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邹坦永

作品数:19 被引量:47H指数:5
供职机构:河南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8篇经济管理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8篇服务业
  • 3篇第三产业
  • 3篇农业
  • 3篇现代服务业
  • 2篇政府
  • 2篇政府职能
  • 2篇实证
  • 2篇实证研究
  • 2篇农业现代化
  • 2篇激进
  • 2篇激进式
  • 2篇技术创新
  • 1篇低端
  • 1篇第三产业发展
  • 1篇颠覆
  • 1篇颠覆性
  • 1篇颠覆性创新
  • 1篇优化设计
  • 1篇制造业
  • 1篇三化

机构

  • 19篇河南工程学院
  • 6篇中国社会科学...

作者

  • 19篇邹坦永

传媒

  • 5篇河南工程学院...
  • 3篇商业时代
  • 2篇技术经济与管...
  • 2篇河南商业高等...
  • 1篇改革与战略
  • 1篇当代经济
  • 1篇中国集体经济
  • 1篇现代管理科学
  • 1篇创新科技
  • 1篇漯河职业技术...
  • 1篇西部论坛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4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新常态下实现非公有制经济两个健康目标的对策建议被引量:2
2015年
中国已经进入经济新常态,经济增速放缓,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由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经济新常态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确保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成为新的课题。非公有制经济健康成长需要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探索经济结构优化升级途径、全面推动法制建设和加强非公有制经济内涵建设。
邹坦永
关键词:非公有制经济
三化协调视角下河南服务业发展路径
2015年
推动三化协调发展是破解河南当前发展中若干重大问题的关键环节。新常态下,发挥好服务业在三化中的功用有利于经济健康发展。当前,河南省服务业发展面临着质量不高、定位不准、制度建设滞后、科技人才短缺等问题。所以,在三化协调发展中,服务业亟须准确定位、找准切入点,推动其健康发展。
邹坦永
关键词: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服务业
河南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思路与对策被引量:5
2013年
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需立足于其特定的发展史和区域经济态势。河南服务业的发展经历了缓慢、快速和稳步发展三个历史时期,表现出其与制度变迁的极大相关性。在特定的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过程中,服务业呈现出诸如"三个转变"、发展瓶颈、二元结构明显和集聚效应凸显等重要特征。河南省服务业发展的思路应是:逐步完善市场竞争环境;明确行业差异、区域布局,优化政府职能;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主导,推动消费者服务业发展;有序承接现代服务业转移。
邹坦永
关键词:现代服务业区域经济政府职能
激进式科技进步的内涵与过程被引量:8
2017年
世界经济发展缓慢、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激进式创新再次引起人们重视。由于对激进式创新的内涵与产生过程的认识存在偏差,造成一些错误认知:产业升级就是要升级到一个全新的产业,过于强调原创性、激进式技术,忽视对传统产业的改造等。激进式科技进步不是突然发生的,而是一个演化过程。激进式科学技术的产生、扩散具有不确定性、周期性,受基础科学、市场主体、内部和外部协作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正在发生,中国实现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需要充分认识到激进式科技进步过程的复杂性和规律性;跟踪科技前沿领域,加强科技研发;坚持运用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的成果改造传统产业;营造有利于激进式科技进步产生的环境。
邹坦永
关键词:经济转型
河南省第三产业发展阶段与数量分析被引量:5
2010年
河南省第三产业的发展经历了缓慢发展、迅速发展和稳步发展三个阶段。从结构上看,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发展结构失衡,第三产业的发展遭遇政策和第二层次发展不足的瓶颈制约。培育与第三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相适应的产业人才是内部结构调整的关键因素。
邹坦永
关键词:第三产业
河南省服务业发展拐点实证研究被引量:4
2011年
在服务业发展的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情况下,河南省服务业的发展将面临重要转折。本文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河南省服务业发展面临的三个拐点:一是发展模式拐点,即服务业发展模式由"粗放型"发展模式向"集约型"的转变;二是中观层次的发展拐点,即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的转变;三是产业内部结构拐点,即服务业第一层次的发展速度放缓、第二个层次的发展进入快车道。
邹坦永
关键词:服务业
河南省第三产业发展的数量分析
2010年
文章采用增加值结构、就业结构、贡献率、劳动生产率等指标构建模型,分析了在不同发展阶段第三产业的数量变化及其特征,并发现第三产业的发展遭遇瓶颈效应,且针对发现的问题给出了相应的建议。
邹坦永
河南省经济发展与就业关系实证研究被引量:4
2009年
河南省存在明显的二元经济结构。总体上看,二者呈现正相关关系;将农村与城镇分别来看,农村经济发展对农村就业的贡献率高于城镇;从产业结构层次看,三次产业增加单位就业人口对GDP的贡献率由一、二、三依次递增,三次产业GDP增加一单位对本产业就业人口的贡献率由一、三、二依次递增。
邹坦永
关键词:经济发展就业二元经济结构产业结构
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模式评析与优化设计
2014年
农业产业化的关键之一就是产业化经营组织模式的选择及其效率的改进。河南省已经摸索出了各种产业化经营组织模式。但现有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模式并不完善,在实际运作中表现出诸多问题,运作效率不高。为克服现有模式运行中的问题,本文提出了适合河南省实际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模式的优化设计方案。
邹坦永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
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关系演变——基于外部化—内部化的视角被引量:4
2016年
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关系是动态演化的过程。交易成本与竞争力影响企业生产模式选择,而内部化和外部化程度影响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之间的关系状态。市场竞争和利益诉求促使企业根据环境条件不断调整生产决策,力求充分利用外部化和内部化的正效应并试图规避负效应。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先后经历了外部化、内部化、泛内部化的过程。按照外部化和内部化程度,文章将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关系演变大致分为五个阶段和对应的五种关系,并分析了两者关系演变的内在机理。推动制造业外部化进程,关键是要降低交易成本;推动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主的服务业外部化进程,关键是要进一步放开服务业市场,降低进入门槛,促进公平竞争;促进制造业与服务业的协同发展,关键是要促进服务型制造、制造业服务化;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关键是要发展面向制造业的信息技术服务,创新业务模式和新业态,实现与制造业企业的无缝对接,提升服务业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支撑能力。
邹坦永
关键词: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外部化内部化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