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谢振宏

作品数:9 被引量:51H指数:4
供职机构:武警广东总队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动脉
  • 7篇冠状
  • 7篇冠状动脉
  • 4篇心肌
  • 3篇动脉痉挛
  • 3篇血管
  • 3篇显像
  • 3篇冠状动脉痉挛
  • 2篇动脉介入
  • 2篇心肌灌注
  • 2篇心肌灌注显像
  • 2篇术前
  • 2篇皮素
  • 2篇无复流
  • 2篇内皮
  • 2篇内皮素
  • 2篇内皮素-1
  • 2篇介入
  • 2篇介入术
  • 2篇冠状动脉介入

机构

  • 3篇广州军区广州...
  • 3篇武警广东总队...
  • 2篇武警广东省总...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广东省第二人...

作者

  • 9篇谢振宏
  • 4篇李海苗
  • 4篇林巧芬
  • 3篇吴朝晖
  • 3篇向定成
  • 2篇黄仙霞
  • 2篇张金赫
  • 2篇吴朝晖
  • 2篇尹吉林
  • 2篇龚志华
  • 2篇韩志远
  • 2篇韩志远
  • 1篇易绍东
  • 1篇文花飞
  • 1篇何建新

传媒

  • 1篇岭南心血管病...
  • 1篇中华核医学杂...
  • 1篇临床心血管病...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四川医学
  • 1篇中国循环杂志
  • 1篇内科理论与实...
  • 1篇临床医学进展

