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东
- 作品数:62 被引量:164H指数:9
- 供职机构:河北省鼠疫防治所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河北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生物学经济管理更多>>
- 第24届冬奥会张家口赛区2018-2021年野鼠寄生蚤调查分析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了解第24届冬奥会张家口赛区2018-2021年野鼠寄生蚤种群数量和结构变化规律,为张家口赛区鼠类相关疾病的预测预警提供必要的依据。方法在张家口市崇礼区采用夹夜法捕获野鼠,收取其体表寄生蚤进行分类鉴定;应用Excel 2010软件对野鼠及其寄生蚤调查数据进行总结和逐年逐月统计,采用弦图对野鼠及其寄生蚤相关关系进行分析,运用集中度法对蚤类季节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2018-2021年在崇礼全区采用5 m夹线法共捕鼠302只,隶属于4科9属11种,除小家鼠未带蚤外,其他鼠种均带蚤;获蚤218匹,已确定蚤种隶属于4科8属13种,平均蚤指数为0.72;野鼠寄生蚤数量最高的是丛鬃双蚤指名亚种,与其关系最密切的是黑线仓鼠,另有长尾仓鼠、大仓鼠、黑线姬鼠等7种鼠检获该蚤;野鼠寄生蚤及雌雄蚤均具有很强的季节性(均M=0.72)。结论张家口赛区野鼠寄生蚤的种群数量较高,结构丰富,季节性强,与黑线仓鼠关系密切,应在重点地区警惕其种群变化并密切关注相关鼠源性疾病的流行趋势及其传播带来的重要影响。
- 陈永明康东梅兰晓宇闫东刘冠纯史献明杜国义周松杨顺林候芝林郑楠杨爱张晓磊张进一孙飞马勇郭超戴宏王晓燕
- 关键词:寄生蚤
- 基于生态位模型预测动物间鼠疫疫情的潜在风险
- 1 背景2 研究目的3 材料和方法4 研究结果5 分析与讨论6 结论1 背景2012年人间及动物间鼠疫地区分布2013人间及动物间鼠疫地区分布2014年人间及动物间鼠疫地区分布2015年人间及动物间鼠疫地区分布
- 闫东
- 2022年北京冬奥会张家口赛区潜在鼠疫自然疫源地调查研究
- 2024年
- 目的分析2022年北京冬奥会张家口赛区(崇礼区)和河北省鼠疫自然疫源地(康保县)2018—2021年鼠疫调查资料,对比两地宿主媒介构成和自然地理景观差异,为崇礼区潜在鼠疫自然疫源地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8—2021年在崇礼区和康保县采用5 m夹线法和样方法捕获鼠类,对捕获鼠类及其媒介蚤类进行分类、鉴定;开展鼠疫病原学检测;使用Excel 2010对调查数据进行整理汇总,应用SPSS 19.0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崇礼区,采用5 m夹线法有效布夹42000夹次,捕鼠515只,捕获率为1.23%;样方法调查20个样点,未捕到鼠;获鼠体蚤218只,蚤指数为0.42;在鼠体内均未检出鼠疫菌。在康保县,采用5 m夹线法有效布夹14844夹次,捕鼠304只,捕获率为2.05%;样方法共调查1060 hm^(2),捕鼠231只,平均鼠密度为0.22只/hm^(2);获鼠体蚤821只,蚤指数为1.53;在鼠体内共检出鼠疫菌6株,其中分离自长爪沙鼠3株、黑线仓鼠2株、黑线毛足鼠1株。崇礼区黑线仓鼠平均鼠密度明显低于康保县(Z=-2.309,P<0.05)。结论崇礼区与康保县的鼠种和媒介蚤类构成有明显不同,自然地理景观也存在明显差异,崇礼区发生原发性动物间鼠疫流行的可能性不大。
- 刘晓伟周松闫东陈永明杨顺林王海峰刘冠纯杜越聪杨晓燕刘广高彦平王医杜国义史献明
- 关键词:鼠疫自然疫源地宿主
