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莉

作品数:4 被引量:6H指数:2
供职机构:保定市第三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肿瘤
  • 1篇胸壁
  • 1篇胸壁复发
  • 1篇遗传学
  • 1篇肉芽
  • 1篇肉芽肿
  • 1篇乳腺
  • 1篇神经内分泌
  • 1篇神经内分泌癌
  • 1篇肾脏
  • 1篇肾肿瘤
  • 1篇嗜酸
  • 1篇嗜酸性
  • 1篇嗜酸性肉芽肿
  • 1篇梭形
  • 1篇梭形细胞
  • 1篇梭形细胞癌
  • 1篇黏液
  • 1篇黏液样
  • 1篇黏液样小管状...

机构

  • 4篇保定市第三医...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作者

  • 4篇郭莉
  • 3篇王维娜
  • 2篇李赟
  • 1篇翟琼莉
  • 1篇张维铭
  • 1篇冯秀洁

传媒

  • 1篇肿瘤研究与临...
  • 1篇肿瘤防治杂志
  • 1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中华乳腺病杂...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5
  • 1篇2001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乳腺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胸壁复发一例被引量:2
2010年
王维娜朱锡真郭莉李赟
关键词:乳腺神经内分泌癌未分化癌复发癌
肾脏黏液样小管状和梭形细胞癌一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肾脏黏液样小管状和梭形细胞癌(MTSCC)的临床病理学特点、诊断、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报告1例左肾MTSCC合并肾盂输尿管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病理特点及免疫组织化学、特殊染色情况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本例临床症状明显,肿瘤边界清楚,合并。肾盂输尿管重复畸形。镜下表现肿瘤由紧密排列的小管构成,细胞异型性小,小管间为淡染黏液样间质并见梭形细胞区域。黏液样间质Alcianblue染色阳性。上皮样细胞区CK(+),EMA(+),AE1/AE3(+),Vimentin(+)。行肾癌根治术后恢复良好,未行辅助治疗,随访18个月未见肿瘤复发和转移。结论肾脏MTSCC是一类低度恶性的肾上皮性肿瘤,组织形态温和,合并发育畸形者罕见。肿瘤边界清楚,可有假包膜,极少囊性变和坏死。预后较好,可长期生存。少数病例发生局部复发或淋巴结转移。正确诊断非常重要,早期手术是其首选的治疗方法。
王维娜李赟郭莉
关键词:肾肿瘤黏液样小管状和梭形细胞癌
胃嗜酸性肉芽肿合并胃巨大溃疡二例
2001年
冯秀洁郭莉翟琼莉
关键词:胃嗜酸性肉芽肿并发症胃巨大溃疡
胃癌与癌前病变复制差错的研究及BAT-26的作用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探讨胃癌及癌前病变组织中微卫 星不稳定性及复制差,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 用,及BAT 26在评价组织复制差错情况中的作 用。方法:对包括BAT 26在内的5个微卫星位 点,采用PCR扩增、硝酸银染色法检测微卫星不 稳定性(microsatelliteinstability,MSI)情况。结 果:正常组、癌前病变组和胃癌组中MSI的发生 率分别为0、26.1%(12/46)和51.2%(21/41) 胃癌组明显高于正常组及癌前病变组,P<0.05 肠型胃癌复制差错阳性(replicationerror,RER+ 的发生率(40%)高于弥漫型胃癌(7.7%),P< 0.05。癌前病变组伴发胃癌的标本(癌旁组织 中MSI及RER+的发生率(81.8%,25%)均高于 不伴癌性标本(0.04%,0.04%),P<0.05。所有 的MSI H(RER+)组织均具有BAT 26的变异 MSI L及微卫星稳定(microsatellitesability,MSS 则无发生变化。结论:微卫星不稳定性在胃癌的 发生发展中具有一定作用;检测BAT 26变异可 确定组织中复制差错情况;检测组织中RER情况 可能成为预测肿瘤发生及生物学预后的重要内 容。
王维娜朱锡贞郭莉南海斌张维铭
关键词:卫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