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闫庆宝

作品数:3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大庆油田总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脑梗
  • 2篇脑梗死
  • 2篇梗死
  • 1篇低分
  • 1篇低分子
  • 1篇低分子肝素
  • 1篇低分子肝素治...
  • 1篇依达拉奉
  • 1篇胰激肽原酶
  • 1篇展性
  • 1篇治疗效果观察
  • 1篇神经损害
  • 1篇他汀
  • 1篇糖尿
  • 1篇糖尿病
  • 1篇周围神经
  • 1篇周围神经损害
  • 1篇疗效
  • 1篇疗效比较
  • 1篇脑梗死患者

机构

  • 3篇大庆油田总医...
  • 1篇大庆油田总医...

作者

  • 3篇闫庆宝
  • 2篇徐彦华
  • 2篇李鑫
  • 2篇陈钢
  • 1篇刘芳芳
  • 1篇丁媛媛
  • 1篇刘爽
  • 1篇宋艳玲
  • 1篇高晓燕
  • 1篇王丽波

传媒

  • 3篇中国当代医药

年份

  • 3篇201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依达拉奉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1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76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38例患者使用低分子肝素作为对照组,38例患者采用依达拉奉联合低分子肝素作为观察组,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为(32.5±7.1)s,长于对照组的(31.0±6.2)s,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小板计数为(184.2±29.6)×109/L、总有效率为76.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46.7±31.4)×109/L、52.6%,观察组纤维蛋白原水平为(2.9±0.7)g/L、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为(10.7±2.9)μg/L、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为(10.7±2.8)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3±1.4)g/L、(21.6±4.1)μg/L、(18.2±4.6)分,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且安全有效。
闫庆宝丁媛媛陈钢徐彦华李鑫
关键词:依达拉奉低分子肝素急性进展性脑梗死
阿托伐他汀在脑梗死患者中的治疗效果观察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在脑梗死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10月~2011年10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114例,随机分为两组,采用常规治疗患者57例为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阿托伐他汀(20mg/次,1次/d,口服14d)治疗患者57例为观察组,治疗疗程为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指标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结果观察组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基质金属蛋白酶-9水平、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用于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显著,不仅可以减轻患者体内的炎症反应和改善患者的动脉粥样硬化状况,还能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陈钢刘爽闫庆宝高晓燕宋艳玲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脑梗死疗效比较
大剂量甲钴胺联合胰激肽原酶对糖尿病周围神经损害恢复的影响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探讨大剂量甲钴胺联合胰激肽原酶对糖尿病周围神经损害恢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08年11月~2011年11月收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损害患者64例,随机分为两组,采用维生素B12(肌内注射0.5mg/次,1次/d,疗程14d)和胰激肽原酶(口服120U/次,3次/d,疗程14d)治疗患者32例为对照组,采用甲钴胺(静脉滴注1500μg/250mL0.9%氯化钠注射液,1次/d,疗程14d)和胰激肽原酶治疗患者32例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和神经传导速度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9%)明显高于对照组(59.4%),观察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2.5%)高于对照组(3.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甲钴胺联合胰激肽原酶用于糖尿病周围神经损害治疗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可以明显提高神经传导速度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徐彦华李鑫刘芳芳王丽波闫庆宝
关键词:甲钴胺胰激肽原酶糖尿病周围神经损害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