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庆军
- 作品数:20 被引量:158H指数:8
- 供职机构:安徽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历史地理更多>>
- 针刺躯干肌治疗脑卒中后平衡障碍临床研究被引量:15
- 2013年
- 目的:观察针刺躯干肌法治疗脑卒中后平衡障碍的临床疗效,为该疗法在临床的广泛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将60例符合受试条件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即分为针刺躯干肌组(治疗组)和康复组(对照组),每组各30例。所有患者均进行神经内科的对症处理和针灸科的常规针刺及辨证加减,然后按不同组别分别给予相应的针刺和康复处理。治疗组对背部和腹部躯干肌上选定的穴位进行交替针刺治疗,采用平补平泻法,每次留针40min,期间行针一次,每日一次,一周六次,四周为一个疗程。对照组进行常规的肢体康复治疗。60例患者在治疗前后均接受Berg平衡量表、Fugl-Meyer平衡功能评定表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指数量表(ADL)积分评定。观察治疗组和对照组对脑卒中后平衡障碍患者的平衡能力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情况。结果:①2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患者的平衡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②治疗后2组组间Berg量表评分比较:治疗组的评分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③治疗后2组组间Fugl-Meyer比较:治疗组的评分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P<0.05)。④治疗后2组组间ADL比较:治疗组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⑤治疗后2组临床疗效的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①针刺躯干肌法与康复训练法均可以改善脑卒中后平衡障碍患者的平衡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②针刺躯干肌法在改善脑卒中后平衡障碍患者的平衡能力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方面优于康复训练法。
- 李佩芳郭庆军浦芳王涛孙培养茆阿文韦晓丽
- 关键词:针刺脑卒中躯干肌
- 针刺八髎穴联合推拿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免疫功能及血清MMP-3、TGF-β1、PGE_(2)水平的影响被引量:24
- 2021年
- 目的探讨针刺八髎穴联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对患者免疫功能及血清MMP-3、TGF-β1、PGE2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9年12月我科收治的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腰椎牵引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针刺八髎穴联合推拿进行治疗,2组均治疗15 d。比较2组治疗后的疗效,治疗前、治疗后的腰椎功能障碍、关节功能障碍及疼痛程度,免疫功能指标及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2组ODI、VAS评分及血清MMP-3、TGF-β1、PGE2水平较治疗前降低,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而JOA评分及血清IgA、IgG、IgM水平较治疗前升高,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刺八髎穴联合推拿可明显降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血清MMP-3、TGF-β1、PGE2水平,改善免疫功能,同时可减轻患者疼痛,改善腰椎功能,进而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
- 杨振马允刘颖杰陈先进郭庆军
-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针刺八髎穴推拿
- 刺督调神法对血管性痴呆患者的智能水平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影响的临床研究
- 目的:观察刺督调神法治疗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的临床疗效,为该疗法在临床的广泛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将150例符合受试条件的患者,随机分为刺督调神组(治疗组)、传统针刺组(针刺组)、尼莫地平...
- 李佩芳刘霞王颖王涛浦芳孙培养谢宗亮刘奕蕾苏毅郭庆军
- 关键词:血管性痴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 文献传递
- 针剌躯干肌治疗脑卒中后平衡障碍的临床研究
- 目的:观察针刺躯干肌法治疗脑卒中后平衡障碍的临床疗效,为该疗法在临床的广泛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将60例符合受试条件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即分为针刺躯干肌组(治疗组)和康复组(对照组),每组各30例.所有患者均进行神经...
