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蕾
- 作品数:21 被引量:110H指数:5
- 供职机构: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温州市科技局资助项目温州市科技局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假性动脉瘤的诊断与治疗被引量:24
- 2005年
- 郭蕾林巍应斌宇
- 关键词:假性动脉瘤创伤病因
- 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观察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研究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帕金森病(P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1例PD患者按Hoehn&Yahr(H&Y)分级划分为2组:早期PD组49例(1~2.5级),晚期PD组31例(3~4级),在左旋多巴等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应用依达拉奉注射液30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中静脉滴注,bid,连续2周。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2,4,12周进行PD统一评分量表(UPDRSⅠ~Ⅲ)评分和H&Y分级评定,并观察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1)早期PD组在治疗后2,4,12周精神行为和情绪评分、日常活动评分和运动功能评分较治疗前有显著降低(P〈0.01),H&Y分级显著下降(P〈0.01),晚期PD组UP—DRSⅠ~Ⅲ评分和H&.Y均无显著降低(P〉0.05);(2)治疗前后比较H&Y分级中1级患者显著增多(P〈0.01);(3)早期PD组治疗后12周多巴制剂用量与治疗前比较显著减少(P〈0.01),晚期PD组多巴制剂无调整;(4)依达拉奉治疗期间出现轻度恶心、食欲下降2例(2.5%),谷丙转氨酶轻度升高1例(1.25%),无其他不良反应;2组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后2,4.12周测肝功能、肾功能、白细胞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能够短期内改善早期PD患者的症状,但对晚期PD的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
- 叶华郭蕾范录平杨晓凯陈未来王耀光
- 关键词:帕金森病依达拉奉
- 创伤性腹主动脉旁假性动脉瘤分析报告被引量:3
- 2004年
- 林巍郭蕾应斌宇
- 关键词:创伤性动脉瘤蛔虫病
-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探讨听觉诱发电位(BAEP)检测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VBIV)定性诊断和定位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对21例伴耳鸣的VBIV患者和47例不伴耳鸣的VBIV患者分别进行BAEP检测,以5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结果:3组BAEP的波潜伏期(PL)、波间期(IPL)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病例组各波的PL及IPL均明显长于对照组;耳鸣组Ⅰ波PL明显长于非耳鸣组;耳鸣组Ⅰ、Ⅲ、Ⅴ波PL均显著长于对照组;非耳鸣组Ⅲ、Ⅴ波PL及Ⅲ~Ⅴ、Ⅰ~Ⅴ波IPL与对照组之间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BAEP可作为诊断VBIV的客观电生理指标;BAEP为VBIV的分类及定位诊断提供帮助。
- 叶华郭蕾
- 关键词:椎底动脉供血不足诱发电位听觉脑干眩晕耳鸣
- 多发伤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及与创伤评分的关系
- 随着创伤救治水平的提高,严重多发伤的早期病死率已明显下降,但伤后感染的发生率仍极高, 感染的发生直接影响创伤患者的预后,因感染直接或间接导致的病死约占治疗后期病70%-80%。而感染的发生与机体的免疫功能密切相关,随着临...
- 程碧环应斌宇潘利伟郭蕾
- 关键词:多发伤患者创伤评分细胞免疫功能严重多发伤损伤严重度评分
- 文献传递
- 以皮肤损害为特征表现的创伤弧菌感染23例
- 目的探讨以皮肤损害为特征表现的创伤弧菌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和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至2008年以皮肤损害为特征表现的创伤弧菌感染2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3例患者中,男性15例,女性8例。其中15例有慢性乙型病...
- 高宇应斌宇郭蕾
- 关键词:创伤弧菌皮肤损害
- 乌司他丁对严重多发伤患者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被引量:1
- 2007年
- 感染所致的脓毒血症和MODS是严重多发伤后期的主要死因,而感染与免疫功能密切相关。严重创伤可致机体免疫功能严重紊乱,淋巴细胞功能作为细胞免疫的一个标志,在创伤后也受到很大的影响。乌司他丁是一种广谱的蛋白酶抑制剂,有抑制炎症介质释放和调理免疫功能的作用,临床应用越来越多,但其对严重多发伤患者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却未见报道,故笔者对此进行了观察。现报告如下。
- 程碧环张兰珍郭蕾潘利伟
- 关键词:严重多发伤患者淋巴细胞亚群乌司他丁淋巴细胞功能炎症介质释放主要死因
- 脑外伤病人影响预后因素分析
- 本研究拟通过测定伤后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浓度,高钠血症以及神志情况(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来对120例脑外伤病人的预后进行早期评估。
- 章义利应斌宇庄荣程碧环潘利伟陈欣欣郭蕾戴凌燕
- 关键词:脑外伤预后因素格拉斯哥昏迷评分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 文献传递
- 纳洛酮对脑出血大鼠抓握能力的改善及血清S100B水平的影响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探讨纳洛酮对脑出血大鼠抓握能力的改善及血清S100B水平的影响,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手术组、纳洛酮组、脑复康组,参照Rosenberg法制作大鼠脑出血模型,造模后24h内测定大鼠抓握能力,用ELISA法检测造模后24h及48h血清S100B水平。结果:(1)纳洛酮组大鼠抓握能力明显好于手术组,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2)纳洛酮组大鼠血清S100B水平明显低于手术组,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1)纳洛酮能降低血清S100B水平,明显改善脑出血大鼠抓握能力,具有神经保护作用。(2)血清S100B浓度能够直观地反映神经细胞损伤的严重程度。
- 郭蕾范录平叶华张有超
- 关键词:脑出血纳洛酮S100B
- 两性霉素B脂质体在危重患者真菌感染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08年
- 目的:观察两性霉素B脂质体(安浮特克)1mg/(kg.d)应用于危重患者深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副作用。方法:选择2006年收住我院危重病房确诊为深部真菌感染的病例19例,应用由广州万方健医药有限公司提供的两性霉素B脂质体(安浮特克)1mg/(kg.d)的剂量,观察治疗期间患者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及病原学检查变化。结果:19例中痊愈13例,显效4例,进步1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5%。结论:两性霉素B脂质体(安浮特克)1mg/(kg.d)的剂量应用于危重患者深部真菌感染疗效确切且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
- 戴凌燕郭蕾应斌宇
- 关键词:危重病真菌病两性霉素B脂质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