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招莲
- 作品数:12 被引量:18H指数:3
- 供职机构: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YAG激光与卵磷脂络合碘治疗生理性玻璃体混浊的疗效比较被引量:6
- 2018年
- 目的:对比钇铝石榴石(YAG)激光与卵磷脂络合碘治疗生理性玻璃体混浊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5年4月-2017年5月本院门诊收治的60例生理性玻璃体混浊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卵磷脂络合碘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YAG激光治疗。6个月后进行房角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同时完成患者主观症状改善情况调查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主观症状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上方房角增宽(P<0.05),下方、鼻侧、颞侧房角均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相比于卵磷脂络合碘,YAG激光治疗生理性玻璃体混浊临床效果理想,且对正常生理构造无显著影响。
- 李燕霞罗瑛谢招莲
- 关键词:YAG激光卵磷脂络合碘
- 原发性青光眼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房水及血液中MMP-2及TIMP-2的表达研究
-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MMP-2)及金属蛋白酶2组织抑制因子(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2,TIMP-2)与原...
- 曾祥云刘琳琳罗耀玲谢招莲
- 关键词:MMP-2TIMP-2糖尿病患者原发性青光眼
- 文献传递
- 亲水性软性角膜接触镜对角膜病患者临床疗效及IL-10水平影响分析
- 2021年
- 目的研究和探讨亲水性软性角膜接触镜对角膜病患者临床疗效及IL-10水平影响分析。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在我院就诊治疗的角膜病患者,抽取7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达法分为例数相同的两组,对照组38例采用常规治疗措施(抗生素眼药联合人工泪液),观察组38例则在上述基础上给予亲水性软性角膜接触镜进行治疗。对两组角膜病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进行比较,包括:充血消失、畏光消失、干涩消失;对两组角膜病患者治疗前后的泪液中氧化应激指标进行比较,包括:EGF(表皮生长因子)、MDA(丙二醛)、GSH-Px(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对两组角膜病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包括:IL-4(白介素-6)、IL-10(白介素-10)、IL-13(白介素-13)。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角膜病患者的畏光消失、干涩消失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各项数据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有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角膜病患者的MDA、GSH-Px等泪液中氧化应激指标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MDA、GSH-Px等泪液中氧化应激指标均较对照组优,组间比有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角膜病患者的IL-10、IL-13等炎性因子数据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IL-10、IL-13等炎性因子数据均较对照组降低明显,组间比有差异(P<0.05)。结论在角膜病患者治疗过程中,采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亲水性软性角膜接触镜治疗,可显著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氧化应激指标改善明显,降低了炎性水平,值得临床上借鉴。
- 谢招莲刘晶罗瑛
- 关键词:角膜病炎性因子
- 基于人工智能定量分析屈光不正学龄期儿童视盘及萎缩弧变化的研究
- 2024年
- 目的探讨基于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定量分析屈光不正学龄期儿童视盘及萎缩弧变化。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5月在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门诊就诊的6~12岁学龄期儿童113例(226眼)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等效球镜(sphere equivalent,SE)分为低度近视眼组(-0.50~-2.75 m^(-1),n=33,66眼)、中度近视眼组(-3.00~-6.00 m^(-1),n=30,60眼)、高度近视组(-6.25~-10.00 m^(-1),n=25,50眼)、对照组(+0.25~-0.25 m^(-1),正常儿童,n=25,50眼)。采用彩色眼底照片智能分析软件(EVisionAI)分析眼底照片,比较4组临床资料、视盘形态参数及脉络膜萎缩弧参数。结果4组眼轴长度(axial length,AL)、SE及眼压(intraocular pressure,IO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度近视组AL长于中度近视组、低度近视组及对照组,SE小于中度近视组、低度近视组及对照组,中度近视组AL长于对照组,SE小于低度近视组、对照组,IOP低于对照组,低度近视组AL长于对照组,SE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盘沿宽度上侧、下侧及垂直杯盘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组鼻侧与颞侧盘沿宽度、水平杯盘比及视盘圆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度近视组鼻侧及颞侧的盘沿宽度均窄于中度近视组、低度近视组及对照组,水平杯盘比大于中度近视组、低度近视组及对照组,视盘圆度均低于中度近视组、低度近视组及对照组,低度近视组、中度近视组鼻侧盘沿宽度均窄于对照组,视盘圆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萎缩弧参数(宽度与高度)、萎缩弧与视盘直径比(水平与垂直)、萎缩弧与视盘面积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度近视组萎缩弧参数(宽度与高度)、萎缩弧与视盘直径比(水平与垂直)、萎缩弧与视盘面积比均大于中度近视组、低度近视组、对照组,中度近视组大于低度近视组、对照组,低度近视组大于对照
- 谢连凤刘琳琳王志谢招莲张海清
- 关键词:屈光不正学龄期儿童视盘
- 玻璃酸钠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对老年性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患者康复情况及炎症因子的影响被引量:6
- 2023年
- 目的:探讨玻璃酸钠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对老年性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患者康复情况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6月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眼科收治的100例老年性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给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治疗,观察组(5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患者玻璃酸钠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8周。