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丽华
- 作品数:6 被引量:67H指数:4
- 供职机构:西安理工大学水利水电学院水资源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玉米膜孔灌农田水氮分布特性和耗水规律试验研究
- 随着节水农业发展的需求和由于施用氮肥而引起的地下水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突出,研究膜孔灌玉米的耗水规律和农田氮素的分布特性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价值和生产实践意义。目前,国内学者主要针对膜孔灌入渗特性、田面水流运动特性、灌水技术...
- 贾丽华
- 关键词:玉米膜孔灌灌溉质量耗水规律节水农业
- 文献传递
- 膜孔灌对玉米不同生育期农田土壤硝态氮运移的影响被引量:8
- 2008年
- 通过农田小区膜孔灌灌水施肥试验,研究了玉米不同生育期膜孔灌和畦灌农田土壤氮素运移特性。结果表明:膜孔灌土壤硝态氮主要分布在膜孔附近,膜孔中心垂直剖面土壤硝态氮分布比较均匀,畦灌的分布则比较集中。膜孔灌灌水定额越大,土壤表层硝态氮季节性减小越快,硝态氮减小的土层越深,深层80~100cm硝态氮累积量越大,而畦灌的分布则比较集中。收获时,膜孔灌处理整个土壤剖面硝态氮含量为97.7mg·kg-1,畦灌处理为114.55mg·kg-1,膜孔灌在提高土壤氮素利用率的同时减小了硝态氮的淋洗。这一研究成果为提高膜孔灌水肥利用率奠定了科学基础。
- 费良军韩雪冬贾丽华程东娟
- 关键词:膜孔灌玉米土壤水氮运移
- 膜孔灌肥液入渗氮素运移特性研究进展被引量:5
- 2007年
- 膜孔灌土壤入渗为充分供水条件下的空间三维点源入渗,基于膜孔灌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全面分析了膜孔灌肥液自由入渗、单向交汇入渗和多向交汇入渗的水氮运移特性、水肥耦合特性、影响因素、数学模型等研究进展和存在问题,提出了今后膜孔灌入渗研究的主要方向,为膜孔灌理论与技术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 费良军贾丽华
- 关键词:膜孔灌肥液入渗水肥耦合影响因素
- 玉米膜孔灌苗期不同灌水量对水氮分布的影响被引量:1
- 2009年
- 通过室外田间试验,分析了膜孔灌玉米苗期不同灌水量对土壤水氮分布的影响。灌水量越大,土壤含水率越大,分布范围越广,土壤表层硝态氮含量越小,对深层80~100cm硝态氮含量影响越大;随灌水量的增加,硝态氮累积峰越靠下,增加了硝态氮的淋失。
- 曹俊费良军脱云飞贾丽华
- 关键词:玉米膜孔灌苗期硝态氮
- 膜孔灌单点源入渗特性与数学模型研究被引量:34
- 2007年
- 通过室内膜孔单点源入渗试验,分析了膜孔灌单点源入渗单位面积侧渗量与一维垂直入渗量的变化规律,研究了膜孔灌单点源入渗单位面积侧渗量与入渗时间、膜孔直径之间的关系,建立了包含垂直一维入渗量和侧渗量的两个具有明确物理意义的膜孔单点源入渗模型,只需知道垂直一维入渗参数、膜孔直径和入渗时间,即可用于膜孔单点源入渗量的计算。实例验证结果表明,两个模型计算精度高,应用方便,均为计算膜孔单点入渗量的有效模型。
- 费良军程东娟雷雁斌贾丽华
- 关键词:膜孔灌入渗特性入渗模型
- 不同灌溉施肥方式的土壤硝态氮分布特性试验研究被引量:22
- 2008年
- 通过大田测坑玉米种植试验研究,分析了常规畦灌和膜孔灌条件下农田土壤硝态氮的分布特性。结果表明:膜孔灌溉0-60 cm土层的硝态氮在作物的整个生育期变化较大,60 cm以下变化平缓,上下土层硝态氮含量差异相对较小。而常规畦灌在0-40 cm内变化较大,上下土层间硝态氮含量差异较大。两种灌溉方式,表层土壤的硝态氮含量在整个玉米生育期为双峰形式,以三叶期和抽穗期为最高。与常规畦灌相比,膜孔灌溉消除了硝态氮的表聚现象,土壤剖面硝态氮分布更趋合理,更加有利于作物的吸收利用。膜孔灌溉由于其覆膜作用,减轻了硝态氮的淋洗,提高了氮素的利用率。
- 贾丽华费良军程东娟
- 关键词:膜孔灌硝态氮硝态氮淋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