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镜下甲状腺手术术后常见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被引量:4
- 2008年
- 曲红莲郭雨
- 关键词:内镜甲状腺护理
- 人性化管理在耳鼻喉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10
- 2016年
- 目的研究在耳鼻喉科的护理管理中人性化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2月在该院耳鼻喉科患儿80人,将其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0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治疗组采用人性化管理,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治疗组中患儿的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患儿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耳鼻喉科的护理管理中,人性化管理不仅能提高患儿满意度、增进护患关系,还能减少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应推广使用范围。
- 郭雨
- 关键词:耳鼻喉科护理管理人性化管理
- 腹腔镜下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患者的舒适护理
- 2011年
- 舒适护理是通过对护理活动的舒适干预,使人在心理、生理、社会交往等方面达到愉快的状态或降低不愉快的程度。2007年6月~2009年6月我科对35例腹腔镜下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患者舒适护理,收到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 郭雨于洋张雪娜
- 关键词:肝门部胆管癌腹腔镜根治术护理
-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视网膜微血管神经改变特征分析
- 2024年
- 目的:观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视网膜微血管神经改变特征。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3年6月吉林省前卫医院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颈内动脉狭窄程度分为观察组(颈内动脉狭窄≥50%)与对照组(颈内动脉狭窄<50%),各2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眼科裂隙灯检查、眼底照相以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检查。比较两组眼底病变情况、双侧黄斑区视网膜参数及视盘区视网膜参数。结果:观察组视网膜动静脉交叉征、视网膜动脉硬化、眼底棉絮斑、眼底出血斑、眼底微血管瘤、视网膜硬性渗出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浅层毛细血管丛血流密度、深层毛细血管丛血流密度、黄斑中心凹无灌注区周围环血流密度、黄斑中心凹厚度和神经节细胞复合体厚度均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视盘血流密度和视盘区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均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眼底病变发生风险较高,且随着颈内动脉狭窄程度加重,眼底病变发生风险升高,黄斑区和视盘区视网膜参数异常率增加。
- 王艳艳郭雨黄旭张晓慧
- 关键词:颈内动脉狭窄视网膜微血管病变
-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对锁骨骨折患者疼痛与生命体征稳定性的影响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探究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对锁骨骨折患者疼痛与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_2)的影响。方法选取吉林省前卫医院2018年7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73例锁骨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6例)和观察组(37例)。对照组患者采取臂丛神经阻滞联合颈浅丛神经麻醉,观察组患者采取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前、麻醉后2、12、24、48 h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评分;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前(T_0)、麻醉后15 min(T_1)以及手术结束时(T_2)MAP、HR、SpO_2水平;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麻醉前比,麻醉后2~48 h两组患者VAS评分均呈逐渐降低趋势,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与T_0时比,T_1~T_2时两组患者MAP、HR水平均呈逐渐降低趋势,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各时间点SpO_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恶心、呕吐、支气管痉挛、躁动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用于锁骨骨折,可使患者生命体征平稳,且有效减少患者疼痛感,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有效。
- 林晓东郭雨
- 关键词:锁骨骨折神经阻滞麻醉疼痛平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