年份

  • 1篇2024
  • 4篇2015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术前负荷量替格瑞洛对冠状动脉无复流的影响及安全性评估被引量:21
2015年
目的:探讨术前嚼服负荷量的替格瑞洛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无复流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将发病12h内接受急诊PCI术的STEMI患者共120例随机分为替格瑞洛组(60例)和氯吡格雷组(60例)。分别于术前给予替格瑞洛180mg或氯吡格雷600mg嚼服。比较两组基础临床情况、PCI后无复流、住院期间及术后180d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包括死亡、再梗死、再次靶血管重建的发生率。观察两组患者术前、术后心肌梗死溶栓血流分级(TIMI)、校正TIMI计帧数(CTFC)、心肌灌注分级(TMPG)、心电图ST段回落指数(STR)及心肌型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峰值及峰值时间。并观察出血并发症。结果:两组基础临床情况和造影特征无明显差异。两组患者术前TIMI无显著差异。与氯吡格雷组相比,替格瑞洛组术后IRA TIMI 3级血流、TMPG 3级明显增加(分别为93.3%︰78.3%,88.3%︰71.7%,均P<0.05),CTFC明显改善[(20.6±4.5)︰(30.2±5.1),P<0.01],无复流发生率较氯吡格雷组低20.0%(P<0.01)。术后2h,STR、CK-MB峰值及酶峰值时间均优于氯吡格雷组[分别为88.3%︰71.7%,(77.6±35.5)U/L︰(117.5±46.7)U/L,(12±3)h︰(16±4)h;均P<0.05];两组住院期间MACE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术后180d替格瑞洛组较氯吡格雷组降低6.7%(P<0.05)。主要出血两组无明显差异(5.0%︰3.3%,P>0.05),无血小板减少症。结论:在STEMI急诊PCI术前,给予高负荷量的替格瑞洛嚼服,可减少术中无复流的发生率,改善心肌灌注及临床预后。
吴朝晖李海苗韩志远林巧芬谢振宏黄仙霞
关键词:冠状动脉介入术无复流安全性
术前负荷量替格瑞洛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介入术中无复流的影响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探讨术前负荷量的替格瑞洛对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无复流的影响。方法:将STEMI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替格瑞洛组(n=60)和氯吡格雷组(n=60)。比较两组患者PCI后无复流。观察术前、术后心肌梗死溶栓血流分级(TIMI)、校正TIMI计帧数(CTFC)、心肌灌注分级(TMPG)、心电图ST段回落指数(STR)及心肌型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峰值及峰值时间。结果:替格瑞洛组术后IRA TIMI3级血流、TMPG 3级明显增加(均P<0.05),CTFC明显改善(P<0.01),无再流发生率较氯吡格雷组低20.0%(P<0.01)。术后2 h STR、CK-MB峰值及酶峰值时间均优于氯吡格雷组(P<0.05)。结论:术前高负荷量的替格瑞洛,可减少术中无复流的发生率,改善心肌灌注。
吴朝晖李海苗韩志远林巧芬谢振宏黄仙霞
关键词:心肌梗死冠状动脉介入术无复流
冠状动脉痉挛患者<'201>铊心肌灌注显像反向再分布机制初探
冠状动脉痉挛(CAS)是常见的一组临床病征,以静息性胸痛为主要表现,可伴有心电图ST段一过性抬高。CAS不仅是变异性心绞痛的主要发病机制,而且是许多缺血性心脏病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急性心肌梗塞和心脏性猝死的重要病理生理基...
谢振宏
关键词:冠状动脉痉挛心肌灌注显像内皮素-1一氧化氮
文献传递
腹型肥胖与临床不同动脉硬化指标间的相关性研究
2024年
目的:探讨在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腹型肥胖与临床不同动脉硬化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以209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腹围分组,分析一般临床数据、血生化指标和各动脉硬化指标在腹围正常组与腹型肥胖组之间的差异,及腹围与各个临床动脉硬化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最后用逐步回归分析动脉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腹型肥胖组体质指数(BMI)、甘油三酯、血清尿酸、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均显著高于腹围正常组(P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abdominal obesity and different clinical arteriosclerosis indexes in patients with mild to moderate essential hypertension. Methods: 209 patients with mild to moderate essential hypertension were divided into different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abdominal circumference. The differences of general clinical data, blood biochemical indexes and arteriosclerosis indexes between the normal and increased abdominal circumference groups were analyzed, and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abdominal circumference and each clinical arteriosclerosis index was analyzed. Finally, the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 of arteriosclerosis were analyzed by stepwise regression. Result: The body mass index (BMI), triglyceride, serum uric acid, brachial-ankle pulse wave velocity (baPWV) and carotid intima-media thickness in the abdominal obesity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group with normal abdominal circumference (P < 0.05). Ankle brachial index (ABI), carotid plaque and other indexes had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t the same time, Pearson correlat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re was a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abdominal circumference and baPWV, end diastolic interventricular septal thickness and carotid intima-media thickness. The correlation was the highest with baPWV and the lowest with end diastolic ventricular septal thickness. Stepwise regression analysis sh
黄江明邓蕾吴朝晖李雁卓李秋月徐琳谢振宏
关键词:轻中度高血压腹围动脉硬化靶器官损害
