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庭鸿
- 作品数:44 被引量:154H指数:8
-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肩胛皮瓣游离移植修复足跟溃疡被引量:1
- 2002年
- 应用游离肩胛皮瓣修复足跟溃疡创面 10例 ,其中烧伤瘢痕溃疡 7例 ,皮肤撕脱伤瘢痕溃疡 2例 ,瘢痕癌 1例。 10例皮瓣全部存活 ,足部外形及功能恢复满意 。
- 刘英黄晓元杨兴华钟克勤雷少溶张丕红谢庭鸿肖目张龙剑红
- 关键词:足跟溃疡手术治疗
- 前臂广泛软组织缺损的皮瓣修复被引量:12
- 2002年
- 目的 探讨前臂广泛软组织缺损后皮瓣修复方法的选择。 方法 本组 2 1例肘部至腕部广泛高压电烧伤、热压伤及碾压伤患者 ,清创后即时应用带蒂的联合皮瓣、岛状背阔肌肌皮瓣及巨大胸腹部联合皮瓣修复前臂广泛软组织缺损。 结果 除 1例患者出现皮瓣远端局限坏死及皮瓣下感染外 ,其余皮瓣全部成活 ,效果满意。 结论 对于前臂广泛软组织缺损 ,早期清创后应用带蒂联合皮瓣、肌皮瓣修复是一种简单、安全。
- 黄晓元龙剑虹谢庭鸿张明华张丕红杨兴华钟克勤
- 关键词:手术方法前臂皮瓣修复
- 皮瓣移植及静脉吻合修复手部严重皮肤撕脱伤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总结手部严重皮肤撕脱伤的修复方法并观察其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00-09/2005-09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整形烧伤整形外科收治的手部严重皮肤撕脱伤患者9例,患者均知情同意。其中多指皮肤撕脱4例,手指、手掌、手背联合皮肤撕脱5例。应用同侧共蒂髂腰部、下腹部皮瓣联合移植4例,双侧髂腰皮瓣联合移植2例,同侧髂腰皮瓣移植加手掌、手背中厚植皮修复1例,撕断手背静脉吻合后撕脱手掌、手背皮瓣原位缝合2例。术后定时随访,观察患者手部外形、抓握、对掌功能和手指关节屈伸度等,进行术后手部功能评估,手部功能损害〈25%为功能良好。结果:9例手部严重皮肤撕脱伤患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无脱落。9例患者术后随访3个月-1年,其中3-6个月2例,6-9个月3例,9个月-1年4例。①除1例静脉吻合逆行手掌皮瓣边缘少许坏死外,其余皮瓣和皮片全部成活。②手部功能评定:恢复良好者8例。除1例全手皮肤撕脱术后掌指关节和指间关节僵硬、手部功能恢复较差外,其余8例术后手部具有较好的屈伸、抓握、对掌等功能,效果基本满意。③应用共蒂髂腰、下腹部皮瓣修复手指、手掌、手背联合皮肤撕脱伤,血运可靠,有效保留了伤指,且能恢复患指大部分功能。具有手部制动限制少、能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功能恢复好等优点。应用静脉吻合法修复手掌、手背联合皮肤撕脱伤,解决了逆行撕脱瓣静脉回流问题,效果良好。结论:皮瓣移植及静脉吻合均能有效修复手部严重皮肤撕脱伤患者的手部功能,其中共蒂髂腰、下腹皮瓣联合修复多指皮肤撕脱有利于手部早期功能锻炼;手背静脉吻合能改善逆行撕脱手背皮肤静脉回流障碍。
- 张丕红龙剑虹任利成谢庭鸿曾纪章黄晓元
- 关键词:外科皮瓣皮肤移植
- 5例坏死性筋膜炎的临床分析
- 2005年
- 探讨坏死性筋膜炎的早期诊断方法与治疗措施。结果表明 ,目前早期诊断的关键是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其客观依据为病理切片。早期使用广谱抗菌素 ,彻底扩创、早期植皮及代谢支持是治疗的关键。
- 谢庭鸿杨兴华张明华
- 关键词:坏死性筋膜炎病理切片植皮扩创
- 复方乳酸钠梨醇注射液在成年大面积烧伤休克期补液中的应用
- 目的探讨复方乳酸钠梨醇注射液(简称复钠醇)在大面积烧伤休克期补液中的应用。方法将53例成年大面积烧伤休克患者随即分为A、B两组。其中A组24例,入院后在在补液中应用复钠醇全部替代糖水,用量为每日2000ML;B组为29例...
