014年1月~2019年1月86例重型颅脑损伤颅内压增高患者分为两组,各43例。两组均予以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20%甘露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3%高渗盐水治疗,均治疗7 d。对比两组颅内压(ICP)、平均动脉压(MAP)、脑灌注压(CPP)、GCS评分及Scr水平。结果治疗7 d后,观察组ICP、MAP及CPP均低于对照组,血清Scr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GCS评分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渗盐水与甘露醇联合治疗可降低重型颅脑损伤颅内压增高患者的ICP水平,且对血清Scr影响更小,但对GCS评分改善并不明显。
陈春艳刘小军祁绍艳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颅内压增高甘露醇高渗盐水格拉斯哥昏迷评分
颅脑损伤预后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颅脑损伤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创伤,据统计,颅脑损伤已占据全身各类创伤中的25%~40%[1]。本文统计了近3a我院重症医学科(综合ICU)收治的颅脑损伤患者178例,对其进行回顾分析,现汇报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搜集2012-07-2015-07我院重症医学科(综合ICU)收治的颅脑损伤患者178例,男106例。
陈春艳刘小军祁绍艳王文涛
关键词:颅脑损伤预后
体外膜肺氧合治疗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体外膜肺氧合(ECMO)治疗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效果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和分析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2012年8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28例应用静脉-静脉ECMO(VV-ECMO)治疗重度ARDS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应用ECMO后3个月是否存活,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采用SPSS17.0对收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8例患者行ECMO前均已行有创机械通气,平均(70.86±24.93)h。两组患者年龄、ECMO前有创通气时间、发病至应用ECMO时间、入院至用ECMO时间和ECMO治疗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原发病构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治疗前6 h内心率、平均动脉压、动脉血p H和血乳酸水平、血降钙素原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V-ECMO是治疗重度ARDS的有效支持手段。年龄、应用ECMO前的机械通气时间、发病至应用ECMO时间和心率、平均动脉压、血乳酸水平和血降钙素原水平等可能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
王文涛祁绍艳楚紫栋陈春艳周明锴任钰鑫刘小军
关键词:体外膜肺氧合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影响因素
CRRT在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比较分析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与间歇性血液透析(IHD)治疗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的生化指标及相关疗效。方法伴ARF的MODS患者32例,接受CRRT治疗17例,接受IHD治疗15例,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各时间点(0h、24h、48h、72h)生化指标:Cre、BUN、CRP、ESR、CVP等水平。结果在CRRT组在72h较0hCre、BUN、CRP、ESR、CVP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72h时CRRT组较IHD组Cre、BUN、CRP、ESR、CVP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RRT疗法治疗合并ARF的MODS患者临床疗效优于IHD疗法。
楚紫栋祁绍艳刘小军陈春艳周明凯
关键词: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舒芬太尼治疗术后谵妄的效果评价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比较舒芬太尼与氟哌啶醇治疗术后谵妄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通过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收集2010年10月至2012年8月发生术后谵妄的患者72例,舒芬太尼组(治疗组)36例,氟哌啶醇(对照组)36例。用谵妄评定量表(confusion assessment method,CAM)及临床疗效总评量表-病情严重程度(CGI-SI)对谵妄治疗前后进行评估。用TESS副反应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舒芬太尼对术后谵妄患者谵妄症状治疗有效,总有效率与氟哌啶醇相当,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后者。结论舒芬太尼治疗术后谵妄更安全有效。
周明锴楚紫栋祁绍艳刘小军吕会力陈春艳
关键词:舒芬太尼术后谵妄
老年胃癌术后重症肺炎临床分析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老年胃癌患者术后重症肺炎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6月间在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胃癌根治术、术后并发重症肺炎的26例老年(年龄〉60岁)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痰培养结果。同时选取40例术后未发生重症肺炎的老年胃癌患者作为对照.以确定术后重症肺炎的相关易感因素。结果26例术后重症肺炎患者的痰标本中共分离出病原菌32株.其中革兰阴性菌占75.0%(24/32),革兰阳性菌占15.6%(5/32),真菌占9.4%(3/32)。多因素分析显示,高龄、吸烟史、心肺疾病史、合并贫血、行近端胃切除术、手术时间长及长时间机械通气是是重症肺炎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降低老年患者胃癌术后重症肺炎发生率,应针对易感因素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治措施,并根据痰培养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郭燕祁绍艳刘新江王文涛楚紫栋陈春艳刘小军
关键词:胃肿瘤老年人重症肺炎
河南省首例应用体外膜肺氧合技术治疗左侧主支气管断裂被引量:2
2014年
体外膜肺氧合技术( extracorporeal membrance oxygenation,ECMO)也叫体外维生系统。该技术通过给予急危重症患者呼吸及循环支持,为患者赢得宝贵的时间,从而在急危重症抢救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重症医学领域广受关注。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ICU于2012年8月23日成功应用ECMO治疗左侧主支气管断裂一例,该例也是河南省重症医学专业成功实施ECMO 的首例患者。现将此病例的详细情况报道如下。
陈春艳祁绍艳刘小军周明锴郭燕卢艳秋刘英任钰鑫楚紫栋
关键词:体外膜肺氧合技术主支气管断裂
体外膜肺氧合治疗成人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及相关影响因素被引量:18
2016年
目的 探讨体外膜肺氧合(ECMO)治疗成人重度ARDS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研究,收集并分析2012年8月至2015年6月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综合ICU)收治的达到ECMO标准的58例成人重度ARDS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应用ECMO分为ECMO组和对照组;以应用ECMO后3个月为观察点,将ECMO组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采用SPSS 17.0统计分析各组治疗前后的临床资料.结果 共28例患者接受静脉-静脉ECMO(VV-ECMO)治疗,其中男22例,女6例,年龄34~61岁,平均(49±8)岁.所有患者在ECMO治疗前均已行有创机械通气,平均为(71 ±25)h.ECMO组和对照组在疾病病因构成及治疗前主要指标(最低氧合指数、最高PEEP、最低pH值、最高PaCO2、最高乳酸、APACHEⅡ评分、Murray评分和SOFA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3组患者治疗前各项指标(除ECMO生存组和死亡组之间pH值、心率和平均动脉压外)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对照组相应时间比较,在应用ECMO后2h和第1天,ECMO组各项指标显著改善(均P<0.05);在随后的第2天各项指标(除平均动脉压外)均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ECMO死亡组平均动脉压较对照组明显降低(t=2.433,P=0.019);但在第3天,ECMO生存组各项指标(除平均动脉压外)均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ECMO死亡组各项指标(除血乳酸和平均动脉压外)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血乳酸水平高于对照组(t=-3.156,P=0.003)而平均动脉压低于对照组(t=3.578,P=0.001).28例ECMO患者中18例成功撤离ECMO,3个月无残疾生存15例,ECMO组与对照组生存率(分别为53.57%和43.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608,P=0.436).结论 VV-ECMO是治疗成人重度ARDS的有效支持手段,当符合ECMO指征时应尽早应用.年龄、应用ECMO�
祁绍艳王文涛楚紫栋陈春艳周明锴任钰鑫刘小军
关键词:体外膜氧合作用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