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郝延红

作品数:7 被引量:63H指数:4
供职机构:榆林市第一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胸腔
  • 3篇切除
  • 2篇单孔
  • 2篇胸腔镜
  • 2篇食管
  • 2篇食管癌
  • 2篇切除术
  • 2篇细胞
  • 2篇细胞肺癌
  • 2篇小细胞
  • 2篇小细胞肺癌
  • 2篇非小细胞
  • 2篇非小细胞肺癌
  • 2篇肺癌
  • 2篇癌患者
  • 2篇创伤
  • 1篇单孔法
  • 1篇单孔胸腔镜
  • 1篇短期预后
  • 1篇胸部

机构

  • 7篇榆林市第一医...
  • 1篇西安市第一医...

作者

  • 7篇郝延红
  • 4篇席俊峰
  • 3篇李婉宁

传媒

  • 1篇当代医学
  • 1篇河北医学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贵州医药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腹腔镜外科杂...
  • 1篇湖南中医药大...

年份

  • 2篇2022
  • 2篇2018
  • 1篇2014
  • 2篇2012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肺癌根治性袖状切除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
2018年
目的:针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根治性袖状切除术治疗效果观察。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在我院就诊的168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84例,传统全肺切除术治疗)和观察组(84例,肺癌根治性袖状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信息(手术时间、手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死亡率,并分析术后3、5年生存率治疗有效率。结果:袖状切除术患者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死亡率、术后并发症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年生存率(69%)、5年生存率(61.9%)、治疗有效率(91.7%)显著优于对照组(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肺癌根治性袖状切除术治疗安全可靠,患者身体恢复速度快,值得推广。
郝延红蒋占鑫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
胸腔镜两孔法术式对肺大疱切除的疗效及VAS评分的影响被引量:21
2018年
目的:研究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ic surgery,VATS)下两孔法术式对肺大疱切除的疗效及VAS评分的影响。方法:从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我院共有98例肺大疱患者接受VATS下手术切除术。以患者自愿将其分成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9例)。观察组患者采用两孔法切除术;对照组患者传统传统三孔法切除术;对比两组围术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拔管时间及住院时间,肺功能,VAS评分及VRS评分,术后并发症、一年复发及一年气胸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手术切口长度、拔管时间及住院时间观察组均少于对照组;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肺功能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前两组患者VAS评分及VRS评分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及VRS评分均下降,且观察组下降幅度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一年复发及一年气胸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VATS下两孔法与三孔法术式对肺大疱切除后,患者症状均得到安全有效的缓解,且两孔法术式具有疼痛少、创伤小、术后恢复良好且快等特点,值得临床借鉴。
郝延红席俊峰李婉宁
关键词:胸腔镜两孔法肺大疱VAS评分
单孔腔镜手术对食管癌患者创伤应激、短期预后的影响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单孔腔镜手术对食管癌患者创伤应激、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126例食管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63例,对照组行三孔腔镜手术,观察组行单孔腔镜手术。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并发症、预后及手术前后创伤应激指标、吞咽功能、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24 h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总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3天,观察组红细胞黏附肿瘤细胞花环率、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水平高于对照组,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两组复发率及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12个月,两组吞咽功能评分低于术前,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术前(P<0.05)。结论:单孔腔镜手术治疗食管癌利于缓解疼痛,可缩短住院时间,改善吞咽功能,且对创伤应激反应影响较小。
郝延红张伟
关键词:单孔法预后
28例胸部创伤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综合干预胸部创伤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8例重度胸外伤或胸部手术后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组,给予中西医结合干预措施,同时选取同期就诊的胸部创伤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25例作为对照组,仅给予西药治疗。对两组的疗效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组有效率为85.71%,对照组为76.00%,两组有效率比较,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h后,研究组的PaO2、SaO2较对照组升高明显,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PaCO2降低明显,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综合干预胸部创伤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效果较好,具临床推广价值。
郝延红李婉宁席俊峰
关键词:胸部创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血气分析
单孔胸腔镜肺段切除术与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3
2022年
目的探讨单孔胸腔镜下两种切除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1年5月本院收治的60例早期NSCLC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排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观察组采用单孔胸腔镜肺段切除术,比较两组手术治疗效果,分别于手术前、术后1个月和术后3个月测定患者肺功能指标水平,观察患者手术前后肺功能的变化。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和术中淋巴结清扫数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后引流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前肺功能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和术后3个月,两组肺功能指标水平与手术前相比均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术后1个月和术后3个月肺功能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相比,单孔胸腔镜肺段切除术治疗NSCLC患者不仅有助于缩短住院时间,还可以减轻对患者肺功能的影响,促进患者早日康复,临床治疗优势显著。
郝延红龚嫚
关键词:早期非小细胞肺癌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肺段切除术
胸腔闭式引流并注入尿激酶治疗胸腔积液的疗效被引量:8
2012年
结核性胸腔积液是临床上引发胸腔积水的常见疾病之一,传统方法治疗胸腔积液采用反复的穿刺抽液,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本文就我院收治的胸腔积液患者,采用尿激酶进行治疗,观察分析其临床效果。
郝延红李婉宁席俊峰
关键词:尿激酶胸腔积液闭式引流
食管癌及贲门癌患者术后感染的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分析食管癌及贲门癌患者术后感染的原因和防治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9月-2013年12月进行手术治疗的86例食管癌及贲门癌患者。采用不同防治感染对策后,分别观察两组食管及贲门癌患者术后感染的情况,分析原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分析食管及贲门癌术后感染的30例患者的感染部位,手术切口感染16.3%,肺部感染12.8%,胸腔感染3.5%,泌尿系统感染2.3%,总感染率34.9%;食管及贲门癌术后感染的部位主要常见于手术切口及肺部。单因素分析后发现,感染因素与吸烟、手术时间(>2h)、术中失血量(>200ml)均有关(P<0.05)。43例患者常规抗感染治疗后,感染者占53.5%,未感染者占46.5%;43例患者早期防治术后感染后,感染者占16.3%,未感染者占83.7%;试验组的感染状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食管及贲门癌患者术后感染主要分布在肺部和切口处,原因复杂,临床手术中早期抗感染治疗可显著降低感染风险。
郝延红席俊峰
关键词:食管癌贲门癌术后感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