- 李佩芳郭庆军浦芳王涛孙培养茆阿文韦晓丽
- 关键词:针刺脑卒中躯干肌
- 蒋氏正骨法治疗骶髂关节紊乱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5
- 2021年
- 目的:观察蒋氏正骨法治疗骶髂关节紊乱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骶髂关节紊乱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蒋氏正骨法治疗,对照组予以常规推拿手法治疗,对治疗前后JOA、ODI评分和临床疗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JOA、ODI评分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高于对照组的80.0%(P<0.05)。结论:蒋氏正骨法治疗骶髂关节紊乱疗效显著,方法简便廉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李曼郭庆军蒋涛殷文昊
- 关键词:骶髂关节紊乱推拿
- 针刺结合颈椎整脊法对颈性眩晕患者血浆中NPY、ET-1、CGRP表达水平的影响及机制研究被引量:5
- 2021年
-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颈椎整脊法对颈性眩晕患者血浆中NPY、ET-1、CGRP表达水平的变化,为颈性眩晕机制的临床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80例符合颈性眩晕诊断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仅给予针刺法治疗,观察组则在针刺法基础上加用颈椎整脊法治疗,对治疗前后临床疗效、颈椎生理曲度改变及血浆中NPY、ET-1、CGRP的表达水平进行比较。结果:(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高于对照组的82.5%(P<0.05);(2)观察组治疗后颈椎生理曲度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1);(3)血浆检测结果表明,治疗前后相比,两组治疗后均显著降低血浆中NPY、ET-1和升高CGRP的水平(P<0.01),且观察组治疗后NPY、ET-1、CGRP变化幅度均大于对照组(P<0.01)。结论:针刺结合颈椎整脊法能够显著改善颈性眩晕症状,调节NPY、ET-1、CGRP表达水平为其治疗机制,从而为颈性眩晕机制的研究提供方向。
- 郭庆军蒋涛陈飞
- 关键词:颈性眩晕整脊法NPYET-1CGRP
- 蒋氏正骨法治疗3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观察蒋氏正骨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取蒋氏正骨法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推拿法,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3.3%(P=0.0277〈0.05);治疗后治疗组VA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蒋氏正骨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肯定。
- 蒋涛刘毅斌郭庆军陈飞吴志东
-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
- 温针灸联合整脊法对颈性眩晕患者血清TC、CGRP及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的影响被引量:22
- 2021年
- 目的:探讨温针灸联合整脊法对颈性眩晕患者血清TC、CGRP及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的影响。方法:以2018年1月—2019年12月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颈性眩晕患者为研究对象,共80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整脊法进行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温针灸进行治疗,均治疗4周。比较两组治疗4周后的临床疗效,治疗前、治疗4周后的眩晕症状、颈椎功能恢复情况、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及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结果:治疗4周后,试验组总有效率(97.50%,39/40)高于对照组(80.00%,32/40)(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4周后,两组眩晕症状评分、LVA、RVA、BA和血清CGRP水平均升高,且试验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FS-CSA评分、血清D-D、TC水平均降低,且试验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针灸结合整脊法治疗颈性眩晕,可通过降低血清TC水平、提高血清CGRP水平及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改善患者眩晕症状及颈椎功能受损情况,从而提高疗效。
- 郭庆军蒋涛陈飞倪璐王坤陶龙吴志东
- 关键词:颈性眩晕温针灸整脊法
- 松筋正骨法治疗根性坐骨神经痛的临床观察
- 2018年
- 观察探讨松筋正骨法治疗根性坐骨神经痛患者的效果,并分析对其运动功能的改善作用。 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 120例接受治疗根性坐骨神经痛患者,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松筋正骨足太阳推拿组、松筋正骨足少阳推拿组和常规推拿组(对照组)各40例。常规推拿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推拿治疗。松筋正骨足太阳推拿组、松筋正骨足少阳推拿组在常规推拿的基础上分辨选取足太阳、足少阳推拿,并予以腰椎正骨法。 将临床疗效、视觉模拟评分、巴氏日常生活功能、神经传导速度、血流速作为观察指标,并利用 SPSS18. 0 软件检验组间数据差异。 结果:临床疗效及各观察指标松筋正骨足太阳、足少阳推拿组均优于常规推拿组( P < 0. 01),松筋正骨足少阳推拿组优于松筋正骨足太阳推拿组,临床疗效及各观察指标分布情况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 P < 0. 01) ;结论: 松筋正骨法治疗根性坐骨神经痛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根性坐骨神经痛的临床症状,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蒋涛王敏陈飞郭庆军王坤陶龙吴志东倪璐
- 关键词:经痛
- 正脊推拿配合四维腰椎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研究
- 目的:探讨正脊推拿法配合四维腰椎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治疗组给予正脊推拿配合四维腰椎牵引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推拿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
- 蒋涛刘毅斌郭庆军陈飞吴志东
-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