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义山

作品数:4 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四川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文学

主题

  • 1篇杜甫
  • 1篇新体
  • 1篇新体诗
  • 1篇有感
  • 1篇阅读知识
  • 1篇知识
  • 1篇诗词
  • 1篇诗道
  • 1篇四言诗
  • 1篇文学
  • 1篇律诗
  • 1篇江河
  • 1篇格律
  • 1篇格律诗
  • 1篇格律诗词
  • 1篇格律体

机构

  • 3篇四川师范大学

作者

  • 3篇赵义山
  • 1篇徐江

传媒

  • 1篇求是学刊
  • 1篇四川档案
  • 1篇大西南文学论...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王九思以杜诗入曲现象探微
2020年
在明中叶,王九思于官场失意后借散曲消磨壮志,其落寞失意之怀与杜甫长安困守时期有相同之处,故其散曲创作大量融杜诗入曲。其或直用杜诗成句,或化用其意境,或借用部分杜诗以疏放之笔写愤郁之怀的表达方式。王曲热衷用杜,既因与杜甫有同样遭际的情感共鸣,也因推崇杜诗,将其视为诗歌创作的最高典范。他总结杜诗的妙谛在于"情真语自佳",这种诗学观念影响到他的散曲创作:不重托体形式,而注重内容的"顺乎情性",忽略诗、曲的界限,进而拓展了散曲创作的题材领域,丰富了情感内涵,也提高了文学品位,为明中叶散曲文学的繁荣鼎盛做出了贡献。王九思在散曲创作中所看重的"兴激语谑",是在对李白、杜甫部分诗歌特质的把握基础上提出的,这恰好切合了曲体文学的审美特征,也为他卓越的散曲创作成就的取得奠定了坚实基础。
徐江赵义山
关键词:杜甫
江河不废 诗道恒存
2018年
听了你们前面几位讲的话题和一些观点,我想我应该发言了。你们讲了以后我来讲,我想有些针对性。我首先讲一个观点,什么观点呢?就是凡是在中国文学史上发生过的,并且产生过一定历史影响的文体,它就不会消失。只要有中国在,只要有中国文学发展这个历史长河在,它就永远不会消失,这可以说是一条规律。这个话题是我在2016年11月份马来西亚的一个国际性的学术会议上,针对'中国古典诗歌的传统、现代与未来'这个话题的发言。
赵义山
关键词:格律诗词格律体四言诗新体诗
参观四川省档案馆有感
2012年
是非有异论,功过随人言。 馆内存铁证,天心万代传。
赵义山
关键词:文学阅读知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