- 河北省一起鼠疫疫情的实验室判定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分析河北省一起鼠疫疫情的实验室判定流程,探讨河北省鼠疫疫情实验室判定的标准化操作程序。方法对2017年10月康保牧场捡获的自毙鼠解剖取材,按腺、肝、脾、肺、心顺序,分别进行细菌培养,同时做噬菌体裂解实验;再取肝、脾剪碎制成悬液,应用胶体金免疫层析实验检测鼠疫菌F1抗原,压印载玻片2张(一张革兰氏染色镜检,一张美兰染色镜检),同时留3份肝、脾材料(分别用于抗原检测、基因检测和备用),以备后续实验。结果捡获的5份自毙鼠材料有3份胶体金实验和反相血凝试验都出现阳性,效价高达1∶10 240以上,PCR检测Fra和Pla基因,抗原阳性的3份标本都扩增出目标条带,细菌培养3份均阳性。结论准确判定了此次鼠疫疫情,同时成功建立了一套适应《鼠疫诊断标准(ws279-2008)》的实验室诊断技术流程。
- 杨晓燕杜国义刘合智闫东陈永明周松王海峰
- 关键词:鼠疫菌
- 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河北省鼠疫防治工作对策的探讨被引量:3
- 2020年
- 河北省张家口市作为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冬奥会)雪上项目的主要举办地,鼠疫防治是冬奥会卫生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冬奥会前期对鼠疫防控技术、应急培训、应急物资、技术人员知识以及救治机构建设等进行储备,保障冬奥会期间不发生鼠疫,为冬奥会的顺利召开提供支持。
- 杜国义高少坤王治宇闫东
- 关键词: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鼠疫
- 内蒙古高原长爪沙鼠疫源地鼠疫流行规律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分析内蒙古高原长爪沙鼠疫源地动物间鼠疫流行规律,并找出影响鼠疫流行的关键因素,为鼠疫预测预警及风险评估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内蒙古高原长爪沙鼠疫源地乌兰察布高原片区19个旗(县、市、区)的长爪沙鼠密度、长爪沙鼠体蚤指数、鼠疫流行强度等鼠疫监测数据,结合温度、降水、厄尔尼诺活动(南方涛动指数,SOI)等环境数据,使用相关分析、结构方程模型、等级关联等方法,分析疫源地内动物间鼠疫流行规律及关键因素。结果内蒙古高原长爪沙鼠疫源地的鼠疫流行周期多为5~10年。相关分析中,各研究因素相互间均有影响。结构方程模型筛选出鼠疫流行的主要影响因素为SOI、长爪沙鼠密度和温度,SOI对鼠疫流行强度(-0.022)和温度(-0.029)有负作用,长爪沙鼠密度对鼠疫流行强度有正作用(0.014),温度对鼠疫流行强度有负作用(-0.065)。等级关联中,长爪沙鼠密度处于高值时,当年鼠疫流行强度为高的概率为4/9;当SOI处于低值时,当年鼠疫流行强度为高的概率为5/9;当温度处于低值时,当年鼠疫流行强度为高的概率为5/9。当年鼠疫流行强度处于高值时,次年鼠疫流行强度为高的概率为5/8;当年长爪沙鼠密度处于高值时,次年鼠疫流行强度为高的概率为4/9;当年SOI处于低值时,次年鼠疫流行强度为高的概率为4/9。结论气候和生物因素均可影响鼠疫的暴发流行,如果出现厄尔尼诺现象、温度偏低、长爪沙鼠密度和上一年鼠疫流行强度偏高等情况,应提前采取应对措施,防范鼠疫的暴发和流行。
- 周晓磊万辛如李建云闫东邵奎东张忠兵张知彬杜国义鞠成徐成
- 关键词:鼠疫影响因素
- 河北省长爪沙鼠鼠疫疫源地鼠体蚤与气象因素关系分析被引量:4
- 2021年
