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贺崇欣

作品数:23 被引量:110H指数:6
供职机构:池州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出血
  • 4篇动脉
  • 4篇手术
  • 4篇手术治疗
  • 4篇基底
  • 4篇高血压
  • 3篇动脉瘤
  • 3篇血管
  • 3篇血压
  • 3篇血肿
  • 3篇椎管
  • 3篇椎管内
  • 3篇椎基底
  • 3篇椎基底动脉
  • 3篇椎基底动脉延...
  • 3篇显微手术
  • 3篇颅脑
  • 3篇颅脑损伤
  • 3篇膜下
  • 3篇脑损伤

机构

  • 15篇池州市人民医...
  • 8篇温州医学院附...
  • 2篇皖南医学院弋...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郑州大学第一...
  • 1篇中国葛洲坝集...
  • 1篇北京三博脑科...
  • 1篇乐山市人民医...
  • 1篇乐山市市中区...

作者

  • 23篇贺崇欣
  • 10篇汪亮
  • 9篇马力
  • 7篇夏连贵
  • 6篇诸葛启钏
  • 5篇郑伟明
  • 5篇李峰
  • 5篇杨涛
  • 4篇周良东
  • 4篇谭显西
  • 3篇钟鸣
  • 3篇吴哲褒
  • 2篇徐善水
  • 2篇陈琳
  • 2篇张宇
  • 2篇李振球
  • 2篇鲁祥和
  • 2篇黄述斌
  • 2篇苏志鹏
  • 2篇于春江