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8周后的临床症状指标、炎症因子水平、生存质量、症状评分变化情况,并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00%(47/50)高于对照组的72.00%(36/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观察组的基础泪腺分泌试验(Schirmer test,SIT)(12.44±1.56)mm/5 min、泪膜破裂时间(break-up time,BUT)(10.72±1.48)s、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BREF)(86.74±8.42)分,均高于对照组的(9.38±1.08)mm/5 min、(7.33±0.76)s、(72.33±6.17)分,观察组的角膜荧光素染色体(fluorescent,FL)(1.02±0.32)分、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189.57±6.28)pg/mL、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11.94±1.11)pg/mL、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69.62±4.15)pg/mL、酸胀感评分(1.02±0.05)分、畏光评分(1.92±0.11)分、异物感评分(1.39±0.08)分,均低于对照组的(3.06±0.87)分、(227.33±8.62)pg/mL、(20.61±1.35)pg/mL、(88.42±6.83)pg/mL、(1.15±0.07)分、(2.09±0.17)分、(1.78±0.1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00%(3/50)与对照组10.00%(5/5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酸钠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对干眼症患者疗效显著,能够有效缓解老年性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患者的异物感、酸胀感等症状,且能够减轻体内炎症反应,利于机体康复。
- 谢招莲谭述香刘琳琳
- 关键词:干眼症白内障玻璃酸钠康复情况炎症因子
- 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血浆、房水中VEGF与t-PA.PAI的相关性
- 2017年
- 目的探究血浆、房水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与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及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的表达在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相关性。方法以2016年3月至2017年2月来我院就诊并确诊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者45例作为研究对象,同时选取同时期来本院进行白内障手术的患者45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法对参与本次研究对象血浆和房水中的VEGF和t-PA及PAI进行测定,观察对比不同组织上述三种物质的表达情况及分析VEGF与t-PA及PAI的相关性。结果血浆样本中在观察组和对照组中VEGF及PAI之间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t-PA在两组之间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房水中VEGF和t-PA及PAI在两组中均存在着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房水中无论是观察组还是对照组,VEGF浓度都要显著高于血浆中(P<0.05)而t-PA及PAI要显著的低于血浆(P<0.05);血浆中:VEGF和t-PA的表达之间存在正相关(r=0.654,P<0.05),VEGF与PAI存在正相关(r=0.702,P<0.05);在房水中VEGF和t-PA的表达之间存在正相关(r=0.521,P<0.05),VEGF与PAI存在正相(r=0.642,P<0.05);结论VEGF、t-PA、PAI三种物质在整个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新血管发生过程中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三者在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过程中可能存在相互促进的机制。
- 刘晶谢招莲钟菲
- 关键词: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新血管生成
- 肥大细胞对特发性眼眶炎性假瘤纤维化的作用研究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探讨肥大细胞在特发性眼眶炎性假瘤纤维化中的作用。方法:将分离纯化的大鼠骨髓肥大细胞和同源大鼠眼眶成纤维细胞,分别进行单独和共育培养。观察肥大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共育对成纤维细胞在形态和数量上的影响。结果:肥大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共育能够显著增强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活性,共育组中单位面积内的成纤维细胞数较对照组显著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肥大细胞对眼眶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提示其在特发性眼眶炎性假瘤纤维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 曾祥云袁思奇刘琳琳谭述香谢招莲黄彬红高艳芳
- 关键词:特发性眼眶炎性假瘤肥大细胞成纤维细胞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眼轴长度与新生血管程度的关系分析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眼轴长度与新生血管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25例为研究对象.根据眼底情况分组,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患者97例(110眼)为观察组,其中Ⅳ期患者32例(37眼),Ⅴ期患者34例(38眼),Ⅵ期患者31例(35眼);未出现视网膜病变患者28例(56眼)为对照组,测量所有患者眼轴长度,行对比分析,并以Spearman检验分析眼轴长度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新生血管程度相关性。结果对照组患者眼轴长度长于观察组各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Ⅵ期患者眼轴长度明显短于Ⅳ期、Ⅴ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眼轴长度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新生血管程度呈负相关性(P〈0.05)。结论眼轴长度同PDR发生、发展有密切关联,与新生血管程度呈负相关性;对眼轴长度进行测定,能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预防、诊断及治疗提供重要参考。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 刘晶谢招莲谢静
- 关键词: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新生血管眼轴长度
- 抑制角膜新生血管形成的实验研究
- 2010年
- 各种病理条件可导致角膜新生血管(CNV)形成,常加重角膜混浊,也是角膜移植手术失败的重要原因。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和新技术的提高,对角膜新生血管的研究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展。在研究角膜新生血管形成机制的同时,更多的是探索抑制角膜新生血管形成的有效途径。概括地说,主要有从减少刺激角膜新生血管生成的刺激因子和增强有抑制角膜新生血管形成作用的抑制因子两个途径。
- 谢招莲周世有
- 关键词:角膜新生血管形成
- 扩大切除联合绷带式角膜接触镜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效果观察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观察扩大切除联合绷带式角膜接触镜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30例复发性翼状胬肉患者分为A组及B组,各15例,A组采取传统翼状胬肉切除+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B组采取翼状胬肉扩大切除+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绷带式角膜接触镜治疗,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术前两组眼部症状评分无明显差异,术后l d、3 d、5 d进行比较,B组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6个月,A组复发率为20.00%,B组复发率为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复发性翼状胬肉的治疗工作中扩大切除联合绷带式角膜接触镜取得的治疗效果更佳,可作为临床优选治疗方案加以推广使用。
- 刘晶袁思奇谢招莲
- 关键词:扩大切除术复发性翼状胬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