郦佳莹
- 作品数:19 被引量:55H指数:5
- 供职机构:上海市黄浦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2009—2014年上海市黄浦区手足口病疫情分析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分析上海市黄浦区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为有效控制手足口病暴发流行提供相关依据。方法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上海市黄浦区2009—2014年手足口病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上海市黄浦区2009—2014年手足口病报告发病2 757例,年平均发病率为49.52/10万,呈上升趋势。2009—2014年每月均有手足口病发生,呈现春末夏初和秋季双峰形态。手足口病发病人群以6岁以下儿童为主,占90.93%。男性发病率为63.02/10万,女性发病率为39.15/10万,男女之比为1.61∶1;不同性别之间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职业分布中以幼托儿童(1 339例)和散居儿童(1 168例)发病居多,分别占48.57%和42.36%;不同职业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99,P〈0.01)。结论手足口病是该区重点防控的传染病,应加强疫情的监测和控制,防止其暴发流行。
- 韩颖俊沈福杰王曙郦佳莹陆璐王怡珺郑嘉祺王侃曹广文
- 关键词:手足口病流行病学防控措施
- 卢湾区人体重要寄生虫病感染调查分析
- 人体寄生虫病是传染病的一部分,过去寄生虫病感染主要发生在农村地区,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变化、饲养宠物的增加,给中心城区寄生虫病防治带来新的挑战,为了解我区近年来寄生虫病感染情况,为今后寄生虫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 周红芳袁家麟郦佳莹
- 关键词:寄生虫病丝虫病弓形虫病肺吸虫感染肺吸虫病抗体阳性
- 文献传递
- 上海市黄浦区幼托机构手足口病相关因素调查被引量:5
- 2018年
- 目的手足口病是一种通过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本研究旨在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调查手足口病相关的发病危险因素,从而为疾病的预防控制和卫生部门的有关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根据2015年9月—2018年3月上海市黄浦区手足口病疫情暴发的区域分布特征,以街道为1级单位,按比例将调查所需的病例数分配至辖区内所有街道。再以街道内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调查点,从所辖范围内随机选取幼托机构收集足够的病例组。对照组是从病例所在班级随机选择未患病的年龄相差±3月,且性别相同的儿童。对于病例组和对照组进行研究时,先采用单因素χ~2检验,在α=0.05的水准下筛选出可疑的影响因素,对其进行量化后,设为自变量,并以患病与否为应变量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所得的结果显示,儿童主要养育人为父母(χ~2=11.774,P<0.01),照看人的教育程度高低(χ~2=20.149,P<0.01),儿童平时如厕所用卫生用具(抽水马桶、痰盂等)(χ~2=8.443,P<0.01),家庭中饲养宠物的情况(猫或狗)(χ~2=15.655,P<0.01),儿童上下学乘坐校车(χ~2=8.578,P<0.01),儿童有吮吸手指习惯(χ~2=5.507,P<0.05),家中大人有咀嚼喂食儿童的习惯(χ~2=11.437,P<0.01),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照看人受教育程度较低、上下学乘坐校车是危险因素,而家中不饲养猫狗等宠物为保护因素。结论儿童在家时的主要照看人对于儿童养成健康卫生习惯,从而减少患病风险等有着重大的意义。家中宠物的饲养(猫或狗)也存在致病隐患,应加强宠物的卫生清洁,避免儿童与之过于亲密的接触玩耍。应加强对幼托机构校车的清洁消毒工作,定期抽检,注意乘坐人数以及乘车儿童的健康状况,避免出现传播流行。部分儿童家长仍存在�
- 韩颖俊王怡珺毛宇明王曙郦佳莹沈福杰陆璐王侃王旭虹
- 关键词:手足口病病例对照研究
- 四起学校聚集性发热疫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被引量:1
- 2009年
- 陆璐刘骁袁家麟郦佳莹何景雄居丽雯
- 关键词:疫情分析流行病学调查分析聚集性发热防控措施
- 2起肠炎沙门菌引起的食物中毒调查
- 2006年
- 周红芳徐枫郦佳莹
- 关键词:食物中毒肠炎沙门菌中毒调查污染食品食用
- 上海市黄浦区自然人群流感抗体水平调查
- 2015年
- 目的了解上海市黄浦区自然人群流感抗体水平,为制定防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于2013年10月对黄浦区居民随机抽样414人,收集血清,采用血凝抑制试验检测流感HI抗体,统计分析抗体水平。结果全人群流感抗体阳性率以流感病毒甲3型(AH3)、乙型BY(BY)及甲型H1N1型(AH1N1)为高,均≥95%,乙型BV(BV)、甲1型(AH1)≥70%,甲型H5N1(AH5N1)、甲型H7N9(AH7N9)、甲型H9N2(AH9N2)均〈1%。几何平均滴度AH3最高,为1:287;AH1N1、BY其次,分别为1:185、1:170,BV、AH1较低,分别为1:45、1:23,AH5N1、AH7N9、AH9N2均为1:5。0~4岁和≥60岁人群抗体滴度相对较低,5~14、15~24、25~60岁组较高。结论黄浦区居民流感抗体水平以AH3最高,AH1N1、BY其次,BV、AH1较低;幼儿和老人抗体水平较低。应适度按排流感疫苗的预防接种工作。
