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丽萍

作品数:34 被引量:156H指数:8
供职机构: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乌鲁木齐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26篇医药卫生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12篇成像
  • 7篇结核
  • 7篇磁共振
  • 5篇张量成像
  • 5篇综合征
  • 5篇弓形虫
  • 5篇ADC值
  • 5篇FA值
  • 5篇磁共振成像
  • 4篇缺陷综合征
  • 4篇免疫缺陷
  • 4篇免疫缺陷综合...
  • 4篇获得性
  • 4篇获得性免疫
  • 4篇获得性免疫缺...
  • 4篇获得性免疫缺...
  • 3篇医学影像
  • 3篇医学影像学
  • 3篇移植瘤
  • 3篇影像

机构

  • 29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新疆医科大学...

作者

  • 29篇赵丽萍
  • 20篇王红
  • 17篇王云玲
  • 16篇马景旭
  • 10篇贾文霄
  • 9篇邓佳敏
  • 1篇刘莹
  • 1篇赵旌
  • 1篇闫霜
  • 1篇赵旭辉
  • 1篇白山·军斯汗
  • 1篇伍建林
  • 1篇石洁
  • 1篇彭丽
  • 1篇聂聪科
  • 1篇郝璐
  • 1篇冶玉萍
  • 1篇韩秉艳
  • 1篇丁永年
  • 1篇王皓

传媒

  • 6篇新疆医学
  • 4篇新疆医科大学...
  • 2篇中国医学计算...
  • 2篇中国临床医学...
  • 2篇中国CT和M...
  • 1篇河北医药
  • 1篇放射学实践
  • 1篇影像诊断与介...
  • 1篇医学影像学杂...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华医学教育...
  • 1篇教育界(高等...
  • 1篇结核病与肺部...
  • 1篇影像研究与医...
  • 1篇《放射学实践...

