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丽

作品数:161 被引量:914H指数:16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8篇期刊文章
  • 65篇专利
  • 16篇会议论文
  • 10篇科技成果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8篇轻工技术与工...
  • 68篇农业科学
  • 9篇医药卫生
  • 6篇理学
  • 4篇生物学
  • 4篇化学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47篇茶叶
  • 32篇绿茶
  • 23篇鲜叶
  • 22篇香气
  • 17篇茶树
  • 15篇儿茶素
  • 15篇白茶
  • 14篇色谱
  • 14篇相色谱
  • 11篇质谱
  • 11篇儿茶
  • 10篇茶树鲜叶
  • 8篇对映
  • 8篇对映异构
  • 8篇对映异构体
  • 8篇异构体
  • 8篇气相色谱
  • 7篇乌龙茶
  • 7篇没食子
  • 7篇没食子酸

机构

  • 156篇中国农业科学...
  • 17篇福建农林大学
  • 11篇中国农业科学...
  • 4篇浙江工商大学
  • 2篇浙江大学
  • 2篇信阳师范学院
  • 1篇福建省农业科...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福建中医药大...
  • 1篇杭州市农业科...
  • 1篇浙江省农业厅
  • 1篇中国计量大学
  • 1篇临安香雪茶业...
  • 1篇浙江上洋机械...
  • 1篇福建省裕荣香...
  • 1篇杭州千岛湖丰...

作者

  • 161篇郭丽
  • 145篇林智
  • 113篇吕海鹏
  • 109篇谭俊峰
  • 66篇张悦
  • 59篇彭群华
  • 57篇戴伟东
  • 25篇施江
  • 10篇邵青
  • 8篇郭雅玲
  • 8篇邵晨阳
  • 7篇余方林
  • 6篇王力
  • 6篇胡晓俊
  • 4篇叶阳
  • 4篇谷记平
  • 3篇黄跃进
  • 3篇刘爽
  • 3篇费旭元
  • 3篇许勇泉

传媒

  • 18篇茶叶科学
  • 11篇食品科学
  • 5篇中国茶叶
  • 4篇食品与发酵工...
  • 4篇浙江农业科学
  • 3篇食品工业科技
  • 3篇福建茶叶
  • 3篇第十二届中国...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食品科技
  • 2篇食品工业
  • 2篇中国农学通报
  • 2篇食品安全质量...
  • 1篇纺织学报
  • 1篇分析试验室
  • 1篇茶叶科学技术
  • 1篇热带作物学报
  • 1篇食品研究与开...
  • 1篇茶叶通讯