- 曾纪章黄晓元杨兴华雷少榕肖目张谢庭鸿张丕红张明华
- 文献传递
- 游离上臂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手足部电烧伤创面被引量:14
- 2013年
- 目的观察游离上臂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手足部电烧伤创面的效果。方法2010年6月-2013年6月,笔者单位收治手足部Ⅲ度电烧伤患者6例,创面大小:6.0cm×4.0cm-8.5cm×7.5cm。采用游离上臂外侧穿支皮瓣修复创面,皮瓣面积为9cm×4cm-12cm×9cm。5例供区拉拢缝合,1例供区移植腹部全厚皮。结果1例中指受损患者术后因皮瓣静脉回流障碍坏死,经换药后取腹部全厚皮移植修复;其余5例皮瓣全部成活,皮瓣颜色和弹性与受区较匹配,臃肿不明显。随访6—24个月,手足部功能恢复尚可,5例患者手功能评定结果:优2例、良2例、差1例。供瓣区瘢痕较轻,无明显功能障碍,效果较佳。结论游离上臂外侧穿支皮瓣血管蒂相对较长,脂肪组织较少,是修复手足部电烧伤小创面的较佳皮瓣。
- 张丕红张明华谢庭鸿周捷任利成梁鹏飞曾纪章黄晓元
- 关键词:烧伤外科皮瓣创面修复
- 皮瓣移植修复胫前软组织缺损(56例报告)
- 目的:探讨胫前软组织缺损的修复方法观察其临床效果。方法:1990年1月至2001年12月,对 576例创伤、慢性溃疡及瘢痕癌等原因所致胫前软组织缺损,采用7种皮瓣进行局部转位、交腿移植、游离移植及桥式游离移植修复,其中腓...
- 黄晓元谢庭鸿龙剑虹张丕红杨兴华钟克勤肖目张
- 文献传递
- 电击伤后并发脑损伤的临床分析被引量:9
- 2003年
- 目的 探讨电击伤后并发脑损伤的发病特点及诊治方法。 方法 收集笔者单位近年收治的 138例电击伤患者的临床资料 ,根据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结果 ,判断其是否并发脑部损伤 ,并将受损程度分为轻、中、重、特重度 4类。分析电流出入口部位及电压高低与脑损伤的关系 ,提出可能的致病原因。根据诊断结果 ,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结果 本组患者中 ,有 10 6例并发脑损伤 ,4例为重度 ,其余为轻、中度 ,影像学检查可见脑部阳性病变。致伤电压的高低、电流出入口部位与脑损伤发生率关系不大 ,但二者与脑损伤程度有密切关系。本组患者经治疗 ,131例治愈 ,7例死亡 ,但无1例因脑损伤而致死。 结论 高压电击伤后脑损伤的发生率较高 ,其原因可能与电流对脑部的直接损害、机械性损伤、电流所致心肺疾病、大面积烧伤均有关 ,早期、正确地诊断、治疗 ,是减少死亡率、致残率的关键。
- 谢庭鸿黄晓元刘卫平龙剑虹任利成杨兴华
- 关键词:电击伤脑损伤并发症
- 背部带蒂轴型肌皮瓣修复邻近部位深度创面22例被引量:6
- 2010年
- 目的探讨带蒂轴型背部肌皮瓣在邻近部位深度创面修复中的应用。方法 2005年至2010年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烧伤整形外科采用轴型背部肌皮瓣转移修复邻近部位深度创面22例。烧(创)伤创面彻底清创、溃疡和肿瘤切除后采用胸背动脉为蒂的背阔肌肌皮瓣14例,背阔肌肌皮瓣联合髂腰皮瓣3例,联合胸大肌皮瓣1例,腰动脉和肋间后血管为蒂的逆行背阔肌肌皮瓣1例,下位斜方肌肌皮瓣3例。结果背阔肌肌皮瓣转移术后感染或远端部分坏死各1例;4例供瓣区植皮部分未成活,经再次扩创或二期植皮后愈合。其余组织瓣移植未见并发症发生。随访3~24月,修复部位功能和外观均基本满意。结论带蒂轴型背部肌皮瓣能满足颈、胸、上肢等深度创面覆盖的需要,可安全、有效地修复这些部位的深度创面。
- 张丕红黄晓元肖目张任利成张明华龙剑虹范鹏举曾纪章谢庭鸿
- 关键词:修复外科手术软组织缺损
- 小腿中段腓动脉穿支皮瓣临床应用
- 张明华曾纪章梁鹏飞刘雄周捷张丕红谢庭鸿任利成黄晓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