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培杰
- 作品数:17 被引量:80H指数:6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透析用水残余氯过高的预防被引量:1
- 2012年
- 介绍了血液透析用水中氯的存在状态以及残余氯的不同检测方法,分析了水处理后残余氯过高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方法,最后指出了清除残余氯是透析用水前处理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更好地预防透析用水残余氯过高提供了参考经验。
- 周曙辉谢培杰
- 关键词:水处理设备
- GAMBRO AK95S电源维修1例被引量:2
- 2012年
- 血液透析主要原理是根据膜平衡原理,将患者血液通过半透膜,借由半透膜进行水和溶质的交换,血液中多余的水分、尿毒症毒素包括肌酐、尿素和电解质(包括钾)等进入透析液而被清除,而透析液中碱基(HCO3-)等则进入血液,从而达到清除多余水分和尿毒症毒素,维持人体血液中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的目的。
- 谢培杰张飞鸿
- 关键词:尿毒症毒素血液透析电源人体血液酸碱平衡
- “生命网”讲座问卷调查与分析
- 2010年
- 目的了解冠心病患者在心内科“生命网”讲座中的参与情况,探讨如何切实改进和完善生命网讲座等系列工作,提高冠心病二级预防患者依从性。方法在“生命网”系列讲座中发放调查问卷,询问患者以往参与讲座的情况,不能参加的原因,对生命网讲座的满意程度以及对讲座的建议和要求等。结果2008年7月—2009年6月,发放2次问卷各120份,第一次收回86份,反馈率为71.6%;第二次收回91份,反馈率为75.8%。97.6%的患者对生命网的讲课形式和内容满意,希望继续参加讲座,并提出中肯建议。结论生命网讲座普遍受患者欢迎,需全面开展,力争全社会的支持。
- 翟大红高美芳谢培杰
- 关键词:生命网
- 应用多磺酸粘多糖乳膏防治静脉炎的护理进展被引量:9
- 2011年
- 静脉输液既是护士基础护理操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临床上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静脉输液作为一种迅速有效的给药途径,在医疗的抢救、治疗和康复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输液可补充身体必须的水分、电解质、营养物质、药物等,纠正人体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恢复内环境稳定;也因为具有输入量大,输入速度快的特点,而达到高效、速效治疗的目的,也是抢救病人最得力的措施,而静脉炎则是输液常见的并发症,目前临床上主要应用多磺酸粘多糖乳膏防治静脉炎,笔者现将近年来的护理进展综述如下。
- 曹洁谢培杰
- 关键词:多磺酸粘多糖乳膏静脉炎护理
- 透析用水残余氯过高的预防
- 自从1861年苏格兰化学家Thomas首先提出"透析"的概念到1924年德国医师Haas首次在患者身上实施自己设计的净化血液装置,血液净化技术作为肾脏病的一个分支,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展.
- 周曙辉谢培杰
- 关键词:水处理
- 可追溯性的透析器质量控制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建立透析器使用全过程质量控制管理体系,并通过金字塔模型对质量问题进行管控分析,以监测不良反应,为透析器质量管理打下坚实的基础。方法使用透析器条码和透析管理软件对每个透析器进行编码。收集上海市2家血液净化中一~2012年6月~2013年2月透析器使用情况数据,建立单次治疗中单个病人透析器使用过程的点对点的关联体系,从而实现透析器的可追溯管理。结果利用金字塔型数据模型,通过多维度分析,对质量问题进行归类。结论透析器质量管理体系的实施,实现了透析器的可追溯管理。
- 谢培杰张飞鸿赵丽萍周怡陈静张斌
- 关键词:透析器可追溯性不良反应监测
- 血液透析信息化系统对护理人员工作适应性与工作投入的影响被引量:9
- 2015年
- 目的 通过测量血透室护理人员在使用血液透析信息化系统前后工作适应性以及工作投入的心理状况,多维度比较分析使用血液透析信息化系统前后护理人员心理状况存在的差异. 方法 选择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血透室护理人员,在使用信息化系统前后分别发放工作适应障碍量表(Wa)以及工作投入量表(UWES). 收集数据后运用SPSS 19. 0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使用信息化系统前Wa得分为(20.79 ±3.39)分,不同年龄护理人员使用前后Wa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学历护理人员使用4,6,10周后Wa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不同工作年限使用前后Wa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 使用信息化系统前UWES得分为(48. 53 ± 9. 02)分,不同年龄、学历、工作年限UWES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 结论 血液透析信息化管理系统能降低透析室护理人员的工作适应障碍以及提高工作投入,实现了护理服务的数字化、科学化、现代化,从而更安全、更全面地为透析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 谢培杰盛晓华程霞刘莺周怡李春兰张娟娟
- 关键词:血液透析滤过信息系统
- 条形码技术在血液透析器质量控制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通过对血液透析器进行编码化管理,建立血液透析器使用的可追溯性,达到对血液透析器使用的质控目标。方法利用条形码的唯一性原理,将透析器生产信息、物流信息及临床使用信息有机组合成完整的信息链,进行质量控制管理。结果采用条形码技术建立医用高值耗材基础数据库,实现对血液透析器使用不良反应的可追溯性监测。结论条形码技术保证了血液透析器不良事件的可追溯性,有效提高了对血液透析器的质量控制。
- 赵丽萍张斌盛晓华谢培杰周怡张飞鸿
- 关键词:条形码技术血液透析器
- 血液透析数字化管理系统护理模块的应用被引量:19
- 2015年
- 血液透析是急慢性肾衰竭患者肾脏替代治疗的方式之一。它通过将体内血液引流至体外,经透析器中的空心纤维与纤维外透析液进行物质交换,清除体内的代谢废物、维持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同时清除体内过多的水分。慢性肾脏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导致尿毒症而接受血液净化治疗的患者逐年增加。2011年,全球透析人数为215.8万人,同比增长6.4%;2012年,我国晚期肾病患者约有200万人,但是接受透析治疗的人数比例还是较低,未来随着中国各级医保覆盖面的逐步扩大,中国晚期肾病患者接受治疗的比例将大幅上升[1]。有研究表明,护患比例的不断减小与透析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有一定关系[2],面对大量的血透患者,如何能更有效地管理血液透析室也成为新的课题,而通过软件平台辅助血透室管理是大势所趋。
- 谢培杰周怡张娟娟
- 关键词:肾透析护理信息化
- 冠心病介入术后出血的观察与护理被引量:8
- 2011年
- 目的探讨冠心病介入治疗(PCI)术后出血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措施。方法通过对2008年8月至2009年7月期间1016例PCI术后的观察和护理,了解PCI术后出血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探讨如何做好术后出血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结果1016例PCI术后出现出血并发症34例,主要是局部血肿、出血以及心脏压塞,经过积极的治疗无死亡病例,全部好转出院。结论严格掌握PCI操作规程,重视术后的观察和护理,提高护士的护理安全意识,发现问题及时正确处理,可减少术后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利于患者疾病的康复。
- 谢培杰高美芳
- 关键词:介入治疗冠心病出血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