年份

  • 3篇2018
  • 4篇2017
  • 7篇2016
  • 5篇2015
  • 4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08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三阴性乳腺癌乳腺摄影和MRI表现及临床病理特征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探讨三阴性乳腺癌(TNBC)的乳腺摄影、MRI影像学特点和临床病理特征,并与非三阴性乳腺癌(NTNBC)进行比较。方法选择15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癌患者,根据术后免疫组化染色,分为三阴性乳腺癌组(TNBC组,41例)和非三阴性乳腺癌组(NTNBC组,109例),分析并比较病灶的乳腺摄影、MRI影像学表现及临床病理特征,两组乳腺摄影及MR检查中乳腺密度、病灶钙化、形态、边缘、T2信号、内部强化等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结果 TNBC组腋窝淋巴结转移率为51.2%,NTNBC组腋窝淋巴结转移率为47.7%,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病理分型:TNBC组浸润性导管癌32例(78.0%),NTNBC组浸润性导管癌102例(93.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NBC组乳腺摄影最常见表现为边缘清晰(18/41,43.9%)、圆形或类圆形(19/41,46.3%)、少钙化单纯肿块(34/41,82.9%)。TNBC组MRI特征性征象表现为形状不规则(22/41,53.7%)、T2WI序列呈明显高信号(20/41,48.8%)、环状强化(28/41,68.0%)、时间信号曲线呈持续上升型强化曲线(28/41,68.3%)。TNBC组与NTNBC组乳腺摄影肿块钙化、肿块形态及边缘表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MRI检查T2信号及病灶内部强化方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乳腺摄影、MRI影像表现及病理特征有助于诊断TNBC。
王红赵丽萍马景旭王云玲邓佳敏贾文霄
关键词:三阴性乳腺癌乳腺摄影磁共振成像
输尿管息肉5例X线分析
2008年
赵丽萍刘晶
关键词:输尿管息肉充盈缺损肾盂摄片输尿管下段静脉肾盂造影检查逆行肾盂造影
多b值扩散加权成像评价恩度对人结肠癌裸鼠移植瘤疗效的实验研究
2016年
目的:探讨多b值扩散加权成像(DWI)无创性评价恩度对人结肠癌裸鼠移植瘤疗效的应用价值。方法:人结肠癌HT-29细胞株接种于48只裸鼠皮下,将48只裸鼠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恩度组各24只,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2 d、7 d、14 d进行多b值扩散加权成像检查,观察表观扩散系数ADC值的变化,分别于治疗后2 d、7 d、14 d扫描后每组随机处死8只裸鼠进行病理免疫组化检查。结果:治疗后恩度组肿瘤ADC_(10b)、ADC_(high)值逐渐升高,ADC_(low)、ADC_(perf)值逐渐减低,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4组观察指标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29.986、23.742、21.598、63.973,P<0.05),恩度组组内两两比较,ADC_(10b)、ADC_(high)、ADC_(perf)治疗前、治疗后2 d、7 d、14 d肿瘤观察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DC_(low)除治疗后2 d、7 d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余组内两两比较观察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恩度组治疗后3个时间点ADC_(perf)与MVD结果呈正相关(P<0.05),ADC_(10b)与MVD结果呈负相关(P<0.05)。结论:多b值扩散加权成像扫描可以动态评价人结肠癌裸鼠移植瘤模型在药物治疗后肿瘤组织的变化,可以被认为是早期动态监测抗肿瘤血管生成药物疗效的参考指标。
闫霜王云玲王红马景旭赵丽萍贾文霄
关键词:肿瘤移植
弥散张量成像对脑室周围白质软化患儿术后脑白质恢复的评估作用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研究弥散张量成像(DTI)对脑室周围白质软化(PVL)患儿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除术(SPR)后脑白质恢复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从2014年1月至2015年8月在新疆医科大学二附院脑瘫中心择期行SPR手术治疗的PVL患儿4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正常儿童4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分别在手术前后进行DTI检查,比较两组不同部位的部分各向异性值(FA)及表观弥散系数(ADC)。结果:术前观察组不同部位的FA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胼胝体压部的ADC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观察组不同部位的FA值均上升,胼胝体压部的ADC值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PR术能够明显控制PVL患儿的病情,且采用DTI成像技术能够客观地反应PVL患儿SPR术后脑白质恢复情况,对辅助临床治疗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作用。
邓佳敏赵旌马景旭赵丽萍木塔力甫.努热合买提
关键词:脑室周围白质软化弥散张量成像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除术脑白质
磁共振成像在腰椎间盘退变定量分析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的横向弛豫T2时间与患者年龄、椎间盘退变分级之间的相关性,分析T2横向弛豫时间对腰椎间盘退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2位患者110个椎间盘进行了矢状位T1加权成像(TIWI)和T2加权成像(T2WI)、轴位加权像(T2WI)及正中矢状位T2 map成像。两位医师对图像进行检测,根据Pfirrmann标准将L1-S1椎问盘分级,测量每个腰椎体髓核及纤维环前后缘平均T2弛豫时间,并对T2弛豫时间进行比较,采用秩和检验和Pearson相关分析对髓核与年龄、退变分级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对110个腰椎间盘的T2横向弛豫时间进行了计算,48个椎间盘被分类为PfirrmannⅡ级;37例为Ⅲ级;17例为Ⅳ级;8例为Ⅴ级。腰椎间盘髓核T2值随分级增高而降低(P<0.01);纤维环T2值与分级无明显相关性(P>0.05);腰椎间盘髓核T2值与受试者年龄呈显著负相关(P<0.01),纤维环T2值与受试者年龄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腰椎间盘的横向弛豫时间与退变等级和患者年龄有关联性,MRI横向弛豫时间测量可以作为一种无创、早期定量评价年龄与腰椎间盘退变程度的方法。
