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立玮

作品数:10 被引量:120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经济管理
  • 5篇社会学
  • 2篇文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社会
  • 3篇社会学
  • 3篇帕森斯
  • 2篇秩序
  • 2篇涂尔干
  • 2篇自杀
  • 1篇代人
  • 1篇研究进路
  • 1篇演进
  • 1篇引申
  • 1篇忧郁
  • 1篇中国社会
  • 1篇人性基础
  • 1篇社会改革
  • 1篇社会管理
  • 1篇社会化
  • 1篇社会控制
  • 1篇社会理论
  • 1篇社会民主
  • 1篇社会事实

机构

  • 10篇中国社会科学...

作者

  • 10篇赵立玮
  • 1篇张旅平
  • 1篇陈涛

传媒

  • 4篇社会
  • 2篇学海
  • 2篇社会学研究
  • 1篇北京大学教育...
  • 1篇江苏师范大学...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09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社会学的想象与想象的社会学 帕森斯、米尔斯社会学研究进路比较论要被引量:10
2016年
帕森斯的社会理论和米尔斯的社会研究是"二战"后美国社会学的两条重要且独特的研究路径。帕森斯倡导社会科学中的一般理论研究,核心在于理论和经验的互惠发展的动力学,意在促进社会科学的积累性发展,但确立统一的社会科学无异于建立一种不可能实现的"学术巴别塔"。米尔斯强调的基于社会学想象的社会研究纲领,实质上是一种政治导向的社会研究,最终难免落入学术和政治的双重"想象"困境。研究范式的差异,导致他们对其身处的美国社会作出了判然有别的研究论断。进而言之,这种差异的背后隐含着研究者对现代性问题的不同态度以及政治立场上的深刻分歧。
赵立玮
关键词:帕森斯米尔斯美国社会
自杀与现代人的境况 涂尔干的“自杀类型学”及其人性基础被引量:23
2014年
涂尔干在《自杀论》中提出的"自杀类型学"是他对自杀研究做出的一个重要的理论贡献。他通过自杀的社会类型展开的广泛解释和论述,是和其著作中的一些实质问题密切相关的。本文检视了这个类型学的一些关键方面和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涂尔干的人性论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分析,强调了涂尔干社会理论的人性基础;这种分析也表明,涂尔干的自杀类型学是他继《社会分工论》之后对个体与社会关系问题的进一步思考和推进。另外,涂尔干通过对作为社会事实的"自杀潮"的独特的社会病理学分析,深刻揭示了现代人的生存境况。因此,《自杀论》的经典意义在于其将理论图式与时代问题紧密结合起来的研究范式,这充分体现了古典社会理论的本质特征。
赵立玮
关键词:涂尔干个体主义
世纪末忧郁与美国精神气质帕森斯与古典社会理论的现代转变被引量:9
2015年
帕森斯的《社会行动的结构》体现了一种独特的探究,历史的、经验的和理论的研究在其中融为一体。在学科史的意义上,《结构》标志着"古典"社会理论的"现代"转变。不过,帕森斯是以一种典型的"美国式"方式完成这种转变的。囿于20世纪20、30年代、尤其是"新政"时期的语境,他给予处于世纪之交的一些重要的社会理论一种全新的阐述,把它们从其生身处境的"世纪末"中剥离出来,并暗中赋予其一种积极、乐观的"美国精神气质",在很大程度上消解了这些理论和经验探讨中原本具有的同"世纪末"的社会、文化背景及其时代问题的复杂关联。悖谬的是,这种"美国化"的阐述在某种意义上恰恰体现了帕森斯试图建构社会(科)学一般理论的宏图,蕴含着某种普遍历史的取向。
赵立玮
中国社会理论研究评述(1949-2019)被引量:2
2019年
本文是对社会学恢复重建以来中国大陆学界社会理论研究的简要评述和分析。本文认为,对国内外社会理论传统的整理和译介、系统而深入的专门研究以及“中国社会理论”的多方面探索构成了中国社会理论研究的主要领域,其中所取得的成就与存在的不足可谓瑕瑜互见,尤其是在创建“中国社会理论”方面尚任重而道远。
