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邢裕盛

作品数:28 被引量:271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部专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会议论文
  • 12篇期刊文章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7篇天文地球
  • 14篇生物学

主题

  • 11篇震旦
  • 7篇地层
  • 6篇震旦系
  • 6篇植物
  • 6篇古植物
  • 5篇新元古代
  • 5篇元古代
  • 5篇震旦纪
  • 5篇微古植物
  • 4篇植物群
  • 4篇生物群
  • 4篇前寒武纪
  • 4篇微古植物群
  • 4篇古植物群
  • 4篇寒武纪
  • 3篇地层学
  • 3篇地层意义
  • 3篇陡山沱期
  • 3篇岩石
  • 3篇年代地层

机构

  • 26篇中国地质科学...
  • 6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地质矿产部
  • 1篇中国地质博物...
  • 1篇北京离子探针...

作者

  • 28篇邢裕盛
  • 20篇高林志
  • 17篇尹崇玉
  • 8篇王自强
  • 6篇刘桂芝
  • 5篇岳昭
  • 3篇唐烽
  • 2篇张传恒
  • 2篇刘燕学
  • 2篇乔秀夫
  • 2篇丁孝忠
  • 2篇刘桂芝
  • 2篇刘鹏举
  • 1篇宋彪
  • 1篇王宗秀
  • 1篇史晓颖
  • 1篇石玉若
  • 1篇方晓思
  • 1篇万渝生
  • 1篇刘敦一

传媒

  • 3篇地质学报
  • 2篇地球学报
  • 2篇古生物学报
  • 1篇现代地质
  • 1篇科学通报
  • 1篇地质论评
  • 1篇地层学杂志
  • 1篇地质通报
  • 1篇20世纪的中...
  • 1篇第四届全国地...

年份

  • 2篇2013
  • 2篇2008
  • 1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4
  • 4篇2003
  • 1篇2002
  • 2篇2001
  • 1篇2000
  • 3篇1999
  • 1篇1995
  • 1篇1993
  • 2篇1990
  • 1篇1989
  • 1篇1987
  • 1篇1984
  • 1篇1982
  • 1篇1980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湖北庙河—莲沱地区灯影组管状化石及遗迹化石被引量:19
1993年
在湖北秭归庙河灯影组白马沱段及水井沱组底部分别采获Sinotubulites及小壳化石,在宜昌莲沱长江两岸灯影组石板滩段下部发现遗迹化石Planolites。上述生物群的发现不仅极大地丰富了我国震旦系典型剖面的生物群内容,而且对研究地史早期生物演化具有一定意义。
丁启秀邢裕盛王自强尹崇玉高林志
关键词:震旦纪灯影组化石遗迹化石
中国中-新元古代地层年表的新标定
高林志丁孝忠刘燕学邢裕盛张传恒史晓颖周洪瑞王自强
关键词:年代地层学SHRIMP测年新元古代
中国末前寒武纪生物群演变及其地质意义
<正>“末前寒武纪(系)”(Terminal Precambrian)一词是本文作者之一邢裕盛于1980年在巴黎召开的第26届国际地质大会期间,在国际前寒武系—寒武系界线工作组召开的一次学术讨论会上提出的,目的是为了在国...
邢裕盛刘桂芝尹崇玉岳昭高林志
文献传递
华北块体周边新元古代综合地层及沉积构造格架研究
高林志尹崇玉岳昭王宗秀陈文王自强乔秀夫邢裕盛
该项目组圆满完成了项目设计书所要求的野外和室内的各项实物工作量,在此基础上对华北块体周边三省新元古代地层进行综合地层研究和古生物化石的研究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该项目基于上述地学界的新成果和新思维,开展了综合地层研究,...
关键词:
关键词:华北块体新元古界地层
辽东半岛南部震旦纪辽南群后生动物化石的研究
<正>1974年冬,刘桂芝首次在区内晚前寒武纪地层中发现水母类化石。尔后我所有关同志陪同邢裕盛、刘桂芝一起,采集了一批标本,经邢裕盛、刘桂芝研究,于1979年发表了题为“疗宁南部震旦纪腔肠动物化石及其地层意义”一文,对水...
林蔚兴邢裕盛
文献传递
扬子准地台湖北地区震旦系研究
赵自强邢裕盛丁曾秀刘桂芝赵雅秀
该研究成果对湖北省境内的震旦系进行了总结。地层方面,修改了原地层区划,划地层区和建立了小区标准地层剖面,修订并建立了新的岩石地层单位,村阶底作为震旦系底界的划分意见,以及根据湖北省不同情况提出了震方案。微古植物方面,特别...
关键词:
关键词:震旦系地层区划岩石物性
新元古代微古植物组合序列与层序地层学
<正>应用孢粉学分析方法而起步的中国元古宙微古植物研究经历了五个重要的发展阶段:Ⅰ.60年代开始,首次在中、新元古代地层中发现和初步建立了微古植物组合,并应用微古植物组合研究前寒武纪地层,使当时的地层划分和对比发生了重大...
高林志尹崇玉邢裕盛
文献传递
疑源类Tianzhushania在贵州瓮安震旦纪陡山沱组磷块岩中的发现被引量:24
2001年
首次报道贵州瓮安地区震旦系陡山沱组磷块岩中的大型具刺疑源类Tianzhushaniaspinosa及其新种Tianzhushaniatuberiferasp .nov .。前者形态特征及内部结构与湖北峡东地区震旦系陡山沱组燧石结核中发现的典型Tianzhushaniaspinosa标本 (硅化 )完全相同 ,但多数未遭受重力挤压呈球形保存。新种特征明显 ,也呈球形保存 ,但内层表面具有明显瘤突 ,瘤突顶端向外延伸出单一或多条管状刺。另外还探讨大型具刺疑源类Tianzhusha nia属的特征 ,已定种的地理分布。
尹崇玉高林志邢裕盛
关键词:震旦系陡山沱组磷块岩
中国晚前寒武纪微古植物群及其地层意义
<正>前寒武纪微古植物的研究工作已日益引起世界各国地质学家和古生物学家的重视,在生物学界甚至也引起了相当大的兴趣。当前,此门学科的研究工作主要沿着两个方向进行:其一是从生物地层学的角度研究其在地层中的分布规律,作为前寒武...
邢裕盛刘桂芝
文献传递
南华系底界与古城冰期的年龄:SHRIMP Ⅱ定年证据被引量:72
2003年
报道南华系候选层型剖面——湖南石门壶瓶山镇杨家坪剖面的同位素年代学研究结果.锆石SHRIMP定年研究表明,南华系下统渫水河组(相当于莲沱组)上部凝灰岩的锆石定年结果为758±23 Ma,可限定南华系古城冰期的下限.其下青白口系老山崖组为809±16 Ma,采样点距顶界12 m,根据沉积速率估算,其顶界的时限大致为800 Ma.这一组年龄结果使我国南方前寒武纪长期争论的“莲沱组”是否等于“板溪群”的重大地层对比问题得以澄清.
尹崇玉刘敦一高林志王自强邢裕盛简平石玉若
关键词:南华系年龄同位素年代学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