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邓丽娟

作品数:78 被引量:230H指数:9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中医管理局青年科学研究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7篇期刊文章
  • 3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5篇医药卫生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68篇淋巴
  • 68篇淋巴瘤
  • 46篇细胞
  • 37篇细胞淋巴瘤
  • 21篇预后
  • 17篇弥漫
  • 15篇霍奇金
  • 13篇弥漫大B细胞...
  • 13篇金淋巴瘤
  • 13篇化疗
  • 13篇霍奇金淋巴瘤
  • 12篇淋巴瘤患者
  • 9篇造血
  • 9篇造血干
  • 9篇造血干细胞
  • 9篇造血干细胞移...
  • 9篇非霍奇金
  • 8篇难治
  • 8篇非霍奇金淋巴...
  • 8篇复发

机构

  • 70篇北京大学肿瘤...
  • 8篇北京肿瘤医院
  • 7篇北京市肿瘤防...
  • 4篇北京大学临床...
  • 2篇北京大学
  • 2篇北京艺妙神州...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黄骅市人民医...
  • 1篇深圳市中美康...

作者

  • 78篇邓丽娟
  • 71篇朱军
  • 70篇林宁晶
  • 69篇应志涛
  • 68篇郑文
  • 68篇张晨
  • 67篇宋玉琴
  • 65篇刘卫平
  • 65篇王小沛
  • 63篇谢彦
  • 62篇涂梅峰
  • 11篇孙英丽
  • 9篇吴梦
  • 8篇杜婷婷
  • 7篇丁宁
  • 7篇黄慧颖
  • 5篇时云飞
  • 5篇杨志
  • 5篇王雪鹃
  • 5篇黄惠颖