年份

  • 2篇2025
  • 7篇2024
  • 7篇2023
  • 9篇2022
  • 13篇2021
  • 8篇2020
  • 6篇2019
  • 4篇2018
  • 10篇2017
  • 5篇2016
  • 10篇2015
  • 2篇2014
  • 6篇2013
  • 15篇2012
  • 6篇2011
  • 19篇2010
  • 9篇2009
  • 8篇2008
  • 12篇2007
  • 1篇2006
16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茶叶超高压加工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茶叶超高压加工方法,通过先将茶树鲜叶在常温下摊放4~12小时,然后进行真空包装,至真空度0.9-1.0MPa,置超高压容器中在4~40℃下施加100~1000MPa压力,处理1~30分钟,从真空包装中取出鲜...
谭俊峰林智郭丽吕海鹏
文献传递
一种基于靶向代谢组学的茶树鲜叶中代谢物空间分布的检测方法
本发明属于茶叶化合物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靶向代谢组学的茶树鲜叶中代谢物空间分布的检测新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茶树鲜叶的微尺度样品前处理;(2)茶树鲜叶中代谢物的提取;(3)对提取液进行化学衍生化;(4)...
戴伟东林智彭群华谭俊峰朱荫施江郭丽张悦
日晒茶风味化学特征研究进展
2024年
茶叶利用日光萎凋或干燥,不仅可以节省大量能源成本,还可形成独特的风味品质。从日晒茶的风味品质特点、风味化学特征以及影响其形成的技术和环境因素等方面综述了相关研究进展。芳樟醇、香叶醇、1-辛烯-3-醇、癸醛等是日晒茶的关键呈香成分,其中1-辛烯-3-醇和1-辛烯-3-酮可能与日晒味有关;合理利用光照及空气湿度等环境因素,是加工高质量日晒茶的基本要求。在此基础上,从技术层面、理论层面以及产业层面展望了日晒茶工艺提升和理论挖掘研究的发展前景。
谢晨昕赵锋林雨蔡良绥林智郭丽
关键词:风味化学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白茶香气质量评价模型构建被引量:49
2010年
香气质量是茶叶品质的主要因子,常用感官审评法评价,但此法带有主观性且很难定量。为探索客观评价白茶香气质量的方法,笔者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法(HS-SPME-GC-MS)测定12个白茶样的香气成分,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白茶的香气质量评价模型,并对其可行性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12个白茶中W6的香气质量最好,模型检验结果与感官审评结果相同;同传统感官审评相比,模型评价不同茶叶的香气分数差别较大,更容易区分茶叶香气品质。本研究构建的评价模型具有客观性和可操作性,可替代感官审评法对白茶香气品质进行评价。
郭丽蔡良绥林智王力
关键词:白茶香气组分感官审评主成分分析
一种高香绿茶的加工装置及加工方法
本发明涉及茶叶加工技术领域,为了满足茶叶消费者对高香绿茶的需求,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高香绿茶的加工装置及其加工方法,一种高香绿茶的加工装置包括收集装置与吸香装置,收集装置为带有密封盖的容器,容器底部设有筛板,容器上部设有通管...
郭丽林智朱荫张悦戴伟东施江吕海鹏
EGCG甲基化衍生物酶促合成的反应条件研究被引量:4
2012年
以EGCG-O-甲基转移酶催化EGCG生成EGCG3′′Me、EGCG4′′Me和EGCG3′Me等3种主要的EGCG甲基化衍生物的生成量为主要指标,考察了EGCG甲基化衍生物酶促合成的反应条件。结果表明,EGCG甲基化衍生物的酶促合成最佳反应条件为:温度35℃,pH7.5,DTT和Mg2+的浓度为2 mmol/L;在该反应条件下,反应体系中EGCG3′′Me、EGCG4′′Me以及EGCG3′Me的生成量分别可达到386.39μg/mL、23.40μg/mL和107.01μg/mL。
吕海鹏费冬梅张悦林智彭群华郭丽谭俊峰
关键词:酶促合成
一种制备EGCG-3”-Me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备EGCG‑3”‑Me的方法,属于物质制备技术领域,包括将茶树EGCG‑O‑甲基转移酶酶液与底物溶液混合,得到反应液;所述底物溶液中含有多甲氧基黄酮、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多甲氧基黄酮包括陈皮甙、橘...
林智王佳童施江彭群华戴伟东朱荫吕海鹏张悦谭俊峰郭丽周梦雪
茶染纺织品的制备及其保健功能研究
以红茶、绿茶和茶多酚为染料,制备茶染丝巾、茶染袜子与茶染毛巾,测试其染色性能、抗菌能力、除臭功效和抗紫外线性能.结果表明:红茶纺织品、绿茶纺织品、茶多酚织品的色泽分别为黄红色、黄绿色和浅黄红色,耐摩擦色牢度均在3级以上;...
郭丽林智马亚平吕海鹏谭俊峰祁尚雄陈金择
关键词:染色性能保健功能
文献传递
一种花茶窨制装置及加工花茶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花茶加工技术领域,为解决目前花茶窨制过程中存在一定滞后性,导致花茶产品质量不稳定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花茶窨制装置及加工花茶的方法,一种花茶窨制装置,包括窨制箱,所述的窨制箱中心设有空心柱,空心柱的上出口穿过窨...
郭丽林智戴伟东张悦朱荫
一种香型茶的制作方法
一种香型茶的制作方法,属于茶叶加工技术领域。其方法是:在茶树叶上喷施重量浓度为0.05-0.65%的茉莉酸衍生物溶液,喷施量为40-60L/亩,经20-30小时后进行茶叶采摘,然后按照绿茶、红茶或乌龙茶的制作工艺对采摘的...
林智陈宗懋王力吕海鹏孙晓玲谭俊峰郭丽彭群华邵青
共1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