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手术
  • 2篇室管膜
  • 2篇室管膜瘤
  • 2篇同患
  • 2篇母子
  • 2篇母子同患
  • 2篇脑损伤
  • 1篇蛋白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瘤
  • 1篇动脉瘤夹
  • 1篇动脉瘤夹闭
  • 1篇血压
  • 1篇血肿
  • 1篇压力性
  • 1篇遗传性
  • 1篇诊治
  • 1篇正常压力性脑...
  • 1篇上消化道
  • 1篇上消化道出血

机构

  • 7篇济宁医学院附...
  • 1篇武警总医院

作者

  • 7篇郝建
  • 5篇杨峰
  • 5篇孙凯峰
  • 4篇高福安
  • 4篇苏绍臣
  • 4篇刘续磊
  • 3篇刘明昌
  • 3篇王魁
  • 2篇李艳丽
  • 1篇张蕴增

传媒

  • 2篇中国实用神经...
  • 2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实用临床医学...
  • 1篇中国微侵袭神...
  • 1篇中国实用医刊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07
  • 1篇2006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母子同患室管膜瘤家族遗传性机制及手术治疗探讨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室管膜瘤的家族遗传性发病机制。方法结合母子同患室管膜瘤的病理学诊断及免疫组化、室管膜瘤的基因表达谱相关研究进行分析。结果母子患室管膜瘤的病理学诊断及免疫组化中波形蛋白(Vimentin)与室管膜瘤基因表达谱研究一致。结论室管膜瘤存在相应的分子遗传学机制。
刘续磊杨峰高福安王魁郝建孙凯峰苏绍臣
关键词:室管膜瘤基因表达谱
正常压力性脑积水的外科治疗被引量:15
2007年
目的:探讨正常压力性脑积水的发病机理、手术指征及手术时机。方法:22例正常压力性脑积水患者采用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结果:随访6个月~2年,无一例因分流管所引起的感染、排斥反应及堵管等现象。术前症状消失或明显改善14例,好转6例,效果不明显但未加重2例。结论:对正常压力性脑积水,在出现典型的“三联症”之前尽早确诊,依据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及腰穿检查选用压力适宜的分流管,及时行脑室一腹腔分流术是治疗正常压力性脑积水理想方法。
刘续磊张蕴增杨峰高福安刘明昌王魁郝建孙凯峰苏绍臣
关键词:正常压力性脑积水外科手术
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研究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 探讨研究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和相关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济宁医学院附属金乡医院院收治的16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期间是否伴有上消化道出血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析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结果 两组患者的基础临床资料、脑出血部位、脑出血量及基础疾病构成等因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积极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进行早期监控及对症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情况.
郝建李艳丽
关键词:高血压性脑出血上消化道出血
超声在32例脑损伤术中对急性脑膨出的诊治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术中超声对急性脑膨出的诊断价值。方法 3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超声检查的方法 ,并根据检查结果采取的治疗方法。结果超声发现迟发血肿18例,经手术证实,及时清除血肿获得较好疗效,死亡2例;其余14例未发现血肿,12例术后复查脑CT证实,10例为弥漫性脑肿胀,死亡7例,2例为脑梗死,另外2例无自主呼吸后死亡,未经脑CT证实,本组共死亡9例。结论超声可以准确判断出脑损伤术中脑膨出的原因,针对不同病因采取相应措施防治脑膨出,改善患者预后,降低死亡率。
郝建李艳丽刘明昌杨峰
关键词:超声急性脑膨出迟发性颅内血肿
42例动脉瘤夹闭的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总结手术夹闭动脉瘤的疗效,探讨对动脉痼病人手术及围手术期的系统整体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动脉瘤病人的手术治疗情况。结果 42例动脉瘤手术治疗患者中,37例治愈出院,2例前交通动脉瘤病人遗留记忆力减退,1例前交通动脉瘤病人植物生存状态。2例死亡,1例为多发动脉瘤,一动脉瘤位于海绵窦段,1例为大脑后动脉瘤合并AVM。结论严格的围手术期和手术治疗动脉瘤可取得良好效果。
刘续磊高福安孙凯峰郝建杨峰王魁
关键词:动脉瘤手术治疗
D-二聚体及C反应蛋白与颅脑损伤后颅内压的关系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液中D-二聚体(D-D)、C反应蛋白(CRP)与颅内压(ICP增高的关系,为重型ICP水平的评估提供简单、易行的方法。方法 46例颅脑损伤患者,入院后采用ICP监测仪监测ICP,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患者血液D-D、CRP水平,根据ICP结果进行分组,比较不同ICP组血液D-D、CRP水平。结果根据ICP结果 , 46例患者分为重度ICP增高组(10例)、中度ICP增高组(16例)、轻度ICP增高组(20例)。重、中、轻度ICP增高组患者的D-D水平分别为(2.01±0.32)、(1.12±0.29)、(0.28±0.43)mg/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743, P<0.05)。三组患者的血液CR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675, P<0.05)。其中,重度ICP增高组患者的D-D、CRP水平均明显高于中、轻度ICP增高组,中度ICP增高组患者的D-D、CRP水平均明显高于轻度ICP增高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中D-D、CRP水平越高,则ICP越高,表示颅内损伤越严重。因此,检测血液中D-D、CRP水平可以预测ICP,对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及其治疗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特别适用于尚未开展有创ICP监测的基层医院推广。
刘明昌郝建孙凯峰苏绍臣
关键词:颅脑损伤颅内压D-二聚体C反应蛋白
母子同患室管膜瘤2例
2007年
刘续磊杨峰高福安郝建孙凯峰苏绍臣
关键词:室管膜瘤波形蛋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