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放疗
  • 2篇腔内
  • 2篇宫颈
  • 2篇宫颈癌
  • 1篇医学影像
  • 1篇医学影像学
  • 1篇医学影像学技...
  • 1篇影像
  • 1篇影像学
  • 1篇影像学技术
  • 1篇预后
  • 1篇预后分析
  • 1篇直肠
  • 1篇直肠癌
  • 1篇生殖
  • 1篇生殖系
  • 1篇生殖系统
  • 1篇生殖系统恶性...
  • 1篇术后
  • 1篇术后放化疗

机构

  • 2篇大连医科大学
  • 2篇大连医科大学...

作者

  • 3篇郭念
  • 2篇李国权
  • 1篇张锋
  • 1篇姜永梅
  • 1篇龙成

传媒

  • 1篇中华妇产科杂...
  • 1篇医学与哲学(...

年份

  • 3篇2014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Ⅱ、Ⅲ期直肠癌术后放疗联合卡培他滨化疗的疗效观察及预后分析被引量:7
2014年
研究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卡培他滨化疗对Ⅱ、Ⅲ期根治术后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毒副反应及相关预后因素,为Ⅱ、Ⅲ期直肠癌术后的辅助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收集2008年至2011年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肿瘤放疗科收治的44例Ⅱ、Ⅲ期直肠癌术后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分为同步放化组(28例),单纯放疗组(16例),两组的3年总生存率及无病生存率(89.3%vs.75.0%、75.0%vs.62.5%),远处转移率(21.4%vs.31.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局部复发率(3.6%vs.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急性不良反应:骨髓抑制、手足综合征、腹泻发生率(60.7%,7.1%,50.0%vs.25.0%,0.0%,3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呕吐、泌尿生殖道反应发生率(7.1%vs.6.3%,17.9%vs.1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卡培他滨化疗与单纯三维适形放疗相比可降低Ⅱ、Ⅲ期根治术后直肠癌的局部复发率,虽增加了部分急性毒副反应发生率,但均可耐受,且未增加远期毒副反应发生率。
张锋李国权龙成郭念
关键词:直肠癌术后放化疗卡培他滨
局部晚期宫颈癌腔内放疗的回顾性研究及不同剂量参考点的剂量学比较
目的:回顾性分析局部晚期宫颈癌高剂量率192Ir腔内放疗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预后相关因素,探讨不同剂量参考点对剂量学的影响。  方法:抽取我科30例以A点作为剂量参考点的局部晚期宫颈癌高剂量率192Ir腔内放疗的患...
郭念
关键词:宫颈癌腔内放疗参考点剂量学
文献传递
子宫颈癌图像引导的自适应近距离放疗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4年
子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放疗是子宫颈癌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而腔内近距离放疗是子宫颈癌放疗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近年来,随着放疗技术和医学影像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三维影像(如CT、MRI)为基础的近距离放疗计划系统已经逐渐应用到子宫颈癌的临床治疗中。采用CT、MRI兼容施源器进行断层影像扫描,在三维影像上勾画靶体积和危及器官,在此基础上设计治疗计划,并对靶体积和危及器官进行剂量优化,利用剂量体积直方图(dose volume histogram,DVH)分析判断、评估,这就是图像引导的自适应近距离放疗(image-guided adaptivebrachy therapy,IGABT)。其优势在于改变传统的靶区梨形等剂量线的大小和形状,进行合理的剂量优化,提高靶区覆盖,降低重要器官的受照量,从而提高肿瘤局部控制率并减少放疗副反应[1]。
郭念姜永梅李国权
关键词:腔内近距离放疗子宫颈癌图像引导生殖系统恶性肿瘤医学影像学技术剂量体积直方图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