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林其木格
- 作品数:14 被引量:30H指数:3
- 供职机构:呼和浩特职业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 臭豆碱毒代动力学及体内残留的研究
- 本文为了测定臭豆碱在大鼠在血浆中的浓度,建立了测定大鼠血浆与肝、肾、脑组织中臭豆碱浓度的离子对高效液相色谱法;为了观察臭豆碱在大鼠体内血中浓度的变化规律,组织器官分布规律及残留,开展臭豆碱的毒代动力学及组织残留的研究。在...
- 达林其木格
- 关键词:毒代动力学
- 文献传递
- 亚慢性低剂量砷暴露对大鼠血清激素的影响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研究亚慢性低剂量砷暴露对大鼠的内分泌干扰作用。方法 200只SD大鼠按雄性、雌性均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0.05、0.1、0.2和0.4μg/m L组),每组雌雄各20只,适应性饲养一周后,经饮水砷染毒分别于110 d和194 d后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激素水平。结果不同浓度砷暴露组大鼠血清激素含量发生变化,饲养110 d各组雄鼠雄激素(T)依次为(4.80±4.26)、(4.54±3.31)、(1.27±1.51)、(1.93±2.23)和(4.83±2.31)ng/m L(P=0.05);各剂量组雌鼠甲状腺素(T4)含量依次为:(40.20±7.10)、(40.85±8.66)、(46.49±8.52)、(44.66±11.83)和(26.80±8.12)ng/m L,其中0.4μg/m L组雌鼠T4含量明显降低(P<0.05);各剂量组雌鼠皮质醇(Cort)含量依次为(312.10±10.61)、(333.15±15.73)、(341.13±19.25)、(342.59±25.96)和(314.84±16.76)ng/m L,与对照组相比,染毒组雌鼠Cort均升高,且0.05、0.1和0.2μg/m L组均显著升高(P<0.05)。饲养194 d各种雄鼠T4水平依次为(23.06±5.54)、(33.18±5.29)、(34.23±4.15)、(37.19±4.13)和(39.92±6.27)ng/m L,与对照组比较,各染毒组雄鼠T4均显著升高(P<0.05);各组雌鼠T3水平依次为(0.84±0.12)、(0.89±0.14)、(0.83±0.15)、(0.96±0.16)和(0.75±0.11)ng/m L,其中0.2μg/m L组雌鼠T3显著升高(P<0.05)。其他各染砷组大鼠激素未发生明显变化(P>0.05)。结论亚慢性低剂量砷暴露对SD大鼠具有轻微的内分泌干扰作用。
- 郭志伟刘建平崔娜王炼达林其木格王雪飞郭宏宇夏雅娟
- 关键词:砷激素内分泌干扰物
- 臭豆碱在大鼠体内的毒代动力学研究被引量:3
- 2008年
- 李培锋达林其木格关红
- 关键词:毒代动力学RP-HPLC
- 臭豆碱在大鼠体内的毒代动力学和组织分布
- 2012年
- 目的:探讨臭碱豆在大鼠体内的毒动学及组织分布情况。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臭豆碱在血浆、组织中的含量。结果:大鼠一次性灌胃臭豆碱6.82mg/kg后,体内呈单室模型,其肝、肾、脑中有较高浓度的分布。结论:臭豆碱灌服后,具有吸收快、分布迅速、消除快、蓄积时间短的特点。
- 达林其木格李培锋关红
- 关键词:HPLC毒代动力学
- 臭豆碱在大鼠肝脏中持续性时间研究被引量:1
- 2013年
- 按6.82㎎/㎏obow大鼠单剂量口服臭豆碱,用RP-HPLC方法测定大鼠肝组织中不同时间点臭豆碱的浓度。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大连产HYP-ODS柱(200mm×4.6mm,5mm),柱温30℃;流动相由水相-异丙醇-乙腈(150:15:20体积比)组成。水相部分每1000mL中含SDS 0.5g,三乙胺3.5mL,85%磷酸2mL(用三乙胺调至pH3.0);流速1.0mL.min-1紫外检测波长309nm。结果:经DASver1.0药代动力学软件处理数据。结果表明,臭豆碱在肝组织符合一室模型,其动力学参数为:Tmax(2.5)min,Cmax(12095.84)·g/L,T1/2(118.55)min,T1/2ka(0.000)min,AUC(1807361.08)·g/L.min,Vd/F(15.256)L/㎏,CL/F(0.009)L/min/㎏。结论:口服给药臭豆碱后通过血管很快扩散到肝脏,具有消除快、无残留等特点。
- 达林其木格李培锋关红