传媒

  • 5篇立体定向和功...
  • 2篇中华神经外科...
  • 2篇皖南医学院学...
  • 2篇中国实用神经...
  • 2篇2005年浙...
  • 1篇中国医疗器械...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中华病理学杂...
  • 1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国外医学(神...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浙江创伤外科
  • 1篇医学临床研究
  • 1篇中南医学科学...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4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的治疗策略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外伤性硬膜下积液(TSE)的临床病理变化与治疗策略。方法对66例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6例患者均临床治愈出院,53例保守治疗;有13例转变成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其中8例CSDH经手术治愈,5例保守治愈。结论TSE患者不需手术治疗,但若转变成CSDH,血肿量渐增并有症状者可行手术治疗。
马力贺崇欣李峰周良东夏连贵卢亦成张光霁朱诚
关键词:硬膜下积液
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附4例报道)被引量:14
2007年
目的探讨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的临床表现、影像特征和治疗措施。方法报道4例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病例,结合文献分析该病的病因、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征。结果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是一种少见的血管性疾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确诊有赖于影像检查,目前尚无针对性治疗措施。结论应根据不同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征采用相应的治疗措施。
贺崇欣马力谭显西钟鸣诸葛启钏郑伟明
关键词:椎基底动脉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中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5
2009年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血管成像(MS3D—CTA)在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VBD)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0例VBD患者(病例组)的MS3D—CTA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使用GELightspeedpro16层螺旋cT扫描仪获得原始图像,对所有患者均采用容积重组(VR)和最大密度投影(MIP)技术对图像进行三维重组。选择20名同一时期因怀疑脑血管病变而行MS3D—CTA检查,脑血管正常者作为对照组,病例组和对照组间比较采用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结果10例VBD病例组中,单纯型4例,骑跨型6例。病例组基底动脉(BA)的长度(B1)、偏移程度(Bc)、高度(Bh)和椎动脉(VA)的长度(V1)、偏移程度(Vc)以及两者的直径(Bw/Vw)分别为30.20、7.10、8.80、23.00、5.95、5.05mm,与对照组的B1 25.60mm、Bc1.20mm、Bh1.90mm、V1 17.55mm、Vc2.05mm、Bw/Vw3.05mm分别比较,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结论VBD临床表现复杂多样,MS3D—CTA是一种有效的评价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的检查技术。
杨运俊陈伟建诸葛启钏程敬亮董丽卿石士奎吴恩福贺崇欣张勇
关键词:基底动脉椎动脉血管疾病X线计算机
腹腔镜辅助下脑室腹腔分流术对脑积水的治疗作用分析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下脑室腹腔分流术(V-P)治疗脑积水的效果,并评估其安全性。方法:选择2014年9月~2016年8月本院收诊的32例脑积水患者,按照接诊日期的单双数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腹腔镜下V-P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与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3.3%,高于对照组73.3%(P<0.05);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经比较,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相比,腹腔镜引导下V-P更能精确导管部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兼具快速与安全优势。
陈琳贺崇欣汪亮
关键词:脑积水腹腔镜脑室腹腔分流术疗效分析
原发椎管内平滑肌瘤一例
2012年
患者 女,19岁。因“右侧下肢麻小3个月、乏力2个月”于2011年6月入院。
贺崇欣黄述斌杨涛马力董江宁汪亮夏连贵钱彬
关键词:平滑肌瘤椎管内
颅脑损伤后白细胞变化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 探讨白细胞变化在颅脑损伤后继发性脑损害中的作用。方法 随机选取伤后 2 4h内入院的颅脑损伤患者 2 4例 (实验组 ) ,对照组选取同期于我院进行体检健康者 12例。实验组按照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GCS)评分及预后 (GOS)分组 ,在入院时、2 4h、4 8h、96h不同时间段采集血标本 ,同时进行GCS评分 ,采用我院Beckman Coulter(HMX ,America)自动血液分析仪进行白细胞计数及分类 ,计数中性粒细胞。结果 颅脑损伤后2 4h内白细胞明显升高且达高峰 ,中性粒细胞在 4 8h达高峰 ,伤后 96h较对照组仍高。不同时间段白细胞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GCS≤ 8分组白细胞计数显著高于GCS >8分组 (P <0 .0 5 ) ;预后不良组白细胞计数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 (P <0 .0 5 )。结论 白细胞在颅脑损伤后继发性脑损害中起重要作用 ,颅脑损伤后白细胞明显升高 ,且与损伤程度及预后密切相关。
贺崇欣李振球徐善水戴易
关键词:颅脑损伤白细胞中性粒细胞预后
桥小脑角脑膜瘤的临床分型及面听神经的保留被引量:2
2005年
桥小脑角位置深在,涉及众多颅神经、血管和脑干等重要结构,研究表明起源于内听道前的道前型脑膜瘤患者术后面听神经功能保留较道后型及其它类型困难,术后发生面瘫、听力丧失的机会也明显增加。因此对桥小脑角脑膜瘤患者术前正确的判断与分型,以及面听神经功能的评定,为指导手术治疗和提高面听神经功能保留提供了重要的保证。
贺崇欣吴哲褒于春江
关键词:桥小脑角脑膜瘤临床分型神经功能保留听力丧失内听道
高分级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治疗
目的探讨Hunt & HessⅣ、Ⅴ级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外科治疗体会。方法分析17例高分级患者的治疗,其中7例并发巨大脑内血肿(ICH)者行开颅动脉瘤夹闭、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10例单纯SAH行血管内...
李则群钟鸣鲁祥和谭显西张宇贺崇欣
关键词: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
文献传递
小脑桥脑角脑膜瘤分型及面听神经保留的临床研究
吴哲褒诸葛启钏吴近森郑伟明余震苏志鹏贺崇欣包纯纯谭显西鲁祥和于春江
该项目在颅底显微解剖的基础上,结合显微神经外科、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血液回收、后颅窝骨瓣开颅等微创技术切除小脑桥脑角脑膜瘤107例,根据肿瘤基底起源的不同进行分类和命名,包括来源于岩骨后、岩骨尖、小脑幕、横窦乙状窦、斜坡...
关键词:
关键词:显微神经外科
上颈段椎管内外哑铃形神经源性肿瘤的手术治疗经验被引量:8
2007年
目的探讨上颈段椎管内外哑铃形神经源性肿瘤的手术入路、肿瘤与枕下海绵窦的关系、术后颈椎的稳定性。方法从1996至2005年期间经病理证实的上颈段哑铃形神经源性肿瘤17例(神经鞘瘤12例,神经纤维瘤5例),采用枕下后正中入路(13例)和颈后外侧入路(4例)切除肿瘤。所有患者术中均未行颈枕融合术。结果16例肿瘤在显微镜下全切除,1例行近全切。根据术中肿瘤和硬膜的关系,肿瘤位于单纯硬膜外者12例,硬膜内外者5例。随访期间临床症状和影像学检查均无颈椎不稳定性现象发生。结论采用枕下后正中入路或颈后外侧入路显微手术切除肿瘤是理想的治疗方法。术中娴熟处理椎动脉和枕下静脉丛出血至关重要。
吴哲褒贺崇欣吴近森诸葛启钏郑伟明苏志鹏刘藏
关键词:上颈段神经源性肿瘤枕下海绵窦颈椎稳定性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