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稻瘟
  • 2篇稻瘟病
  • 2篇水稻
  • 2篇瘟病
  • 2篇抗病
  • 2篇抗性
  • 2篇基因
  • 2篇基因定位
  • 1篇稻瘟病菌
  • 1篇稻瘟病抗性
  • 1篇性基因
  • 1篇雄性不育
  • 1篇杂交
  • 1篇杂交稻
  • 1篇杂交稻亲本
  • 1篇亲本
  • 1篇温敏雄性不育
  • 1篇抗病性
  • 1篇抗病性分析
  • 1篇抗性表现

机构

  • 3篇福建师范大学
  • 2篇福建省农业科...
  • 1篇福建农林大学

作者

  • 3篇车荣会
  • 2篇邹声浩
  • 2篇黄珊
  • 2篇徐先战
  • 1篇赵明富
  • 1篇施碧红
  • 1篇张锦花
  • 1篇刘潇华
  • 1篇郑燕梅

传媒

  • 1篇安徽农学通报
  • 1篇福建稻麦科技

年份

  • 3篇2009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抗病新质源SADAJIRA 19-303的遗传分析及抗性基因的定位
SADAJIRA 19-303来源于孟加拉国的水稻全球分子育种计划材料,在福建经过多年多个稻瘟病区自然鉴定和对来自不同稻瘟病区的菌株进行接种人工鉴定,均表现出广谱持久的抗瘟性。本文对抗病新资源SADAJIRA 19-30...
车荣会
关键词:水稻稻瘟病菌基因定位
文献传递
杂交稻亲本和抗源的稻瘟病抗性表现与联合抗病性分析被引量:3
2009年
采用2003-2006年从福建省5个稻瘟病重发病区分离87个菌系对生产上应用的10个杂交稻亲本和4个抗源材料进行接种抗性鉴定,结果表明:在10个杂交稻亲本中,不育系谷丰A抗性最好,抗性频率为97.7%,多系1号、亚恢627和蜀恢527表现也较好,抗性频率分别为85.9%、85.1%和80.5%,而其它普遍表现感病,其抗性频率均小于28%,继续利用这些抗稻瘟病差的亲本之间进行配制的组合在生产上应用潜在稻瘟病流行的威胁。4个稻瘟病抗源的抗性频率都在85%以上。4个抗源与10个杂交稻亲本的两搭配后联合抗病性系数都在0.87以上,说明利用这4个抗性基因可用于杂交稻的稻瘟病抗性改良。
车荣会邹声浩黄珊徐先战郑燕梅张锦花施碧红赵明富
关键词:杂交稻稻瘟病抗性抗性频率
全文增补中
水稻光温敏不育基因的研究概况被引量:4
2009年
综述了光温敏核不育性的育性分离模式﹑不育基因的定位方法及研究成果,并对光温敏雄性不育基因研究的存在问题进行探讨与展望。
徐先战刘潇华黄珊邹声浩车荣会
关键词:光温敏雄性不育基因定位分子标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