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关节手术操作钳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关节手术操作钳,包括手柄A以及设置在手柄A左端的手柄B,且手柄A与手柄B靠近顶端位置处通过连接转轴A连接,通过在该关节手术操作钳的手柄B靠近顶端横向内部增加有一个新型的夹持力限制装置,当使用该关节手术... 赵奇 周炎 廖琦 明江华 刘世清 陈庆 盛伟经wiltse入路动态稳定系统治疗Ⅱ度以内腰椎滑脱症的早期临床疗效分析 2014年 目的探讨腰椎动态稳定系统结合wiltse入路治疗Ⅱ度以内的腰椎滑脱症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总结本科自2011年1月~2013年1月使用动态稳定系统治疗Ⅱ度以内的腰椎滑脱症65例,传统正中入组30例,改良wiltse入路组35例。对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引流量、术前及术后1月、3月、6月VAS、JOA、ODI评分进行统计分析,术中置钉的方法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术后引流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1月、3月、6月VAS、JOA、ODI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之间1月、3月术后VAS、JOA、ODI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wiltse入路动态稳定系统治疗Ⅱ度以内腰椎滑脱症的早期临床疗效满意,与传统的后路入路相比具有手术切口小、术中失血少、术后引流量少、椎弓根置钉方便、术后康复快等优点。 明江华 杨斌 赵奇 郑慧丰 陈庆 王钢关键词:动态稳定 腰椎滑脱症 疗效 一种脊柱手术拉钩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脊柱手术拉钩,应用在脊柱手术拉钩领域,包括扩张支架,所述扩张支架的内部设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的正面固定连接有定位螺杆,所述移动块的背面固定连接有拉钩一;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扩张支架的内部设置连接了拉钩一和... 赵奇 程琦 卫爱英 吴非 徐新清 张耀 易成朋 程杰桡骨远端骨折夹板外固定治疗对腕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6 2015年 目的:探讨桡骨远端骨折夹板外固定治疗腕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为提高临床疗效提供依据。方法150例桡骨远端骨折的患者,行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后,随访9~12个月,首先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χ2检验对年龄、性别、掌倾角背伸是否<10°、尺倾角是否>15°、短缩畸形是否>5 mm、骨折类型、有无骨质疏松、是否为严重粉碎性骨折、是否肿胀、固定后1周内是否复查、有无进行功能锻炼共11个因素与桡骨远端骨折夹板外固定治疗腕关节功能恢复相关关系进行单因素分析,逐一剔除无统计学意义的变量。在单因素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影响桡骨远端骨折夹板外固定治疗腕关节功能恢复的因素。结果Gartland 及 Werley 腕关节评分89例患者评定为优,32例患者评定为良,21例患者评定为可,8例患者评定为差,优良率80.67%。年龄>60岁组与年龄≤60岁组优良率分别为75.73%、91.49%;56例男患者与94例女患者优良率分别为71.42%、86.17%;短缩畸形>5 mm 组与≤5 mm 组优良率分别为46.81%、96.11%;CooneyⅠ、Ⅱ组(关节外骨折组)与 CooneyⅢ、Ⅳ(关节外骨折组)优良率分别为96.26%、41.86%;骨质疏松组和无骨质疏松组优良率分别为78.72%、83.93%;粉碎性骨折组与非粉碎性骨折组优良率分别为25.00%、93.44%;1周内复查组和1周无复查组优良率分别为98.31%、12.90%,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骨折类型、严重粉碎、复查3个因素是影响桡骨远端骨折夹板外固定治疗腕关节功能恢复的主要因素。桡骨远端骨折夹板外固定治疗腕关节功能恢复除了与骨折本身的特点和受伤的程度有关外,人为可控因素应受到重视,门诊一定要向患者交代病情及相关注意事项,尤其是第一周的来院复查显得尤为重要。 赵奇 刘世清 明江华 周炎 廖琦 张春 杨越关键词:桡骨远端骨折 LOGISTIC Sextant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矫正胸腰椎单节段椎体骨折(英文) 被引量:13 2014年 背景:虽然保守与传统开放复位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通常是可靠和令人满意的,但其也存在诸多不足。微创经皮椎弓根系统为胸腰椎骨折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方法。