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建才

作品数:6 被引量:16H指数:3
供职机构:三明市第二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骨髓
  • 2篇多发
  • 2篇多发性
  • 2篇多发性骨髓瘤
  • 2篇沙利度胺
  • 2篇疗效
  • 2篇疗效观察
  • 2篇磷酰胺
  • 2篇环磷
  • 2篇环磷酰胺
  • 2篇骨髓瘤
  • 2篇反应停
  • 1篇蛋白
  • 1篇蛋白治疗
  • 1篇地塞米松
  • 1篇血丙种球蛋白
  • 1篇血小板
  • 1篇血小板减少
  • 1篇血小板减少性...
  • 1篇血小板生成

机构

  • 6篇三明市第二医...
  • 1篇厦门市海沧医...

作者

  • 6篇陈建才
  • 5篇周章军
  • 4篇王引舟
  • 2篇文纪纯
  • 1篇王新珠
  • 1篇陈芳

传媒

  • 2篇蛇志
  • 1篇深圳中西医结...
  • 1篇实用全科医学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07
  • 1篇200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沙利度胺联合化疗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观察沙利度胺(反应停)联合环磷酰胺、地塞米松方案治疗17例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反应停400me/a口服6个月,环磷酰胺0.2g/次,隔日静脉滴注1次(至血WBC〈3.0×10^9/L时停药),地塞米松40mg/d静脉滴注,第1~4天、第9~12天、第17~20天。1个月为1个疗程,休息1个月后再进行下一个疗程,共3~4个疗程。观察患者治疗后症状和体征的变化情况,同时记录患者对化疗的反应和起效时间、持续缓解及生存时间。结果至疗程结束时,完全缓解7例,部分缓解5例,轻微反应3例;总缓解率为70.6%,总反应率为88.2%。中位起效时间为3周,中位缓解时间为17个月,预期中位生存时间为70个月。不良反应较轻,未发生治疗相关性死亡。结论反应停联合环磷酰胺及地塞米松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疗效较好,安全性高,不良反应轻。
周章军陈建才王新珠王引舟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反应停环磷酰胺地塞米松
康力龙联用髓内注射药物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疗效观察
2007年
目的探讨康力龙联合髓内注射654-2、一叶秋碱、地塞米松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的疗效。方法用654-2、一叶秋碱及地塞米松髓内注射联合康力龙治疗CAA24例(治疗组),单用康力龙口服治疗25例(对照组)。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及随访18个月时的血像改变及总有效率。结果疗程结束后及随访第18个月时血象提高值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疗程结束后治疗组总有效率8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2·00%(P<0·05)。随访第18个月时治疗组总有效率87·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6·00%(P<0·05)。结论联合应用髓内给药可明显提高CAA的疗效。
周章军陈建才文纪纯
关键词: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疗效
TCD方案治疗MM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观察TCD方案治疗初发多发性骨髓瘤的效果及其毒副作用。方法反应停400mg/d口服6个月,环磷酰胺每次0.2g,隔日静滴(至血WBC〈3.0×10^9/L时停),地塞米松40mg/d于第1~4、9~12、17-20天静滴。1个月为1疗程,休息1个月后再行下1疗程治疗,共3~4个疗程。结果疗程结束时,完全缓解6倒,部分缓解5倒,轻微反应1例;总缓解率78.6%,总反应率85.7%。毒副反应较轻,未发生治疗相关性死亡。结论TCD方案治疗初发多发性骨髓瘤疗效较好,毒副反应轻。
周章军陈建才陈芳文纪纯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反应停环磷酰胺初发
利奈唑胺治疗老年髓系白血病患者合并革兰阳性球菌感染的疗效观察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观察利奈唑胺治疗老年髓系白血病患者合并革兰阳性球菌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老年髓系白血病患者合并革兰阳性球菌感染患者8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利奈唑胺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头孢哌酮抗感染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的过敏反应、心功能异常、肝功能异常以及肾功能异常症状。结论:对老年髓系白血病患者合并革兰阳性球菌感染患者在抗感染治疗的基础上实施利奈唑胺治疗,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疗效。
周章军王引舟陈建才
关键词:利奈唑胺髓系白血病革兰阳性球菌感染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与人血丙种球蛋白治疗难治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效果比较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比较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与人血丙种球蛋白对难治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7月~2015年6月三明市第二医院血液科收治的70例难治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甲组和乙组,每组35例。甲组采用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进行治疗;乙组采用人血丙种球蛋白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血小板变化时间、住院时间及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和免疫功能。结果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乙组出血停止时间、血小板上升时间、血小板达正常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甲组(P〈0.05);两组治疗前血小板计数及免疫功能各指标水平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小板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乙组免疫功能各指标水平均明显高于甲组(P〈0.05)。结论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和人血丙种球蛋白都是治疗难治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安全而有效的方式,且人血丙种球蛋白具有起效快、恢复时间短的优势,有助于患者免疫功能的改善。
周章军陈建才王引舟
关键词:难治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人血丙种球蛋白
小剂量沙利度胺联合三氧化二砷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评价小剂量沙利度胺联合三氧化二砷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RAEBⅠ型及Ⅱ型)的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选择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均为RAEBⅠ型或Ⅱ型)患者27例为治疗组,给予沙利度胺联合三氧化二砷治疗;同时选择同期诊断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均为RAEBⅠ型或Ⅱ型)患者25例为对照组,采用全反式维A酸及小剂量阿糖胞苷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3个月时的疗效评估,治疗组总有效率37.0%,对照组12.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时,治疗组总有效率77.8%,3年OS率为70.4%,明显优于对照组的20.0%和36.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小剂量沙利度胺联合三氧化二砷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疗效好,毒副作用小,安全性高。
周章军廖日琛陈建才王引舟
关键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沙利度胺三氧化二砷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