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红梅
- 作品数:2 被引量:1H指数:1
- 供职机构:大港油田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超声诊断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一例被引量:1
- 2011年
- 患者女,34岁,孕1产1,因剖宫产术后2年,腹部瘢痕处疼痛6个月入院。2008年4月剖宫产分娩一女婴,术后恢复良好,2010年4月月经来潮时下腹部原切口瘢痕处隐痛,皮下可触及枣样大小硬结,有触痛,逐渐增大,每次月经时,下腹部瘢痕处疼痛逐渐加重。入院查体:下腹壁可见一长约8cm横行手术瘢痕,瘢痕左侧处可触及一硬结,有触痛,大小约2.5cm×2.0cm。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腹部切口处皮下探及低回声结节,其内回声不均匀,范围1.8cm×1.6cm×2.
- 郑红梅高翰林刘玉萍达小萍
- 关键词: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超声诊断剖宫产术后腹壁血流信号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肠套叠的临床意义
- 2010年
- 目的探讨彩色普勒超声在诊断肠套叠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小儿肠套叠病例39例,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分析其超声声像图,用CDFI检测套入肠管彩色血流的特征。结果肠套叠的超声特征改变为包块形态规则,套叠处的肠管横切面呈"同心圆",纵切面呈"套筒征",36例显示出肠壁血流信号,3例未检测到血流信号。所有病例均经X线空气灌肠复位、手术治疗后证实,2例出现肠坏死,32例复位成功,2例合并肠息肉,2例合并肠憩室,1例为多发性肠套叠。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肠套叠具有无创性、高度敏感性和特异性,是诊断小儿肠套叠的首选方法,对指导其治疗有一定参考价值。
- 郑红梅鲍静邓津津刘世强
- 关键词:超声诊断彩色多普勒肠套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