- 陆璐沈福杰宋黎黎舒敏毛宇明郦佳莹周建军
- 关键词:流行性感冒抗体自然人群
- 上海市某三甲医院寄生虫病住院病例分析被引量:4
- 2019年
- 目的分析上海市某三甲医院寄生虫病住院病例流行病学特征及临床特征。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该院2011~2016年间确诊的寄生虫病住院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该院2011~2016年共收治207例15种寄生虫病住院病例,主要病种为肺吸虫病(20.77%)、囊虫病(20.29%)、曼氏裂头蚴病(18.36%)、华支睾吸虫病(9.18%)。食源性寄生虫病占总数的85.99%。2011~2016年病例数依次为31例、28例、35例、35例、32例、46例。上海本地户籍病例占35.27%,外省市籍64.25%,外籍0.48%。男女性别比1.88∶1。以汉族为主,占96.92%。年龄最小为1岁,最大92岁,病例数主要集中在≥20岁各年龄组,占总数93.23%。囊虫病、曼氏裂头蚴、肺吸虫病、华支睾吸虫、弓形虫病、棘球蚴病、旋毛虫病、舌形虫病、卡氏肺囊虫肺炎、大片吸虫感染以血清学(抗体)诊断为主。肠道绦虫病、疟疾、人芽囊原虫病、阿米巴痢疾、钩虫病以病原学诊断为主。超过半数的患者无明确的流行病学史。不同病种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情况不同。结论食源性寄生虫病是目前危害较为广泛的寄生虫病,为明确诊断应开展全套寄生虫免疫学检查或相关寄生虫检测。
- 陆璐韩颖俊沈福杰郦佳莹毛宇明张小萍蒋守富
- 关键词:寄生虫病住院病例流行病学
- 上海市卢湾区甲型H1N1流感与季节性流感流行特征比较分析被引量:6
- 2012年
- 目的比较甲型H1N1流感与季节性流感流行特征,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卢湾区2009年7月~2011年11月流感监测病例进行分析,并于2011年10月对卢湾区200名居民进行流感HI抗体检测。结果 2009年,AH1N1阳性率最高,为30%;2010年,AH3、BV阳性率较高,分别为13%和12%;2011年,AH1N1、BV阳性率较高,分别为12%和11%。AH1N1流行季节主要为冬季,AH3主要为夏季,BV主要为春季。全人群BY和AH1抗体滴度较高,分别为1∶918和1∶897,BV、AH3和AH1N1抗体滴度较低,分别为1∶625,1∶599和1∶120。AH1N1全人群抗体水平低于季节性流感。结论应继续加强流感疫苗接种工作,建议流感疫苗组分应继续包括AH3、AH1N1、BV毒株组分。
- 陆璐宋黎黎郦佳莹袁家麟贾晓东程华康来仪姜庆五
- 关键词:抗体疫苗流行病学研究
- 上海市黄浦区流行性感冒家庭内传播的影响因素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通过分析家庭内流行性感冒(流感)传播的影响因素,提出科学的防控措施。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选取上海市黄浦区2014年4月—2015年2月的流感确诊病例,发病后14 d随访,根据家庭内有无续发病例分为病例组与对照组,病例组与对照组的选取比例为1∶2,共选取病例组家庭53户,对照组家庭106户。进行问卷调查之后,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开窗通风时长(OR=0.811,95%CI=0.717~0.917)是家庭内流感续发的保护因素,病例从不使用口罩较经常使用口罩(OR=9.128,95%CI=2.966~28.095)是家庭内流感续发的危险因素。结论家庭内开窗通风与病例口罩佩戴情况是家庭内流感续发的影响因素。家庭内如有流感病例,应加强开窗通风,流感病例尽量佩戴口罩,减少流感在家庭内传播风险。
- 毛宇明沈福杰张焕珠陆璐宿飞王怡珺宋黎黎褚维阮园娄轶群郦佳莹
- 关键词:流感家庭内传播病例对照研究影响因素
- 上海市黄浦区2012—2017年幼儿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分析被引量:4
- 2019年
- 目的了解黄浦区2012—2017年托幼机构幼儿手足口病流行特征,为手足口病人群防治策略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采集"上海市托幼机构因病缺勤缺课网络直报系统"中黄浦区2012—2017年托幼机构手足口病例1 220例,对其中607例病例采集咽拭子标本进行病原学检测。结果 2012—2017年黄浦区幼儿手足口病发病率整体呈现平稳下降趋势(χ~2=84.59,P<0.01),民办/私立托幼机构手足口发病率(2.4%)高于公立托幼机构(1.4%),小班手足口病例构成比较高(45.2%),中班其次(24.1%)。CVA16型阳性率有逐年下降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3.61,P=0.06);HEV71型阳性率有逐年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9.25,P=0.00);CVA6型阳性率有逐年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57.70,P<0.01)。结论应根据病原学监测结果调整手足口病的防控重点和策略,对新型主导的CVA6型手足口病应引起足够重视,尤其需进一步加强对民办/私立及级别较低托幼机构手足口病的宣贯教育并落实防控措施。
- 马立人唐毅郦佳莹黄钰亮李为翊
- 关键词:手足口病发病率流行病学研究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