目的:观察Sextant经皮椎弓根螺钉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共纳入55例患者,均因单个椎体的单纯压缩性骨折于2011年2月至2013年1月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骨科分别行Sextant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25例)和传统开放复位内固定(30例)。结果与结论:除开放复位内固定组2例患者出院后失访外,其余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8-14个月。行Sextant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和住院天数均显著优于传统开放复位内固定治疗的患者(P<0.05);行Sextant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和传统开放复位内固定的患者内固定后矢状位Cobb角、目测类比评分和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评分均显著低于内固定前(P<0.05),而椎体前缘高度百分比显著高于内固定前(P<0.05);两组患者内固定后8个月随访时的矫正丢失量和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Sextant经皮椎弓根螺钉系统治疗胸腰椎单节段椎体骨折矫正效果满意,但临床应用时需掌握其准确适应证。 明江华 郑慧锋 赵奇 陈庆 王钢关键词:内固定 腰椎 内固定器 压缩骨折 开放复位内固定 有限切开复位结合前外侧L形锁定加压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干骺端骨折 被引量:13 2015年 目的探讨胫骨远端干骺端骨折应用有限切开复位结合前外侧L形锁定加压接骨板(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LCP)内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1年6月~2013年1月共收治15例胫骨远端干骺端骨折患者。骨折按照国际内固定研究协会(AO/ASIF)分型:43A2型3例,43A3型10例,43B1型2例,均合并腓骨下端骨折;胫骨远端干骺端骨折线距踝关节面1.6~4.5cm,平均2.8cm;闭合性骨折8例,开放性骨折7例(GustiloⅠ型2例,Ⅱ型3例,ⅢA型2例)。GustiloⅢA型2例急诊行清创、腓骨内固定及外固定支架固定,余患者术前行跟骨骨牵引。运用有限切开复位结合前外侧L形LCP内固定治疗,术中酌情植骨,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获12~18个月(平均16个月)随访,术后2例切口表皮坏死,经换药处理后愈合,余切口均一期愈合。骨折于术后16~24周(平均20周)获骨性愈合。末次随访时根据美国骨科协会足踝外科分会(American Orthopedic Foot Ankle Society,AOFAS)评分标准:评分为73~95分,平均89.5分,其中优10例,良3例,可2例,优良率86.7%。随访期间无感染、骨不连及内固定松动断裂等并发症发生。结论采用有限切开复位结合前外侧L形LCP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干骺端骨折,术中利用微创置板技术,并酌情植骨,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可获得良好疗效。 周炎 刘世清 余铃 廖琦 赵奇 张春 黄涛 张锐 夏韶强 杨越关键词:胫骨骨折 接骨板 跟骨骨折术后疗效影响因素的相关分析 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探讨影响跟骨骨折手术疗效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2012年2月我科收治78例86足跟骨骨折行手术治疗的患者,按Maryland足部评分标准综合评定,并选取可能影响手术疗效的因素,如年龄、性别、骨折类型、开放与闭合、手术时机、切口类型、手术方式、关节内复位效果、是否植骨、术后Bhler角、部分负重时间等11项指标进行分组、赋值及单因素筛选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78例86足随访18-26个月,评价结果:优47足,良18足,可13足,差8足,优良率75.6%。其中,在骨折类型上将SandersⅡ型和Ⅲ型归为一组与Ⅳ型优良率分别为89.2%和33.3%;闭合骨折组68足(优良率80.9%),开放骨折组18足(优良率55.6%);骨折后2周内手术和2周后手术的优良率分别为87.0%、29.4%;关节内复位〈3mm组和≥3mm组优良率分别为87.7%、38.1%;术后Bhler角基本恢复者59足(优良率84.8%),27足复位欠满意(优良率55.6%);术后8周后部分负重与8周内部分负重优良率分别为87.1%、45.8%,以上组间均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单因素分析逐步剔除无关因素后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跟骨骨折手术疗效的因素为骨折类型、手术时机、关节内复位效果、术后Bhler角。