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世英
- 作品数:4 被引量:8H指数:1
- 供职机构:湖南科技大学教育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医药卫生社会学更多>>
- 七年级学生抑郁症状认知易感因素的追踪研究及其教育启示
- 本文从发展心理学角度出发,关注青春早期孩子抑郁情绪症状,分析并探讨抑郁产生、发展特点以及特征性认知易感因素,为预防或干预青少年儿童抑郁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目的:(1)考察负性认知方式(CCSQ、CASQ)对抑郁症状的预...
- 陈世英
- 关键词:七年级学生抑郁多层线性模型
- 文献传递
- 七年级学生抑郁情绪的调查与分析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主要了解11-14岁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并分析和探讨家庭环境因素与处于转折期儿童抑郁的关系。方法:本研究选择湘潭县某中学七年级学生335人,运用家庭环境量表(FES-CV)和儿童抑郁量表(CDI)进行问卷调查,并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评定。结果:家庭环境与七年级学生抑郁有着密切关系,家庭环境中多个因子与学生抑郁情绪具有相关性。七年级学生抑郁均分为(10.084±5.993)分;男生抑郁得分低于女生但未达到差异显著(P〈0.05);独生子女学生与非独生子女学生抑郁得分均未显示差异显著(P〈0.05);抑郁的总体与家庭环境中的"亲密度"、"情感表达"、"知识性"、"娱乐性"、"组织性"有极其显著的负相关,与"矛盾性"存在显著的正相关。结论:家庭环境是七年级学生抑郁问题的重要影响因素,在矫正孩子心理健康问题时应重点关注家庭环境及父母对孩子的影响。
- 陈世英高耀
- 关键词:家庭环境抑郁七年级学生
- 7年级学生应激事件、归因方式对其抑郁症状的影响被引量:6
- 2011年
- 目的:探索应激事件、归因方式对7年级学生抑郁症状的影响,重点探寻归因方式在应激事件对抑郁症状影响中的调节与中介效应。方法:使用儿童应激事件量表、儿童归因方式量表以及儿童抑郁量表间隔2个月前后测调查了312名7年级学生,并对调查数据进行结构方程模型的路径分析。结果:归因方式在应激事件对抑郁症状的影响中没有显著的调节效应,但却具有显著的部分中介效应。结论:在对儿童抑郁实施干预时,应充分考虑各种应激事件可能对儿童归因方式造成的不良影响,在尽力消除或减少应激事件发生的同时,采取措施引导儿童对应激事件做合理的归因,以帮助儿童形成积极理性的归因方式,降低个体抑郁发生的易感性。
- 吴文峰陈世英卢永彪
- 关键词:应激事件归因方式抑郁症状中介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