赵立玮陈涛
关键词:社会理论
自杀作为总体社会事实被引量:3
2018年
2017年11月18日"纪念涂尔干逝世一百周年学术研讨会"在北大召开。以下几篇文章来自研讨会发言。杨善华从涂尔干的处事风格、社会责任、学术执着的角度,讨论涂尔干的为人与为学品质。苏国勋突出了涂尔干社会学思想的理性主义性质及其道德科学色彩。王楠讨论了《自杀论》对现代社会道德危机的分析,突出涂尔干在危机时代重建道德秩序的努力。赵立玮进一步探讨涂尔干视自杀为"总体社会事实"的观念,凸显涂尔干对现代人生存状况的悲悯情怀。
赵立玮
关键词:涂尔干
塔尔科特·帕森斯论“教育革命”被引量:13
2009年
帕森斯认为,在西方现代性展开的过程中,经济、政治以及教育领域发生的三次革命性变革起到了关键性的推动作用,促成了现代人类境况的基本形成。主要发生在美国的"教育革命"对于美国社会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这种革命性的结构变革使美国大学成为美国社会结构中的核心部分之一,它与美国社会在基本的价值及结构模式方面都具有同构性;美国的现代职业结构、公民权的发展也深受这种变革的影响;而高等教育的普及使得"学生期"社会化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并最终演变为1960年代学生运动的主要原因之一。
赵立玮
关键词:帕森斯教育革命公民权
社会重建的动力学:G.H.米德社会思想中的改革之维被引量:4
2017年
G.H.米德是美国进步主义时代重要的社会理论家。本文基于米德的文本和相关研究文献,重点讨论了米德研究中长期忽略的米德关于社会改革和社会重建的论述。通过对米德生活史和著述史的简要考察,呈现其所处的社会历史脉络,揭示出社会改革的时代主题,以及米德在理论和实践方面与此主题的关联。进而联系米德关于社会与自我的重要论述,以期提出一种语境化的解释,彰显他作为其时代的理论家和改革者的原本形象。
赵立玮
关键词:社会改革社会重建社会民主实用主义
自由与秩序:西方社会管理思想的演进被引量:54
2012年
本文从史论结合的角度阐述西方社会管理思想发展的基本脉络。在现代西方,社会管理经历了一个从自发到自觉的过程。它主要涉及社会控制、文化价值的内化,以及国家、市场和社会的互动。其宗旨是在推动国家理性和向善的同时,也促进社会成员向现代文明人和现代公民转变。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讲社会管理被认为是一种按现代性标准对人进行"规训"的过程和"文明进程"。而自由与秩序的适当平衡则是西方社会管理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张旅平赵立玮
关键词:秩序规训社会管理
理论化与制度精神 由《占有、经营与治理:乡镇企业的三重分析概念》引申的几点思考被引量:3
2013年
《占有、经营与治理:乡镇企业的三重分析概念》一文是近期中国社会学研究中基于中国经验的一种有意义的理论化尝试。研究者以理想型的方法构建了一个多重概念框架,力图呈现和解释作为总体现象的乡镇企业的多维面相和总体意义,揭示其展现出来的改革时代的制度精神。这项研究所呈现出的总体研究视角、概念框架与经验问题的相互作用的方法论取向,不仅体现了研究者所提出的"重返经典社会科学研究"的主张,而且对于推动中国社会学研究的理论化颇具意义。尽管该研究在总体概念框架的论述和对乡镇企业的制度精神的阐发等方面尚显不够,但依然体现了运用适当的经典社会科学概念解释中国经验问题的可能性及其有效性。
赵立玮
关键词:乡镇企业总体性
美国和中国早期社会学中的社会控制概念被引量:8
2017年
源自19世纪欧洲社会思想的"社会控制"观念,在美国早期社会学中得到系统地阐述和运用,成为社会学研究的一个基本概念;中国早期社会学深受美国社会学的影响,相关研究者将"社会控制"概念引介到中国社会学研究中并对其含义进行了"中国化"的阐述。这种社会学概念的"因侨致易"现象可视为"侨易学"研究的又一个例证。
赵立玮
关键词:社会控制社会秩序社会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