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运涛
- 作品数:8 被引量:34H指数:4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医学发展基金重点研究项目上海市卫生局青年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 磷酸锆纳米载银抗菌剂的体外抗菌效果及安全性评价被引量:8
- 2010年
- 目的研究磷酸锆纳米载银抗菌剂的体外抗菌效果及安全性。方法①测定不同纳米银含量的抗菌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的体外最低抑菌浓度(MIC)。②选择抗菌效果好且纳米银含量相对较低的6.0%纳米银含量的抗菌剂为实验对象,通过急性经口毒性试验、一次完整皮肤刺激试验、银离子释放试验,评价该抗菌剂的安全性。结果①3.0%、6.0%、9.0%纳米银含量的抗菌剂对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MIC均为0.062 5~0.078 g·L^(-1),6.0%纳米银含量抗菌剂对多种临床分离菌株的MIC均为0.039~0.078 g·L^(-1)。②6.0%纳米银含量的抗菌剂口服毒性实验结果为实际无毒级;没有皮肤刺激性;银离子的释放量低于3.0×10^(-8) g·L^(-1)。结论①磷酸锆载银抗菌剂对多种静脉导管感染常见病原菌具有体外抗菌效果,6.0%和9.0%纳米银含量的抗菌剂均有较好的抗菌性能;选择较低浓度的6.0%纳米银含量的磷酸锆载银抗菌剂作为静脉导管材料添加剂,当6.0%的抗菌剂质量浓度在0.039~0.078 g·L^(-1)时,抗菌效果满意。②该抗菌剂的安全性能良好。
- 陆运涛朱迎钢瞿介明陶志清顾海斌赵虎朱惠莉
- 关键词:抗菌效果安全性
- 老年患者肺癌恶性胸腔积液和肺炎旁胸腔积液中FoxM1基因表达差异分析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分析老年人肺癌恶性胸腔积液和肺炎旁胸腔积液中叉头基因FoxM1的基因表达,寻找对于胸水良恶性的鉴别具有诊断意义的基因标志物。方法分别收集15例老年肺炎患者旁胸腔积液(A组)和21例老年肺癌患者(15例为腺癌,5例为鳞癌,1例为小细胞肺癌)恶性胸腔积液(B组),分别提取各组标本总RNA,再经过逆转录得到c-DNA,通过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分析各组胸腔积液中叉头基因FoxM1的基因表达差异。结果B组FoxM1基因平均相对含量明显高于A组(925.014±103.999)w(244.354±43.429),P〈0.01)。结论FoxM1的基因表达量在老年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组中明显高于老年肺炎旁胸腔积液组,对胸水良恶性的鉴别具有重要诊断参考价值。
- 唐中豪李敏静陆运涛葛海燕陈惟隽周伊南李向阳朱惠莉
- 关键词:老年肺癌肺炎胸腔积液
- 老年病房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葡萄球菌染色体mec基因盒基因型和杀白细胞素基因的检测及特点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了解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老年科临床分离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葡萄染色体mec基因盒(SCCmec)的分布和杀白细胞毒素(PVL)基因的携带状况。方法收集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老年科病房2011年2—7月从临床标本中分离的不重复MRSA共57株。运用多重聚合酶链反应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16SrRNA基因、PVL基因和mecA基因,并同时检测SCCmec的基因型及亚型。采用琼脂稀释法进行13种药物的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57株MRSA中,SCCmecⅠ型1株(1.8%),SCCmecⅠA型5株(8.7%),SCCmecⅡ型30株(52.6%),SCCmecⅢ型15株(26.3%),SCCmecⅢA型2株(3.5%),4株(7.0%)未能分型。57株MRSA中,PVL基因均为阴性。MRSA菌株最敏感的药物为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敏感率均为100.0%),其次为呋喃妥因和甲氧苄啶-磺胺甲口恶唑(98.2%、96.5%)。结论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老年科临床分离的MRSA呈多重耐药,其SCCmec型别主要以SCCmecⅡ型和SCCmecⅢ型为主,未发现PVL基因阳性菌株。
- 朱砚萍瞿介明朱惠莉陆运涛徐轶庞立峰方毅
- 关键词: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多重聚合酶链反应老年病房
- 长期住院高龄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病原学特点及早期炎症指标评估其预后的价值探讨被引量:12