马景旭王云玲赵丽萍王红
关键词:腰椎间盘退变磁共振成像
DCE-MRI成像各定量参数对结肠癌裸鼠移植瘤药物治疗疗效的评价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利用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技术DCE-MRI成像参数评价抗血管药物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的疗效。方法 48只结肠癌裸鼠移植瘤随机分两组,对照组:24只、抗肿瘤药物组:24只,对照组注射等量的0.9%氯化钠溶液、腹腔注射5-氟尿嘧啶(5-FU)0.02ml/天,分别在治疗前与治疗后2天、7天及14天进行常规MRI检查和动态增强检查,治疗后每个时间段各处死6只老鼠行免疫组化染色,与动态增强检查各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在DCE-MRI各参数,实验组Ktrans值及Kep值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间点Ktrans值及同时段的Kep值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与免疫组化结果做分析,存在良好的相关性。参数值Ve不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裸鼠移植瘤模型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动物模型研究肿瘤,DCE-MRI成像半定量和定量参数分析肿瘤新生血管生成或抗肿瘤药物治疗后肿瘤血管生成关闭的应用价值。
古丽巴哈.耐买提赵丽萍王云玲王红马景旭贾文霄
37例血行播散性肺结核的多层螺旋CT与胸片表现分析被引量:10
2015年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与胸部X线摄影(胸片)对血行播散性肺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我院2013年12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经痰培养、支气管镜活检及诊断性治疗确诊的血行播散性肺结核患者37例;男18例,女19例,均行胸部X线摄影及MSCT检查.两种检查方法确诊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胸片检查显示13例患者具有典型的急性粟粒性肺结核改变,病灶大小、密度、分布均匀.6例伴有肺门淋巴结增大;12例表现为肺内病灶大小不一、分布不均;4例患者仅见两肺透过度减低,呈磨玻璃状.MSCT检查29例患者表现为两肺弥漫或散在分布的粟粒状、小结节状阴影.结节大小较一致,6例患者结节边缘模糊,21例结节分布较均匀,位于小叶中心、支气管血管束、小叶间隔及胸膜下;5例表现为两肺多发结节,大小不一致,分布及密度不均匀.3例患者可见小叶间隔增厚和小叶内网状影,并双肺内随机分布的"树芽征",边缘模糊.CT诊断准确率为86.5%(32/37),X线检查准确率为35.1%(13/3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3.46,P=0.031).结论 MSCT对血行播散性肺结核病变的显示与临床诊断较胸片具有更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王云玲邓佳敏赵丽萍刘莹贾文霄伍建林
艾滋病合并脑内感染的扩散张量成像初步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弥散张量成像(DTI)在艾滋病脑内机会感染结核和弓形虫中的初步诊断价值。方法:收集经临床证实艾滋病合并脑内结核患者12例,弓形虫脑病10例,行MRI平扫、DTI和T1WI增强检查,观察病变形态学特征并测量病灶实质区、邻近水肿区及对侧正常区FA值、ADC值,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纤维束成像(DTT)观察病灶区纤维束的走形变化。结果:两感染组病灶实质区、水肿区及正常区ADC值及FA值间有显著差异(P<0.05),与对侧正常区相比,实质区、水肿区ADC值、FA值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感染灶实质区与水肿区FA值及结核性病灶实质区与水肿区ADC值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间实质区FA值存在差异(t=-3.082,P<0.05)。纤维束成像见部分白质纤维中断、缺失,并伴推压移位。结论:DTI能为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AIDS合并脑内机会性感染的类型提供更多有价值信息。
褚相乐马景旭王红赵丽萍王云玲贾文霄
关键词:艾滋病结核弓形虫FA值ADC值
一种新型直肠排粪造影器具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直肠排粪造影器具,包含底座1,桶型支柱2,台阶3,帘子支架4,帘子5,蓄电池6,电机7,升降器8,升降支柱9,座便器10,升降按钮11,U型扶手12,伸缩挂钩13,支柱柜14,圆形孔15,本实用新型...
赵丽萍
文献传递
对比分析X线、CT和MRI在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诊断中应用的价值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分别观察且对比分析X线、CT和MRI在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诊断中的具体应用效果与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68例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于同日先后接受X线检查、CT检查和MRI检查。对比3种检测方法的病症检出率情况,以及3种检测方法的不同病症分级检出率情况。结果:CT检测方法和MRI检测方法的病症检出率均明显高于X线检测方法,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MRI检测方法的病症检测率明显高于CT检测方法,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MRI检测方法在各级病症上的检出率均比较高,且均优于X线检测方法,且在0级病症上的检测率高于CT检测方法,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采用MRI检测方法对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患者进行检测,能够更加准确的诊断患者临床病症,继而便于进一步制定治疗方案,MRI检测方法值得应用并推广。
邱凌云王江宾赵丽萍
关键词:X线CTMRI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