冠状动脉痉挛致心肌血流灌注降低:反向再分布的机制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痉挛患者核素心肌灌注显像反向再分布(RR)的机制.方法 选择双嘧达莫负荷201TI心肌灌注显像表现为RR且诊断为冠状动脉痉挛的患者26例(RR组)、无冠状动脉狭窄及RR者16例(对照组),在冠状动脉造影术中重复双嘧达莫试验,测量并比较注射双嘧达莫前后RR相关、非RR相关血管和对照组相应血管的校正心肌梗死溶栓疗法(TIMI)血流帧计数(CTFC)和心肌血流灌注积分(TMPG).统计学处理采用t检验、χ2检验及相关分析.结果 冠状动脉造影见RR相关血管僵硬,血流速度和心肌灌注明显低于非RR相关血管,且RR区域静态心肌灌注缺损与冠状动脉造影血流速度缓慢高度相关(r=0.79,t=10.18,P<0.001) 而对照组的各支冠状动脉血流速度和心肌灌注无明显差异.RR相关血管注射双嘧达莫前后CTFC分别为(36±6)帧及(26±7)帧(t=4.15,P<0.01) TMPG分别为(2.02±0.39)级和(2.92±0.12)级(t=2.25,P<0.05) 非RR相关血管注射前后CTFC分别为(29±7)帧及(25±5)帧(t=2.31,P<0.05) TMPG分别为(2.56±0.31)级和(2.96±0.06)级(t=2.17,P<0.05) 而对照组注射双嘧达莫前后TCFC及TMPG均无明显变化(t=0.932及0.867,P均>0.05).结论 冠状动脉痉挛患者静息状态下RR相关血管及微血管处于轻度痉挛状态,导致血流速度及心肌灌注缓慢 而负荷状态下血管扩张,使血流速度和心肌灌注加快,因而呈现RR.
向定成尹吉林龚志华谢振宏张金赫文花飞易绍东
关键词:冠状血管痉挛放射性核素显像铊放射性同位素双嘧达莫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并发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临床特点。方法将28例SLE合并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时期30例单纯冠心病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超声检查结果、血清指标和5年生存率。结果观察组女性患者、发病年龄、体质量指数、吸烟史比例、糖尿病史比例、冠心病危险因素个数、高脂血症史比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丙氨酸氨基转氨酶、天冬氨酸氨基转氨酶、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浓度均高于对照组,三支病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24 h尿蛋白、糖皮质激素累计使用时间均高于无合并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5年累积生存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R=3.994,P<0.05)。结论 SLE合并冠心病患者以急性冠脉综合征为首发症状,传统危险因素个数较少,糖皮质激素使用时间较长。
林巧芬李海苗吴朝晖韩志远谢振宏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
γ-谷氨酰转肽酶水平与青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评价γ-谷氨酰转肽酶水平(GGT)对青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评估作用。方法纳入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80例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患者,年龄均≤44岁。根据患者Gensini评分将患者分为A组(0<积分≤10)、B组(10<积分≤20)、C组(20<积分≤34)、D组(34<积分≤64)、E组(积分>64)。收集患者人口学资料,实验室检测GGT、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肌酐(Cr)、尿酸(UA)、总胆红素。采用SPSS统计学软件分析GGT与Gensini评分及其他指标的相关性。结果各组患者相比,男性患者所占百分比、吸烟史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C、TG、HDL-C、LDL-C、C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GGT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GGT与Gensini评分、TC、TG、LDL-C、Cr成正相关,与HDL-C成负相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中GGT进入Gensini评分回归方程(β=0.64,P<0.01)。结论 GGT水平与Gensini评分正相关,且随着Gensini评分的增高GGT水平也增加,GGT水平与其他危险因素亦呈现相关性,提示GGT水平升高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可为评估青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提供参考。
林巧芬吴朝晖李海苗韩志远谢振宏
关键词:冠心病青年Γ-谷氨酰转肽酶
冠状动脉痉挛患者^(201)Tl心肌灌注显像反向再分布与血管内皮功能紊乱的关系被引量:15
2010年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痉挛患者在201Tl(铊)心肌灌注显像负荷试验中的反向再分布现象与血管内皮功能的关系。方法:选择接受201Tl心肌灌注显像负荷试验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最后临床诊断将患者分为冠状动脉痉挛组(n=30)、冠心病组(n=30)和对照组(n=30),分别在201Tl心肌灌注显像心肌负荷试验前、负荷试验后即刻(负荷显像)及负荷后3h(再分布显像)时采集外周静脉血测定并比较各组间及不同时点内皮素-1、一氧化氮水平以及内皮素-1/一氧化氮比值的动态变化,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负荷试验前,冠状动脉痉挛组内皮素-1水平[(163.53±8.58)pg/ml]高于对照组[(116.15±6.65)pg/ml,P<0.01]及冠心病组[(137.73±8.32)pg/ml,P<0.01],一氧化氮水平[(60.32±8.20)μmol/L]低于对照组[(70.10±6.90)μmol/L,P<0.05]亦略低于冠心病组[(62.64±7.45)μmol/L,P=0.238],内皮素-1/一氧化氮比值(2.75±0.39)显著高于对照组(1.67±0.18,P<0.01)及冠心病组(2.22±0.31,P<0.05)。负荷试验后即刻,冠状动脉痉挛组较对照组内皮素-1水平降低[(151±9.15)pg/ml,P<0.01]、一氧化氮水平升高[(63.78±8.30)μmol/L,P<0.01]、内皮素-1/一氧化氮比值降低(1.40±0.12,P<0.01);负荷后3h,冠状动脉痉挛组内皮素-1恢复至负荷前水平,一氧化氮降低且低于负荷前水平,内皮素-1/一氧化氮比值升高且高于负荷前水平,从而有利于血管收缩;对照组在负荷后即刻内皮素-1/一氧化氮比值较负荷前水平轻度降低,3h后回到负荷前水平;而冠心病组在负荷试验中的内皮素-1/一氧化氮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冠状动脉痉挛患者的反向再分布可能与内皮细胞功能紊乱所引起的病变血管在静息状态下痉挛及负荷时扩张、从而导致心肌血流灌注改变有关。
谢振宏向定成张金赫尹吉林龚志华何建新
关键词:冠状动脉痉挛^201TL心肌灌注显像内皮素-1
关注冠心病患者餐后血糖调节异常——心血管内科医师义不容辞的责任被引量:1
2008年
餐后血糖调节异常是冠心病患者糖代谢紊乱的主要类型 随着人们对糖尿病及冠心病认识的深入.糖尿病与冠心病的关系也日益受到重视。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越来越多的循证医学证据表明,糖尿病患者是冠心病的高发人群,糖尿病患者发生冠心病的风险是非糖尿病患者的2~3倍。糖尿病患者最主要的死因是冠心病:而冠心病患者合并糖尿病或糖调节异常的比例也高于常人,糖尿病使冠心病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危险性增加2倍以上。
向定成谢振宏
关键词:餐后血糖糖代谢异常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