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巍
- 作品数:49 被引量:287H指数:8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历史地理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新时期城市详细规划教学理念和课程体系探讨
- 中国城市建设正处于转型发展的新时期,“存量规划”、“城市双修”、“开放街区”逐步成为城市发展的焦点,对传统的城市规划设计理念和城市规划教育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本文在对传统详细规划教育体系剖析的基础上,以当下的城市发展理念变...
- 邓巍潘宜
- 关键词:高等教育教学理念课程体系
- 面向实施的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技术探讨
- 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在保护历史文化资源,传承历史风貌,改善乡村空间品质等方面,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但是当前的保护规划实践中,规划目标与实施操作脱节,保护规划实践面临挑战。基于此,本文提出了围绕保护规划目标构建的技术框架...
- 张星何依邓巍
- 关键词:可实施性
- 文献传递
- 景观基因视角下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发展研究——以宜昌市织布街为例被引量:1
- 2024年
- 历史文化街区是城市历史发展的内在缩影与潜在见证,保护好历史文化街区的历史底蕴与特色风貌是目前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该文以宜昌市织布街历史文化街区为例,基于景观基因理论,建立织布街景观基因识别指标体系,从环境基因、布局基因、建筑基因以及文化基因四个方面提取织布街景观基因特征,并根据街区现状以及景观基因提取结果,从布局基因的传承与延续、建筑基因的保护与改造、以及文化基因的传承与发展三个方面探索织布街的保护与发展规划,以期为其他历史文化街区景观元素提取、风貌延续提供一定借鉴与参考。
- 童文娟邓巍冯劲松
- 关键词:历史文化街区
- 区域史视野下的沁河流域古村镇特色研究被引量:2
- 2017年
- 区域是历史演化的结果,历史演化是在特定的空间和时间中进行和展开的,以形成特定的文化区域,物化为空间特色。该文以沁河流域古村镇为研究对象,立足于沁河流域的社会区域,将古村镇视为沁河流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将村镇空间特色置于明清时期的历史区域来考察,通过寻找古村镇的演化机制,甄别古村镇的区域特色。
- 丁可人邓巍
- 关键词:区域史古村镇文化特色
- 基于GPU的图像文本语义提取方法
- 一种基于GPU的图像文本语义提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网页集合;根据网页集合建立文档对象模型集合,其包括多个文本节点、图像链接节点;根据图像链接节点的标签确定图像链接节点的集合以及图像链接节点的数量;判断图像链接节点的...
- 金海郑然江武邓巍
- 文献传递
- HUL视野下非典型历史街区保护更新方法研究——以黄冈东坡赤壁街区为例被引量:1
- 2020年
- 改革开放以来,许多历史城市的传统风貌在更新改造中逐渐瓦解,成为一片片的传统风貌区,部分区域被划定为历史文化街区加以保护,还有一些片区成为风貌混杂的传统城市碎片。随着人们保护意识的逐渐提升,这部分区域也逐渐进入保护视野,但这类街区遗存零散、风貌混杂,相对于以成片传统风貌为主的历史文化街区,属于非典型历史文化街区。这类街区在许多历史城市中普遍存在,如何重新认定其价值,制订保护更新策略,对保护城市遗产来说意义重大。本文以黄冈东坡赤壁街区为例,借用历史性城市景观(HUL)的视角,充分认识其承载不同历史时期风貌、反映城市层积的价值,探讨这类街区的保护更新方法。
- 胡海艳邓巍
- 关键词:适度干预
- 区域视野下乡村聚落遗产保护模式探索
- 从区域的视角探索乡村聚落遗产集群保护,不仅仅是从文化整体性意义上的尝试,更是“提升城乡发展品质”的重要策略。通过有效的集聚,能够将零星的、片段的、微不足道的乡村遗产集结为一个整体,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与城乡发展目标相统...
- 邓巍何依
- 关键词:乡村聚落集群效应文化整体性
- 功能结束之日,记忆开始之时——宁波老外滩整治规划被引量:1
- 2011年
- 2005年宁波外滩商业核心区修缮后开放,百年老外滩掀开了新的一页,成为宁波市亮丽的城市名片,经过几年的经营,其品牌价值和社会效益初现端倪。目前开放的老外滩规模仅4.8hm2,下游延伸段1500m岸线仍属于半闲置的生产空间,地段的社会经济活力严重衰退,随着对岸宁波书城的建成,老外滩延伸段成为了三江口被遗忘的"角落"。
- 何依邓巍周浪浪
- 关键词:整治规划记忆品牌价值
- 城边型历史文化名村保护与发展的多模式研究——以宁波市镇海区憩桥村为例被引量:8
- 2020年
- 城边型历史文化名村是在现代城市化过程中,形成的城乡要素高度混合的一种过渡型乡村聚落形态。它既保留着传统的乡村记忆,又在城市化过程中扮演新的角色,面临着遗产保护和城市发展的核心矛盾。面对已变迁的历史环境和零散化的乡村风貌,需要重新定义城边型历史文化名村的保护价值,以整体性思维对保护要素进行重新关联和建构,形成刚性的保护框架;面对城市化的发展诉求,需要在遗产保护的基础上,形成能够适应城乡需求的多样化发展路径。本文以憩桥村为例,通过对“村”的价值的判断,探讨了城边型历史文化名村的整体保护方法;通过对“城”的条件分析,适应性调试保护发展模式,试图为城边型历史文化名村的保护发展提供弹性多样的路径选择。
- 张星何依邓巍
- 关键词:多模式
- 基于主姓家族的村落空间研究--以山西省苏庄国家历史文化名村为例被引量:36
- 2011年
- 以山西省苏庄国家历史文化名村为例,分析家族姓氏构成与村落空间的耦合关系,揭示村落空间形态演化的内在规律,为古村落的保护规划提供科学的依据。
- 何依邓巍
- 关键词:家族村落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