- 目的探讨河北省长爪沙鼠鼠疫疫源地鼠体寄生蚤与气象因素的关系。方法收集2001-2013年河北省长爪沙鼠鼠疫疫源地鼠体寄生蚤类的监测数据和同期降雨量、气温和湿度等气象资料,按照四分位间距将降雨量、平均气温和平均相对湿度分为4组,比较不同组间混合鼠体的染蚤率和蚤指数的差异;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探索气象因素与鼠体染蚤率和蚤指数的关联性。结果不同降雨量和平均气温组间鼠体染蚤率分布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1.031、20.212,P<0.05),降雨量>60.40 mm和平均气温>18.20℃时,鼠体染蚤率最高;不同降雨量、平均气温组和平均相对湿度组间鼠体蚤指数分布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8.044、9.254、9.082,P<0.05);当降雨量>60.40 mm、平均气温为13.30~18.20℃和平均相对湿度>64.00%时,鼠体蚤指数最高。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染蚤率与降雨量和平均气温呈正相关(r=0.396、0.547,P<0.05),蚤指数与平均气温呈正相关(r=0.376,P<0.05)。结论降雨量、平均气温和平均相对湿度是影响河北省长爪沙鼠鼠疫疫源地鼠体染蚤率和蚤指数的重要气象因素,可根据气象条件指导开展针对性的灭蚤防疫工作。
- 牛艳芬刘合智张懿晖康东梅刘广王海峰闫东陈永明周松杜国义
- 关键词:鼠体蚤染蚤率蚤指数
- 河北省疾控机构鼠疫应急防控能力建设情况调查
- 2020年
- 目的通过对全省疾控机构鼠疫应急防控能力调查,了解河北省疾控机构鼠疫应急防控基本情况,为河北省制定鼠疫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方法对河北省11个地级市疾控以及定州、辛集市疾控,每个地级市再抽取一个县疾控作为调查对象,对其按调查内容进行调查。结果河北省市级疾控和县级鼠疫应急防控能力建设评价良好的项目占比分别为54.7%和36.4%,南部地区鼠疫应急处置能力建设相对不足,北部地区鼠疫应急防控建设还需加强。结论随着冬奥会的日益临近,河北省疾控机构鼠疫应急防控能力建设还需要进一步的加强和提高。
- 杨顺林王治宇闫东陈永明王海峰郑楠王鑫蕊孙睿陈凯乐孔令艳刘颖婷
- 关键词:疾控机构
- GPS在河北省鼠疫防治中的应用探讨被引量:4
- 2009年
- 目的将GPS引入到河北省鼠疫防治工作中,以提高鼠疫监测数据的准确性、科学性和可靠性。方法利用GPS采集鼠疫监测和疫区处理过程中的各种数据。结果GPS的准确定位和航点记录能够更加准确地确定所抽样方的具体位置,卫星导航功能可以快速地找到布夹位置、曾调查过的样方、历史疫点。结论GPS在鼠疫防治工作中的应用,增强了鼠疫防治的科学性,提高了鼠疫监测工作的效率。
- 闫东史献明崔耀仁项友清任凤岐赵玉刚
- 关键词:GPS鼠疫
- DNA条形码技术在河北省坝上地区夜行鼠鉴定中的应用被引量:11
- 2015年
- 目的以河北省坝上地区捕获的夜行鼠为对象,应用DNA条形码技术进行鼠类鉴定。方法在河北省坝上地区采集鼠肝脏标本,并保存整只鼠,制作标本,提取DNA,采用通用引物PCR法扩增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COⅠ)基因,并测序。将测序结果与Gen Bank中其他鼠类的DNA条码进行Blast比对,并构建分子进化树。结果 36份样本均能通过PCR扩增出特异性COⅠ基因条带,所构建的分子进化树结果与形态学鉴定结果有所不同,经头骨鉴定,进化树结果正确无误,更正形态学鉴定结果。其中2只夜行鼠未能在Gen Bank中找到同源性较高的鼠类基因,且头骨受到严重损坏,暂无法确定鼠种。结论 DNA条形码技术能够对鼠类进行有效的物种鉴定。
- 金圣浩鲁亮闫东史献明崔耀仁李玉伟刘起勇孔令艳
- 关键词:DNA条形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