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桂芬
- 作品数:9 被引量:23H指数:2
-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福州地区汉族冠脉介入患者CYP2C19基因多态性的研究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探讨福州地区汉族冠脉介入患者CYP2C19基因分布情况。方法:选取323名无血缘关系并行冠脉介入(PCI)治疗的福州地区汉族患者,应用PCR-基因芯片法分析氯吡格雷代谢相关CYP2C19基因型及等位基因的频率。结果:福州地区汉族冠脉介入患者CYP2C19*1/*1、CYP2C19*1/*2、CYP2C19*1/*3、CYP2C19*2/*2、CYP2C19*2/*3和CYP2C19*3/*3基因型频率分别为41.5%、39.9%、5.6%、10.2%、2.5%、0.3%。CYP2C19代谢型以中间代谢型的频率最高,为45.5%,最低的为慢代谢型(为13.0%)。CYP2C19*1、*2和*3的频率分别为64.3%、31.4%和4.3%,该结果与中国其他地区汉族人群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YP2C19基因在男性组和女性组无显著差别。结论:福州地区汉族人群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中国其他地区相近,存在较多的氯吡格雷代谢功能缺失基因,性别不是CYP2C19遗传多态性的主要影响因素。
- 许桂芬吴志辉翁智远郑勇
- 关键词:CYP2C19基因型等位基因
- 暴发性心肌炎患者的心脏结构改变及随访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通过观察暴发性心肌炎患者治疗前后的心脏超声改变及随访结果分析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20年7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收治的75例心肌炎患者,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分为非暴发性心肌炎组(42例)及暴发性心肌炎组(33例)。收集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入院后24 h内给予超声心动图检查并记录。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心肌炎暴发的相关因素。分析所有心肌炎患者入院时心脏结构指标与收缩压的相关性。复查暴发性心肌炎组存活者出院后3个月的超声心动图,观察其超声心动图的动态改变。结果与非暴发性心肌炎组患者相比,暴发性心肌炎组血压较低(P<0.001),左心室并不增大,左心室壁却明显增厚(P<0.001),左心室收缩功能明显下降(P<0.0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低血压为心肌炎暴发的独立危险因素(OR=1.221,95%CI 1.046~1.426,P=0.012;OR=1.247,95%CI 1.078~1.443,P=0.003)。所有心肌炎患者中,入院时室间隔及左心室后壁厚度与收缩压呈负相关(分别r=-0.626,-0.609,均P<0.001),入院时的每搏输出量及LVEF与入院时的收缩压呈正相关(分别r=0.530,0.536,均P<0.001)。分析其中7例抢救无效死亡的暴发性心肌炎患者发现,入院时血压均≤90/60 mm Hg,室间隔厚度均>1.1 cm。暴发性心肌炎组出院3个月后复查超声心动图发现,左心室大小变化不明显,但左心室厚度明显变小(P<0.001),收缩功能明显改善(P<0.001)。结论左心室厚度及收缩功能的改变是可逆的,低血压和低LVEF为心肌炎暴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 许桂芬赵文香黄宣明郑勇翁智远余福玲林金秀苏津自
- 关键词:心肌炎射血分数低血压
- 验前概率结合心电图运动平板试验在可疑稳定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中的诊断价值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 通过更新的Diamond-Forrester法(UDFM)推断得到验前概率,探讨验前概率结合心电图运动平板试验板(ETT)在可疑稳定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SCAD)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取回顾性分析方式,入选2016年1月至2020年9月因“胸痛”就诊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并于2周内行ETT和冠状动脉造影(CAG)的患者340例。通过UDFM推断研究对象的验前概率,并以验前概率作为依据分为低验前概率组(验前概率<15%,n=56)、中低验前概率组(验前概率15%~65%,n=207)、中高验前概率组(验前概率>65%~85%,n=77)。以CAG结果为金标准,分析验前概率及验前概率结合ETT在可疑SCAD患者中的诊断价值。