- 低剂量饮水砷亚慢性暴露对大鼠内分泌的影响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探讨低剂量饮水砷亚慢性暴露对大鼠的内分泌干扰作用。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0.05、0.1、0.2、0.4 mg/L砷染毒组,每组20只,经饮水砷染毒110和194 d(雌雄各半)时采用放射免疫法和比色法测定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IGFBP1)、糖皮质激素受体(GR)、性激素结合蛋白(SHBG)、盐皮质激素受体(MR)和维甲酸五个指标的含量。结果染砷110 d雄鼠各指标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雌鼠0.05、0.1μg/ml组维甲酸水平低于0.2和0.4μg/m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染砷194 d雄鼠各砷染毒组血清MR水平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2μg/ml组雄鼠血清维甲酸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砷染毒组雌鼠维甲酸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亚慢性低剂量砷暴露对SD大鼠具有潜在内分泌干扰作用。
- 夏雅娟郭志伟刘建平崔娜王炼达林其木格王雪飞郭宏宇
- 关键词:砷内分泌维甲酸
- 高职《食品理化检验》课程教学一化体系的构建
- 2013年
- 以就业为导向,以食品企业检验岗位人才需求为依据,构建《食品理化检验》课程的教学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以便于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 达林其木格
- 关键词:高职食品理化检验教学一体化
- 反相离子对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鼠血浆中的臭豆碱被引量:20
- 2008年
- 建立测定大鼠血浆中臭豆碱毒物浓度的反相离子对高效液相色谱法,用于研究臭豆碱的毒代动力学。在碱性条件下三氯甲烷萃取臭豆碱,用反相离子对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测定臭豆碱血浆浓度。结果表明,臭豆碱在60~2000μg/L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3,平均回收率为101.03%,臭豆碱最低检出限为5μg/L,日内、日间RSD均小于6.5%。该分离条件也适用于肝、肾、脑组织中的臭豆碱浓度的分析。
- 达林其木格李培锋孟根达来
- 关键词:毒代动力学
- 臭豆碱在大鼠肾脏中的分布及其毒动学
- 2014年
- 目的:按6.82 mg/(kg·bw)大鼠单剂量口服臭豆碱,用反相离子对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测定大鼠肾组织中不同时间点臭豆碱的浓度。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大连产HYP-ODS柱(200 mm×4.6 mm,5μm),柱温30℃;流动相由水相-异丙醇-乙腈(150∶15∶20体积比)组成。水相部分每1000 mL中含SDS 0.5g,三乙胺3.5 mL,85%磷酸2 mL(用三乙胺调至PH 3.0);流速1.0 mL·min-1紫外检测波长309 nm。结果:经DASver1.0药代动力学软件处理数据,臭豆碱在肾组织符合一室模型,其动力学参数为:Tmax(60)min,Cmax(13747.80)μg/L,T1/2(113.34)min,T1/2ka(16.19)min,AUC(3033978)μg/L·min,Vd/F(16.193 L/kg),CL/F(0.005)L/min/kg。结论:臭豆碱灌服后,可迅速分布到肾脏,具有消除快、蓄积时间短的特点。
- 达林其木格李培锋关红
- 小花棘豆主要有毒成分的毒理学研究
- 杨保收李培锋关红赵树臣耿久荣达林其木格张丽红莫内
- 1、通过动物实验,测定小花棘豆主要有毒成分的毒性。2、应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毒理学、药理学、免疫化学等方法,探讨小花棘豆主要有毒成分对神经系统的毒作用机理。结果证明,小花棘豆主要有毒成分-总生物碱的毒作用机理与其诱发体内氧...
- 关键词:
- 关键词:小花棘豆毒代动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