传媒

  • 12篇中华血液学杂...
  • 8篇肿瘤
  • 7篇中华医学杂志
  • 5篇第十七届全国...
  • 3篇中国肿瘤临床
  • 3篇中国新药杂志
  • 3篇中华肿瘤防治...
  • 2篇白血病.淋巴...
  • 2篇第八届中国肿...
  • 1篇癌症康复
  • 1篇中国癌症杂志
  • 1篇北京大学学报...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中国实验血液...
  • 1篇中国药物与临...
  • 1篇癌症进展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肿瘤综合治疗...
  • 1篇第十五届全国...
  • 1篇第五届中国肿...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20
  • 3篇2019
  • 4篇2018
  • 1篇2017
  • 4篇2016
  • 6篇2015
  • 19篇2014
  • 18篇2013
  • 7篇2012
  • 9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5
7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什么是CART治疗
2022年
最近,随着两款治疗淋巴瘤的CART产品在国内上市,CART这样一个昂贵又新颖的治疗受到了广泛关注。可能大家对于CART治疗还有许多的疑惑和问题,今天我们就对这些疑惑进行相应的讨论和解答。
邓丽娟
关键词:CART淋巴瘤疑惑
469例T细胞淋巴瘤临床病理特点
目的:探讨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方法:检索2009年1月1日-2014年12月31日我院收治的T细胞淋巴瘤,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病理.结果:469例T细胞淋巴瘤患者纳入本研究,中位年龄59.5(11-82)岁.
刘卫平王小沛郑文宋玉琴谢彦林宁晶涂梅峰平凌燕应志涛张晨邓丽娟孙英丽黄慧颖杜婷婷丁宁朱军
关键词:淋巴瘤病理学
布鲁顿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在淋巴瘤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0年
B细胞受体(B cell receptor,BCR)信号通路的慢性持续性激活在B细胞血液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发挥关键作用。布鲁顿酪氨酸激酶(Burton's tyrosine kinase,BTK)是该信号通路中的一个重要激酶。通过靶向BTK而调控BCR信号通路的传导,已成为治疗多种B细胞淋巴瘤的新方向。第一代BTK抑制剂——伊布替尼在治疗B细胞恶性肿瘤中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仍有部分患者出现原发或继发耐药。此外,由于脱靶效应,不良反应也较为明显。因此,近年来新型BTK抑制剂的研发及其与其他药物的联合治疗引起了研究者们的关注。本文就BTK抑制剂在B细胞淋巴瘤治疗中相关的临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于慧邓丽娟朱军
关键词:信号通路淋巴瘤
美罗华10年后的今天--如何提高DLBCL一线治疗的疗效
弥漫大B细胞性淋巴瘤(DLBCL)是最常见的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类型.该病在病理形态学、免疫表型及分子生物学上均具有明显的异质性.近10年来,抗CD20利妥昔单抗(R)的应用使得DLBCL的一线治疗取得了里程碑式的进...
朱军邓丽娟宋玉琴
关键词:弥漫大B细胞性淋巴瘤生物学机制
文献传递
脂质体多柔比星在初治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中的应用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本文旨在分析脂质体多柔比星在初治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中应用的有效率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至2015年3月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淋巴肿瘤科住院并接受脂质体多柔比星联合化疗的27例初治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平凌燕谢彦宋玉琴郑文王小沛刘卫平张晨林宁晶涂梅峰应志涛邓丽娟
关键词: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疗效
48例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联合沙利度胺一线治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沙利度胺用于一线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有效率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至2015年5月于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淋巴肿瘤科住院,且应用沙利度胺进行一线治疗的48例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
黄惠颖宋玉琴张晨平凌燕郑文王小沛谢彦林宁晶涂梅峰刘卫平应志涛邓丽娟朱军
关键词:沙利度胺
LAPTM4B基因多态性与肺癌易感性的关系被引量:4
2005年
目的:探讨溶酶体相关4次跨膜蛋白质β(lysosome-associated protein transmembrane4 beta,LAPTM4B)基因多态性与肺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以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用基于特异性引物的PCR对134例正常人和162例肺癌患者进行LAPTM4B基因分型,将卡方检验用于检测肺癌组和对照组基因型频率和其它参数的分布.结果:LAPTM4B的*2等位基因频率在肺癌组中为40.1%,较对照组(28.0%)显著增高(P=0.002).基因型分布在肺癌组和对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2和*2/2基因携带者患肺癌的危险性分别是*1/1的1.91倍(95%CI:1.178~3.110)与3.26倍(95%CI:1.338~7.929).LAPTM4B基因型分布与患者年龄,肺癌的病理类型,分化程度,临床分期以及HBV感染等无明显关系.结论:LAPTM4B基因多态性与肺癌易感性相关,* 2等位基因可能是肺癌发生的危险因素.
邓丽娟张青云刘波周柔丽
关键词:LAPTM4B肺癌易感性基因多态性基因型分布基因型频率基因携带者
45例原发系统性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原发系统性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Primary systemic anaplastic large cell lymphoma,ALCL)患者的临床特点和预后,了解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naplastic lymp...
谢彦郑文王小沛林宁晶涂梅峰平凌燕应志涛张晨刘卫平邓丽娟宋玉琴朱军
54例原发皮肤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点
目的:探讨原发皮肤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依据2005年WHO-EORTC原发皮肤淋巴瘤分类,回顾性研究2006年1月~2012年10月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诊治的原发皮肤淋巴瘤患者,分期其临床特点、病理特点及转归.结果...
刘卫平王小沛宋玉琴郑文谢彦平凌燕林宁晶涂梅峰应志涛张晨邓丽娟丁宁朱军
EBV抗原特异性T细胞体外抗淋巴瘤细胞机制研究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 Epstein-Barr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在淋巴瘤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EBV相关淋巴瘤预后较差,在临床治疗过程中面临挑战。本研究旨在体外培养获得EBV抗原特异性T细胞,检测其功能及体外抗肿瘤能力。方法采集2015-02-22-2016-05-01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淋巴瘤科10例结外NK/T细胞淋巴瘤患者外周血,分离获得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体外培养获得EBV抗原特异性T细胞。检测特异性T细胞比例,测定EBV抗原特异性T细胞对自体淋巴母细胞系(lymphoblastoid cell lines,LCL)杀伤作用以及对来自EB病毒潜伏膜蛋白1(Epstein-Barr virus latent membrane protein1,LMP1)、LMP2和EB病毒核抗原1(Epstein-Barr virus nuclear antigen,EBNA1)不同部位肽段的反应性。结果采集10例EBV阳性NK/T细胞淋巴瘤患者外周血,体外培养发现随时间延长,抗原特异性T细胞比例升高。培养2周后的EBV抗原特异性T细胞,在再次遭遇抗原后,效应细胞比例可以达到(6.837±1.031)%,与阴性对照(1.447±0.566)%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622,P=0.001。EBV抗原特异性T细胞可以识别已经证实的LMP2表位。抗原特异性T细胞中同时含有EBV抗原反应性CD4和CD8细胞。体外杀伤试验证实,EBV抗原特异性T细胞能够杀伤患者自体来源的EBV病毒转化的B细胞产生淋巴母细胞细胞系(lymphoblastoid cell lines,LCL),但对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不相合的异体LCL却不具备杀伤活性,即具有HLA限制性。结论 EBV抗原特异性T细胞有可能用于治疗EBV相关淋巴瘤,为后续开展相关体内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应志涛王亚栋宋玉琴王小沛郑文林宁晶涂梅峰谢彦平凌燕张晨刘卫平邓丽娟朱军
关键词:EPSTEIN-BARR病毒淋巴瘤弥漫大B细胞抗原特异性T细胞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