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娟

作品数:8 被引量:22H指数:3
供职机构:溧阳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腮腺
  • 2篇髁突
  • 2篇髁突骨折
  • 2篇涎瘘
  • 2篇疗效
  • 2篇康复
  • 2篇骨折
  • 1篇心绞痛
  • 1篇血小板
  • 1篇血小板治疗
  • 1篇义齿
  • 1篇义齿修复
  • 1篇引导骨再生
  • 1篇引导骨再生术
  • 1篇引流
  • 1篇早期康复
  • 1篇早期康复治疗
  • 1篇植牙
  • 1篇腮腺手术
  • 1篇手术

机构

  • 8篇溧阳市人民医...
  • 2篇江苏省人民医...

作者

  • 8篇陈娟
  • 7篇赵璧
  • 4篇杨新华
  • 3篇钱超
  • 2篇尹林
  • 2篇张继生

传媒

  • 2篇临床口腔医学...
  • 1篇口腔医学
  • 1篇江苏医药
  • 1篇包头医学院学...
  • 1篇基层医学论坛
  • 1篇航空航天医学...
  • 1篇中国继续医学...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超声刀与腮腺术后涎瘘的关系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超声刀与腮腺术后涎瘘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腮腺手术病例63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手术,使用Focus超声刀完成腮腺手术33例(超刀组),另选取电刀手术30例设为对照(电刀组)。两组患者均在气管插管全麻下行腮腺浅叶切除,术式一致。并对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涎瘘等数据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超声刀组所得出的各项数据均低于传统电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腮腺手术中使用超声刀可减少术后涎瘘的发生。
赵璧陈娟杨新华钱超
关键词:超声刀腮腺涎瘘
颌后切口径路在髁突骨折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讨论总结经颌后切口径路治疗髁突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23例(26侧)髁突骨折患者选择经颌后切口径路进行髁突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术后对患者的张口型、张口度、咬合关系、面神经功能以及并发症等方面进行评价分析。结果 23例(26侧)经12~24个月随访,未出现关节强直及涎瘘,骨折愈合良好,咬合关系、张口型及张口度均较术前明显改善,术后1周主要并发症包括张口受限、面神经功能减退,经1~3个月均有效恢复。结论颌后切口径路能治疗不同类型的髁突骨折,术野暴露清晰且切口隐蔽,利于复位固定和面神经保护,术后功能和外形恢复效果明显,并发症较少。
赵璧张继生尹林陈娟杨新华钱超
关键词:髁突骨折康复
全口活动义齿修复的临床效果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究全口活动义齿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需进行全口义齿修复的患者共116例,所有患者均进行全口活动义齿修复,评估全口活动义齿修复后的临床效果及患者对义齿的满意度。结果:全口义齿佩戴当天、1个月以及6个月时咀嚼效率分别为(66. 58±9. 48)、(78. 31±10. 53)和(89. 95±12. 64),显著高于全口义齿修复前(P <0. 05);全口义齿修复后,对全口义齿非常满意的患者111例,比较满意5例,不满意0例,满意率100%。结论:对于牙列缺失患者进行全口义齿修复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咀嚼效率,且修复后患者对全口义齿的满意率高。
陈娟戴进东
关键词:全口活动义齿
口腔癌颈淋巴转移患者乏氧诱导因子、白细胞介素-8以及Smad4表达特征分析被引量:10
2020年
目的:探究不同口腔癌颈淋巴转移情况患者乏氧诱导因子(hypoxic induction factor,HIF-1)、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Smad4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2月接受治疗的54例原发性口腔癌患者,并同时从医院周边的3个居民区内采用随机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54名健康居民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检测54例口腔癌患者和健康居民口腔黏膜组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比较HIF-1、IL-8、Smad4的表达情况与肿瘤发展情况之间的关系。结果:健康居民HIF-1、IL-8阳性表达情况显著低于口腔癌患者,Smad4阳性表达情况显著高于口腔癌患者(P<0.05);已发生转移口腔癌患者Smad4阳性率明显低于未发生转移者(P<0.05)。以口腔癌患者淋巴转移为因变量,以HIF-1、IL-8、Smad4阳性表达情况为自变量,拟合出二分类Logistic回归方程,各自变量对应变量影响大小依次为:Smad4(OR=3.896),淋巴转移(OR=3.353),IL-8(OR=2.858),HIF-1(OR=2.638)。结论:HIF-1、IL-8阳性表达的升高与Smad4阳性表达的降低可作为提示口腔癌颈淋巴转移的指标。
