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邓桃枝

作品数:22 被引量:100H指数:4
供职机构:海南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易激综合征
  • 6篇综合征
  • 6篇感染后
  • 6篇肠易激
  • 6篇肠易激综合征
  • 5篇细胞
  • 5篇感染后肠易激...
  • 4篇蛋白
  • 4篇黏膜
  • 4篇结肠
  • 3篇食管
  • 3篇小鼠
  • 3篇肠道
  • 2篇炎症
  • 2篇胰腺
  • 2篇幽门螺
  • 2篇幽门螺杆菌
  • 2篇症状
  • 2篇中毒
  • 2篇首发

机构

  • 22篇海南省人民医...
  • 5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作者

  • 22篇邓桃枝
  • 16篇韩向阳
  • 10篇蓝程
  • 8篇孙晓宁
  • 8篇何周桃
  • 7篇黄白丽
  • 5篇周旭春
  • 4篇杨波
  • 2篇陈益耀
  • 2篇赵蜀崖
  • 2篇赵心恺
  • 1篇仝珊
  • 1篇周晓莉
  • 1篇崔路佳
  • 1篇高立霓
  • 1篇幺立萍
  • 1篇陈翩
  • 1篇吴开春
  • 1篇拜明军
  • 1篇付姣

传媒

  • 2篇世界华人消化...
  • 2篇中国现代医学...
  • 2篇重庆医学
  • 2篇海南医学
  • 1篇中国地方病防...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国民族民间...
  • 1篇热带医学杂志
  • 1篇华南国防医学...
  • 1篇中国病原生物...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徐州医科大学...