结论骨折类型、手术时机、关节内复位效果、术后Bhler角为影响跟骨骨折术后疗效的危险因素,临床上尽量避免影响疗效的不利因素,有助于改善手术疗效。 赵奇 刘世清 明江华 周炎 廖琦 张春 杨越关键词:跟骨骨折 复位 疗效 改良Bosworth法联合Pulvertaft缝合治疗新鲜闭合性撕裂型跟腱断裂 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改良Bosworth法联合Pulvertaft缝合治疗新鲜闭合性撕裂型跟腱断裂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9月~2015年3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新鲜闭合性撕裂型跟腱断裂15例,其中男性12例12足,其中左足7例,右足5例;女性3例3足,其中左足1例,右足2例。年龄27~50岁,平均36岁。结果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平均8.6个月。有2例患者术后出现伤口红肿,给予抗感染、换药处理后乙级愈合,其余伤口均甲级愈合。所有患者均无术后足外侧区感觉麻木。按照Arner Lindholm标准评定,优13例,良2例,优良率100%。结论改良Bosworth法联合Pulvertaft缝合治疗新鲜闭合性撕裂型跟腱断裂,术后功能恢复良好,临床疗效满意。 张春 刘世清 赵奇 廖琦关键词:跟腱断裂 闭合性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联合唑来膦酸治疗绝经期妇女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被引量:17 2015年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联合唑来膦酸(密固达)治疗绝经期妇女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我科收治的120例绝经期妇女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经X片、CT、MRI证实存在脊柱椎体压缩性骨折,经双能X线吸收测定法推测骨质疏松的程度。其中96例新鲜骨折均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双侧)手术。术后第三天给予密固达5 mg(100 m L)静滴。对96例患者术前、术后1周、末次随访术前VAS评分、功能障碍指数(ODI)、JOA评分进行比较。结果:94例患者得以随访,随访时间为术后3月~36月,平均24月。16例出现不同程度的骨水泥渗漏,渗漏部位为椎体前缘或椎间隙。术后一周,末次随访的VAS、JOA评分和ODI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小于0.00)。末次随访与术后一周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18、0.49、0.50)。结论:PKP联合唑来膦酸治疗绝经期妇女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具有安全、有效、持久等优势。 明江华 吴希林 赵奇 刘世清 王钢 陈庆关键词: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椎体压缩性骨折 唑来膦酸 绝经期 骨质疏松 Sextant经皮椎弓根钉棒微创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随访评价 被引量:37 2013年 背景:胸腰椎骨折的保守与传统开放复位内固定治疗均存在诸多不足,微创经皮椎弓根钉棒系统为胸腰椎骨折治疗提供了新的方法。目的:观察Sextant经皮椎弓根螺钉微创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共纳入55例患者,均因单个椎体的单纯压缩性骨折于2011年2月至2013年1月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骨科分别行经皮椎弓根螺钉微创固定和传统开放复位内固定。所有患者均无神经症状和体征。Sextant微创内固定组25例,开放复位内固定组30例。记录并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内固定后引流量、住院时间、内固定前后矢状位Cobb角和椎体前缘高度百分比。结果与结论:除开放复位内固定组2例患者出院后失访外,其余患者均获得随访,总随访时间为8-14个月。微创内固定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内固定后引流量和住院天数均显著优于开放复位内固定组(P=0.000 0);2组患者内固定后1周矢状位Cobb角显著低于内固定前(P=0.000 0),椎体前缘高度百分比显著高于内固定前(P=0.000 0);2组内固定后8个月随访时的矫正丢失量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提示Sextant经皮椎弓根螺钉微创系统治疗胸腰椎(T11-L5)单节段椎体骨折矫正效果满意,但临床应用时需掌握其准确适应证。 明江华 郑慧锋 赵奇 陈庆 王钢关键词:腰椎 内固定器 开放复位内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