- 2019年
- 目的 :分析长期住院高龄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hospital-acquired pneumonia,HAP)的病原学特点,并探讨早期相关炎症指标血清水平在评估其预后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本院老年科住院的高龄(≥80岁)且诊断为HAP的患者42例,进行痰涂片及痰培养+药敏试验,并在确诊HAP 24 h内进行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及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等检测,观察病情进展及28 d归因病死率,分析早期相关炎症指标与HAP预后的关系。结果:在42例高龄HAP患者中共检出病原菌67株。其中革兰阴性(G-)菌占73.1%,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spectrumβ-lactamases,ESBLs)G-杆菌的检出率为81.6%,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检出率分别为94.4%和69.2%。确诊14 d内需要接受机械通气者26例(61.9%),28 d内归因死亡12例(28.6%)。早期血清CRP水平无需机械通气患者[(25.2±18.0) mg/L]、需要接受机械通气患者[(26.5±25.5) mg/L]及死亡患者[(39.5±38.1) mg/L]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死亡患者早期血清PCT水平明显高于无需机械通气患者[(0.67±0.34)μg/L比(0.21±0.17)μg/L,P<0.05]。早期血清IL-6水平需要接受机械通气患者明显高于无需机械通气患者[(14.4±8.5) ng/L比(5.4±2.6) ng/L,P<0.01],死亡患者亦明显高于无需机械通气患者[(17.2±9.0) ng/L比(5.4±2.6) ng/L,P=0.02]。此外,早期血清PCT和IL-6水平与28 d归因死亡率呈正相关(r分别为0.585和0.636,均P<0.001)。结论:早期血清PCT及IL-6水平与HAP不良预后明显相关。在高龄长期住院人群中联合相关炎症指标检测可能有利于早期评估HAP的预后,指导临床医护人员及时规划诊治及监护方案。
- 赵婷陆运涛朱迎钢
- 关键词:高龄医院获得性肺炎白介素-6
- 对两种不同晶型磷酸锆载银工艺探索被引量:4
- 2010年
- 磷酸锆是一种具有离子交换性能的无机载体,被广泛应用于离子交换体。研究不同晶型磷酸锆的载银工艺,探索银离子交换的机理并制备出高载银量的磷酸锆载银抗菌粉。以锆磷比为1∶2的α-Zr(HPO4)2.H2O和锆磷比为2∶3的六面体磷酸锆为对象,研究在不同离子交换环境下对银离子的交换率。发现α-Zr(HPO4)2.H2O在层间隙扩大的情况下,银离子交换量大于8.47%,而六面体磷酸锆在强酸高温环境中,银离子交换量大于4.45%。具有层状间隙的α-Zr(HPO4)2.H2O比六面体磷酸锆对银离子具有更高的交换容量。为研制具有高效长效抗菌要求的制品,如抗菌医用导管做好准备。
- 瞿介明陶志清顾海斌陆运涛
- 关键词:磷酸锆离子交换银
- 结核感染T细胞酶联免疫斑点试验结果在肺结核治疗中的变化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观察结核感染T细胞酶联免疫斑点试验(T—SPOT.TB)结果在肺结核治疗中的变化。方法选取在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及上海市肺科医院就诊的42例初治肺结核患者,分别检测其入院时的T-SPOT.TB斑点值,以及经过标准抗结核治疗1个月和3个月后的斑点值,观察其变化。治疗3个月后,同时作痰培养。结果经标准抗结核治疗1个月和3个月后,患者的T-SPOT.TB平均斑点值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在治疗3个月后,9例患者痰培养仍为阳性,痰培养持续阳性患者的平均斑点值显著高于转阴患者(P〈0.05)。结论T-SPOT.TB的斑点值可在肺结核标准抗结核治疗的进程中逐渐下降,且对评价患者的预后具有一定价值。
- 监士宁陆运涛瞿介明
- 关键词:肺结核
- 一种抑制多功能蛋白聚糖1表达的siRNA及其应用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抑制多功能蛋白聚糖1(Versican1,V1)表达的siRNA,所述siRNA序列如下:正义链:5′-GAGGCUGGAACUGUUAUUATT-3′,反义链:5′-UAAUAACAGUUCCAGCCU...
- 瞿介明张静吴棟陆运涛
- 文献传递
- 磷酸锆纳米载银抗菌剂及其抗菌中心静脉导管的体内外抗菌效果和安全性研究
- [目的]: 随着医学的发展和各种侵袭性诊疗技术临床应用增加,院内感染已成为医疗安全和影响预后的突出问题。目前植入性导管置入的临床应用非常普遍,导管相关性院内感染的发生率随之增加,导致患者病死率增加,住院时间延长,导管相...
- 陆运涛
- 关键词:抗菌效果中心静脉导管安全性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