年份

  • 5篇2018
  • 1篇2017
  • 4篇2016
  • 6篇2015
  • 3篇2012
  • 2篇2008
  • 1篇2007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以腹水等消化道症状为首发表现的系统性红斑狼疮10例报告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分析以腹水等消化道症状为首发表现的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提高对该类疾病的认识。方法对10例以腹水等消化道症状为首发表现的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寻找其病程、治疗、预后特点。结果本组患者女性7例,男性3例,均以消化道症状为主诉就诊于消化科门诊,最终确诊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结论对于女性患者及部分中青年男性患者以腹水(渗出液)等消化道症状就诊时,应注意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可能,风湿疾病相关检查有重要的提示意义,重复多次检查可以提高阳性率。
邓桃枝韩向阳
海南萝芙木提取物对葡聚糖硫酸钠小鼠结肠炎作用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海南萝芙木提取物对葡聚糖硫酸钠(DSS)小鼠结肠炎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8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1)正常对照组;(2)模型组;(3)模型+柳氮磺胺嘧啶治疗组;(4)模型+海南萝芙木提取物治疗组。实验结束后剖取各组小鼠结肠炎症组织,HE染色,组织学评分;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各组小鼠肠黏膜组织中NF-κB抑制蛋白(IκB-α)阳性细胞表达率,ELISA方法检测定小鼠结肠组织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3(IL-13)表达。结果柳氮磺胺嘧啶治疗组和海南萝芙木提取物治疗组小鼠一般情况好于DSS模型组,DAI积分低于DSS模型组;结肠组织显微镜检查,动物结肠炎症程度低于DSS模型组;动物结肠黏膜细胞中IκB-α阳性细胞表达率显著高于DSS模型组;小鼠结肠组织中IL-4、IL-13水平均显著高于DSS模型组。结论海南萝芙木提取物果胶多糖可能通过于预IκB-α蛋白表达,进而抑制溃疡性结肠炎症细胞中NF-κB活性,抑制IL-4、IL-13等炎症因子,产生抗炎效果。
苗新普孙晓宁崔路佳邓桃枝曹芹芳
关键词:萝芙木白细胞介素4白细胞介素13
HLA-DRB1等位基因多态性对食管癌发生影响的Meta分析
2018年
目的采用系统评价的方法探究HLA-DRB1等位基因多态性对于食管癌发生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CBM、CNKI、VIP、万方等数据库查找相关文献。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后提取数据,采用Stata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5篇文献,总共包含1 630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食管癌组HLADRB1*0901基因易感率明显高于正常人,两组基因易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1.70,95%CI(1.31,2.20),P<0.001];食管癌患者HLA-DRB1*1501基因易感率明显高于正常人,两组基因易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3.02,95%CI(1.65,5.51),P<0.001];食管癌组HLA-DRB1*0301基因易感率明显高于正常人,两组基因易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2.84,95%CI(0.43,18.96),P<0.001]。结论食管癌的发生与HLA-DRB1*0901、HLA-DRB1*1501与HLA-DRB1*0301基因有关。
邓桃枝韩向阳蓝程
关键词:食管癌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慢性砷中毒患者肝脏损害诊断的价值被引量:4
2018年
作为一种类金属元素,无机砷具有化合物种类多、化学性质复杂等特点,同时在各种环境介质中均有砷的分布。以往关于彩色多普勒诊断慢性砷中毒患者肝脏损害的报道并不多见,本研究以以55例职业性慢性轻度砷中毒病人与35例非砷中毒者为研究对象,分析两组超声下肝脏的声像图差异,旨在为慢性砷中毒病人肝脏损害的早期诊治提供依据,现报道如下。
高立霓刘秉彦邓桃枝刘丽莉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砷中毒患者肝脏损害慢性彩色多普勒诊断中毒病人
gamma delta T细胞及其HSP70识别机制在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中的作用
蓝程何周桃邓桃枝孙晓宁韩向阳黄白丽付姣刘富金
该项目属医疗卫生领域。IBS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肠病,表现为腹痛或腹部不适伴有排便习惯改变和(或)大便性状异常,病因不明,尚无特异而有效的治疗手段。IBS是胃肠动力异常、内脏敏感性增高、局部炎症免疫反应、心理社会因素等多种...
关键词:
兰索拉唑联合阿拉坦五味丸治疗胃食管反流160例临床观察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观察兰索拉唑联合阿拉坦五味丸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方法:胃食管反流病患者3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60例。对照组服用兰索拉唑治疗,观察组服用兰索拉唑联合阿拉坦五味丸治疗。观察治疗前级治疗8周后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临床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93.12%,对照组总有效率8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兰索拉唑联合阿拉坦五味丸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疗效优于单独应用兰索拉唑。
邓桃枝韩向阳
关键词:胃食管反流病兰索拉唑
生长抑素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体会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观察应用不同剂量生长抑素(施他宁)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的治疗效果,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案。方法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患者180例,分为3组,对照组68例,常规剂量治疗组72例,序贯治疗组40例。结果止血成功率对照组60.29%,常规剂量治疗组84.72%,序贯治疗组92.50%,各组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05);近期再出血率对照组26.83%,常规剂量治疗组6.56%,序贯治疗组5.41%,各组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05);死亡率也有一定差异。结论应用生长抑素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止血成功率及近期再出血率优于未使用此药物,两种剂量生长抑素序贯治疗能更有效提高止血成功率,因此对于常规治疗不能止血的患者应早期应用生长抑素,常规剂量生长抑素治疗12-24h仍不能控制出血的患者建议提早进入序贯治疗。
邓桃枝韩向阳
关键词: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生长抑素序贯治疗
小儿结肠息肉105例内镜下特征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小儿结肠息肉内镜下的临床特征、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05例小儿结肠息肉病例的内镜、病理特点及随访结果。结果大肠息肉分布主要集中于远端结肠,其中直肠占43.20%,乙状结肠占29.60%,降结肠占9.60%、横结肠占9.60%、升结肠占4.80%、盲肠占3.20%。大肠息肉病理类型中最常见为幼年性息肉,占70.48%,其他炎症性息肉、腺瘤性息肉分别占24.76%、4.76%。结论小儿大肠息肉以幼年性息肉为主,分布主要集中于远端结肠,但对于疑诊大肠息肉的病例应进行全结肠检查,以避免漏诊。
邓桃枝王文文
关键词:结肠息肉结肠镜小儿
右半结肠癌合并急性阑尾炎42例回顾性分析被引量:4
2012年
右半结肠癌患者早期症状多样,部分表现为右下腹痛、压痛、反跳痛等急腹症征象.易误诊为急性阑尾炎。延误早期治疗。本组收集我院1997年1月至2010年10月收治的42例右半结肠癌合并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右半结肠癌合并急性阑尾炎的诊治,以减少急性阑尾炎诊治中结肠癌的漏诊及误诊率。
邓桃枝韩向阳
关键词:急性阑尾炎右半结肠癌早期症状右下腹痛癌患者误诊率
以腹痛为首发表现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63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1
2012年
目的探讨以剧烈腹痛为首发症状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表现特点,以提高对酮症酸中毒临床表现多样化的认识,帮助早期明确诊断和治疗。方法对63例以剧烈腹痛为首发症状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分析其误诊的主要原因。结果误诊为急性胃肠炎25例,急性胰腺炎10例,急性阑尾炎12例,急性胆囊炎8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5例,肾结石3例。误诊时间为2~28h,平均15h。所有患者经8~15h正规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治疗,血糖得到有效控制,酮体转阴,电解质紊乱及酸中毒得到纠正。腹痛随之完全缓解。结论以剧烈腹痛为首发症状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易与急腹症等相混淆,临床医师应对该类患者提高认识,加强病史询问、全面体检、加强血糖监测,以减少误诊率。
邓桃枝韩向阳
关键词:腹痛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