- 羟考酮与右美托咪定复合腰方肌阻滞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 探讨羟考酮与右美托咪定复合腰方肌阻滞(quadratus lumborum block, QLB)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2年12月全身麻醉下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50例资料,根据麻醉医生是否掌握QLB技术分为2组,25例采用芬太尼族镇痛的全身麻醉(对照组),25例采用羟考酮与右美托咪定复合超声引导下QLB镇痛的全身麻醉(观察组)。比较2组进入手术室(T0)、麻醉诱导结束后气管插管前(T1)、建立人工气腹后(T2)、结-直肠端端吻合(T3)、手术结束后(T4)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围麻醉期不良事件;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T1时MAP下降幅度低于对照组(P<0.05),T2时MAP升高幅度低于对照组(P<0.05),T2、T3时HR升高幅度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麻醉不良事件如苏醒延迟(0例vs. 10例,P=0.030)、苏醒期躁动(0例vs. 12例,P=0.000)、呼吸遗忘(0例vs. 12例,P=0.000)、恶心呕吐(3例vs.15例,χ^(2)=12.500,P=0.000)较对照组少,2组氧合指数低于300 mm Hg和延迟拔管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均P=0.050)。2组手术时间和出血量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下地活动时间和排气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更早(P<0.05)。结论 羟考酮与右美托咪定复合QLB镇痛的全身麻醉可安全地用于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优于用芬太尼族镇痛的全身麻醉。
- 林晓东郭雨李文玲范春潮徐刚陈德兴
- 关键词:羟考酮腹腔镜手术直肠癌
- 盐酸羟考酮联合丙泊酚和右美托咪定在EST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探讨盐酸羟考酮联合丙泊酚和右美托咪定在EST取石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择期行EST手术患者6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Ⅰ-Ⅲ级,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30例。A组给予丙泊酚联合右美托咪定静脉全身麻醉。B组给予盐酸羟考酮联合丙泊酚和右美托咪定静脉全身麻醉。监测并记录入室(T0)、开始泵注给药后5 min(T1)、胃镜通过咽喉部时(T2)、胆道取石5 min(T3)手术完成时(T4)各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频率(RR),麻醉深度(BIS)并记录呛咳、恶心呕吐、体动次数、呼吸抑制以及术后苏醒延迟等不良事件及用药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完成手术,与A组比较B组在T1-T3呛咳和体动次数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T4时间段B组的心率血压更稳定,B组高血压和心动过速的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呼吸频率更接近正常,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毕清醒更快。结论盐酸羟考酮联合丙泊酚和右美托咪定的全凭静脉麻醉方法可安全用于EST中,能够满足术中镇静镇痛的需求,患者和外科医师均感满意。
- 林晓东郭雨
- 关键词:盐酸羟考酮EST
- 腹腔镜下胆道一期缝合术的围术期优质护理被引量:1
- 2012年
- 胆总管结石患者的手术治疗以追求轻微创伤、对机体各器官干扰小、预后快、术后不留"T"形管,胆道直接一期缝合为标准。2010年10月~2011年10月我科对152例腹腔镜下胆道一期缝合患者进行优质护理,收到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 郭雨林晓东孙桂琴
- 关键词:腹腔镜护理
- 腹腔镜下肝叶切除手术的麻醉和管理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肝叶切除术的麻醉处理。方法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对15例肝癌、肝内胆管结石患者行腹腔镜下肝叶切除术,监测患者术中的各项生理指标并记录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麻醉深度、动脉血气分析结果和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情况。结果与术前比较人工气腹后5min内MAP、HR、PEAK均明显升高,PETCO2升高,动脉血气分析结果中血糖升高,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O2)变化不明显。随着手术时间的延长,PaO2持续上升。再维持足够麻醉深度,不采用心血管活性药物的情况下,心率持续缓慢上升。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合理的麻醉方法、完善的监测和及时准确的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以及严格的呼吸管理是保证患者安全的关键。
- 林晓东郭雨孙桂琴
- 关键词:肝内胆管结石腹腔镜麻醉二氧化碳蓄积
- 腹腔镜下嗜铬细胞瘤手术的麻醉和管理
- 2007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嗜铬细胞瘤切除术的麻醉处理。方法:在气管插管静脉麻醉下对6例嗜铬细胞瘤患者行腹腔镜嗜铬细胞瘤切除术,监测患者术中的各项生理指标并记录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气道压力(PEAK)、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和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情况。结果:与术前比较人工气腹后5min内,MAP、HR、PEAK均明显升高,PETCO2显著升高,肿瘤探查后5min,MAP、HR明显高于探查前。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合理的麻醉方法、完善的监测和及时准确的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以及严格的呼吸管理是保证患者安全的关键。
- 林晓东郭雨
- 关键词:嗜铬细胞瘤腹腔镜检查麻醉控制性降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