陈娟赵璧朱娴云
关键词:口腔癌颈淋巴转移乏氧诱导因子白细胞介素-8SMAD4
引导骨再生术应用于种植牙治疗的效果观察
2024年
目的观察将引导骨再生术应用于种植牙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溧阳市人民医院口腔科于2019年1月—2021年12月间收治的接受种植牙治疗的30例牙槽骨骨量缺失患者进行研究,共计40颗患牙。所有患者均在接受种植术治疗的过程中,采取引导骨组织再生技术联合治疗,并于治疗6~24个月联系患者回院进行复查,观察治疗效果。结果通过复查发现,30名患者(共计40颗种植体)中,仅有1颗种植体出现不稳固现象;其余39颗种植体在咬合时完全无痛,叩动时亦无痛,且咬合功能良好。在治疗完成后经X射线检测发现,患者整个种植体周围的牙槽骨总丧失量均不超过1.5 mm。仅有1例患者的1颗种植牙在修复6个月后经随访发现种植体周围发炎,是牙冠处粘结剂未清洁干净所致,经过及时处理,患者症状消退且后期随访观察时均较为稳定。结论将引导骨再生技术应用于种植牙治疗术中,可以彻底解决因种植牙修复治疗所引发的骨量缺失,具有十分可靠的成骨效果。
赵璧陈娟王婧戴进东
关键词:引导骨再生术骨量不足种植牙
负压引流在腮腺手术中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负压引流在腮腺手术中的疗效,分析与腮腺术后涎瘘相关的临床因素。方法:对手术治疗的腮腺肿瘤患者58例,术后放置负压引流,拔管后辅以短时间的加压包扎。观察术后涎瘘发生情况。结果:58例中54例一期愈合,无一例感染。4例出现轻度涎瘘.经治疗后痊愈。结论:负压引流的使用可有效预防腮腺术后涎瘘的发生,且缩短了加压包扎时间,患者舒适性明显增加。
赵璧陈娟戴进东杨新华
关键词:腮腺涎瘘负压引流
下颌骨髁突骨折早期康复治疗的疗效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评价下颌骨髁突骨折经治疗后早期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2例(61侧)下颌骨髁突骨折患者分为两组:A组23例(26侧)行髁突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B组29例(35侧)患者行牙弓夹板颌间牵引等保守治疗。术后采用相同的康复治疗方案。评价治疗前和康复治疗后主动张口度、前后活动度。结果随访12-24个月。两组患者术后均未出现关节强直;康复训练1个月后,主动张口度和前后活动度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结论不同类型的下颌骨髁突骨折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通过相同的早期康复治疗效果相仿。
赵璧尹林张继生陈娟杨新华钱超
关键词:髁突骨折康复治疗
老年稳定性心绞痛伴房颤在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过程中拔牙出血的发生率及影响因素
2023年
目的:分析老年稳定性心绞痛伴房颤在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过程中拔牙出血的发生率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符合入组标准的120稳定性心绞痛伴房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者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在拔牙期间不停药,对照组患者在拔牙前后各停药1周。调查分析患者高血压、牙龈指数、牙齿活动度、拔牙位、拔牙时间、双联抗栓治疗时间等临床资料。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术前停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双联抗血小板治疗与患者拔牙出血的关系,采用Logistics多元回归模型分析拔牙出血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观察组患者即刻出血、延迟出血和总出血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停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双联抗血小板治疗与患者拔牙手术时的即刻出血、延迟出血和总出血率均成明显正相关关系(P<0.05)。拔牙出血和未出血患者停止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双联抗栓治疗时间、高血压、拔牙时间具有显著差异(P<0.05)。停止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是拔牙出血的独立保护因素,双联抗栓治疗时间长、合并高血压、拔牙时间长是拔牙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老年稳定性心绞痛伴房颤停止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后拔牙出血率显著降低,且停止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双联抗栓治疗时间、未合并高血压和缩短拔牙时间是拔牙出血的独立保护因素。
赵璧李银福王婧史豪陈娟韦杭玲
关键词:双联抗血小板治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