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倩
- 作品数:54 被引量:280H指数:9
-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尼莫通结合复方丹参与右旋糖酐治疗脑梗死的效果分析
- 2016年
- 目的分析尼莫通结合复方丹参与右旋糖酐治疗脑梗死的效果。方法选取80例脑梗死患者,根据用药不同随机分为2组,采用复方丹参与右旋糖酐联合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复方丹参、右旋糖酐结合尼莫通治疗的患者为实验组,比对2组治疗前后的神经系统缺损评分情况和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2组治疗后NIHSS评分均明显降低,治疗后实验组NIHSS评分(4.32±1.53)分,与对照组的(5.21±1.62)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总有效率85.00%,与对照组的57.5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丹参、右旋糖酐结合尼莫通治疗脑梗死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神经损伤程度,加快机体功能恢复速度,值得临床应用。
- 裴理辉王秀玲陈倩贾英岚
- 关键词:脑梗死复方丹参右旋糖酐尼莫通
- 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预立医疗照护计划干预方案的构建及应用研究
- 2024年
- 目的构建预立医疗照护计划干预方案,并探讨其在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引入心力衰竭特定问题提示列表手册,结合其制订预立医疗照护计划干预方案。2022年1月—2023年6月,选取某三级甲等医院收治的80例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入住病区将其分为试验组(n=40)和对照组(n=40)。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基于预立医疗照护计划干预方案的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死亡焦虑、生命意义感和优逝期望量表得分。结果共74例患者完成本研究(试验组35例、对照组39例)。干预前,两组死亡焦虑、生命意义感和优逝期望量表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死亡焦虑量表得分低于对照组,患者生命意义感、优逝期望量表得分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预立医疗照护计划干预方案的运用有助于降低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死亡焦虑水平,增强其生命意义感,提高其优逝期望值。
- 徐榆林郝献芳陈倩李豪白井双芦雨王晓东
- 关键词:心力衰竭
- 预防监控单对急诊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预防效果
- 2016年
- 目的研究预防监控单对急诊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预防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在医院急诊室进行手术的患者2 00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1 000例,对照组按照手术常规给予护理,手术护士按照以往工作经验进行危险因素评估后选择相应的干预措施;研究组采用预防监控单进行评估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感染情况,并对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手术后,研究组患者的感染率为13.00%,对照组为19.32%,研究组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满意度为97.30%,对照组为84.40%,研究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防监控单能够有效降低急诊手术的切口感染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 李春霞刘延锦王秀玲陈倩
- 关键词:急诊手术切口感染
- 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被引量:7
- 2016年
-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03—2015-03在我院就诊的9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行依达拉奉注射治疗,试验组行丹红与依达拉奉联合注射治疗,对比分析2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神经系统缺损评分情况和临床治疗情况。结果试验组的NIHSS评分(4.67±1.22)分和CSS评分(26.67±8.83)分优于对照组的NIHSS评分(5.27±1.86)分和CSS评分(5.27±1.8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总有效率(94.44%)优于对照组(6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丹红与依达拉奉联合注射治疗脑梗死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神经损伤程度,提高机体恢复的质量,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贾英岚王秀玲裴理辉陈倩
- 关键词:依达拉奉丹红脑梗死
- 精细化护理对重度颅脑外伤患者神经功能及活动能力的改善效果被引量:13
- 2019年
- 目的探讨精细化护理对重度颅脑外伤患者神经功能及活动能力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6-01—2017-12收治的重度颅脑外伤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分别予以常规护理和精细化护理,比较2组干预后神经功能及活动能力改善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Fugl-Meye运动量表(FMA)评分和Barthel日常生活能力评价量表(BI)评分改善程度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对重度颅脑外伤患者实施精细化护理有助于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活动能力。
- 胡琳琳陈倩
- 关键词:精细化护理重度颅脑外伤神经功能
- 危重病人的风险评估与管理
- 目的探讨如何通过加强对护理人员的执业风险意识宣传教育和风险管理,掌握护理不安全因素,采取控制护理风险的管理,避免护理风险的发生,为患者提供安全护理。
- 陈倩张伟伟
- 关键词:院内转运护理常规
- 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在事故所致的急性创伤后伤口感染患者急救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研究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在事故所致的急性创伤后伤口感染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方法将2021年1月-2022年1月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外科的80例事故所致的急性创伤后伤口感染患者采用抓阄法分为常规组40例、无缝衔接组40例.常规组患者行急救护理模式干预,无缝衔接组患者采用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进行干预.对比两组急救效果、相关时间指标、并发症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在患者确诊时间、急诊至手术时间、急诊至病房时间、住院时间上对比,无缝衔接组均短于常规组(P<0.05);与常规组相比,无缝衔接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及抢救成功率、护理满意度提升(P<0.05);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PSQI)、疼痛评分(VAS)、并发症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在事故所致的急性创伤后伤口感染患者急救中的效果理想,可明显降低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并提高患者睡眠质量.
- 陈倩胡琳琳李毅赵艳孟宇
- 关键词:疼痛程度
- 护理硕士研究生选择成为临床执业护士原因的质性研究被引量:8
- 2018年
- 目的了解护理硕士研究生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原因,为医院管理者对硕士研究生学历护士的培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2016年8—10月对12名新入职硕士研究生学历护士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应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对访谈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提炼出3个主题:薪酬待遇与稳定性因素;自我发展因素;职业发展因素.结论临床管理者应注重硕士研究生学历护士的基本需求、自我发展及职业发展,为其提供更多的职业发展机会与平台.
- 李西娟柴宇霞陈倩
- 关键词:护士教育硕士
- 实习护生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目的:培养护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探究实习护生在日常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差错和缺陷的原因,为提高护理实习生管理,减少护理差错提供参考。方法:通过观察医院实习护生的实习情况,总结出实习护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寻求解决办...
- 陈倩骆丽英
- 关键词:护生关爱护理教育
- 意外骨折患者创伤后成长与社会支持及应对方式的相关性分析
- 李西娟王秀玲陈倩李春霞张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