结果 以CAG为金标准,验前概率预测SCAD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678(95%CI 0.619~0.737,P<0.05)。ETT诊断SCAD的阳性预测值,男性高于女性(63.2%比33.3%,χ^(2)=12.312,P<0.001)。验前概率结合ETT的诊断价值,线性趋势检验结果显示,低、中低和中高验前概率敏感度、特异度不存在线性趋势,而阳性预测值呈升高趋势,阴性预测值则呈下降趋势(P<0.05);女性患者中,中低验前概率组阳性预测值高于低验前概率组;男性患者中,中低验前概率组阴性预测值高于中高验前概率组(均P<0.05)。结论 UDFM推断得到的验前概率在可疑SCAD人群中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验前概率结合ETT可提高两者在可疑SCAD患者中的诊断价值。
- 许桂芬柯遵苗陈利芳赵文香苏津自
- 关键词:运动平板试验冠状动脉造影
- 高血压病发生发展中微小RNA的作用被引量:1
- 2012年
- 微小RNA(miRNA)是一类高度保守的非编码蛋白质的单链RNA,在转录后水平参与生理状态及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大量研究表明,miRAN在高血压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在肾素的分泌、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及醛固酮受体、离子通道、内皮功能障碍等方面都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使miRAN成为高血压病研究领域的热点。
- 窦学凯许桂芬杨巍
- 关键词:微小RNA高血压病肾素醛固酮
- 心力衰竭发生发展中微小RNAs的作用及临床意义被引量:2
- 2011年
- 微小RNAs(miRNAs)是一类高度保守的非编码小RNA,在转录后水平参与细胞增殖、分化和凋亡,与正常生理过程和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近年来一系列研究证明,miRNAs参与了心力衰竭发生发展的病理生理改变过程,包括体液因子的调节、细胞破坏、神经内分泌的改变和心肌重构等。
- 许桂芬杨巍
- 关键词:心力衰竭微小RNAS体液因子神经内分泌心肌重构
- 尿酸、NT-proBNP及hsCRP在慢性心力衰竭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被引量:10
- 2016年
- 目的探讨血尿酸、hs CRP及NT-pro BNP在慢性心力衰竭(心衰)诊断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41例慢性心衰患者及31例健康对照组,检测外周血尿酸、hs CRP及NT-pro BNP的浓度,分析其与NYHA(纽约心脏病协会)心功能分级、LVEF(左室射血分数)及LVED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的相关性。结果慢性心衰患者血尿酸、hs CRP及NT-pro BNP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不同心功能分级之间的血尿酸及NT-pro BNP亦有统计学差异(P<0.05)。尿酸及NT-pro BNP与心功能分级及LVEDD呈正相关(r=0.67,P<0.05;r=0.52,P<0.05;r=0.54,P<0.05;r=0.53,P<0.05),与LVEF呈负相关(r=-0.61,P<0.05;r=-0.57,P<0.05)。尿酸与NT-pro BNP两者之间亦有一定的相关性(r=0.46,P<0.05)。结论慢性心衰患者血尿酸及NT-pro BNP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是心功能评价的较好指标,而hs CRP在心衰诊断的临床价值不如尿酸及NT-pro BNP。
- 许桂芬郑勇杨巍
- 关键词:血尿酸NT-PROBNPHSCRP慢性心力衰竭
- 经肾动脉冷冻导管消融去神经术治疗难治性高血压1例
- 2023年
- 1 临床资料患者,女,27岁,以“头痛40余天”为主诉于2021年8月11日入院。40余天前出现阵发性头痛,每次30 min至1 h余不等,休息后自行缓解,多于晨起时明显,程度尚可忍受,伴有夜尿增多及泡沫尿,就诊外院期间血压明显升高,最高为265/184 mmHg(1 mmHg=0.133 kPa),双侧血压基本对称,外院查颅脑磁共振平扫未见明显异常,肾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皮质醇、醛固酮、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及肾上腺素正常。
- 许桂芬蔡瀚宁若冰翁智远赵文香李晴晴彭峰苏津自余福玲
- 关键词:难治性高血压
- 诊室外血压测量:应用价值、问题与发展趋势被引量:2
- 2014年
- 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首要危险因素,控制血压可显著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风险.高血压诊断和评估是降压治疗的基础,规范的血压测量是高血压管理的前提.曾经对血压测量的认识只是量个数值,不仅只观察诊室血压的数值,而且还很不规范.随着对血压认识的不断深入,对血压测量方式等日趋丰富,从单纯诊室血压测量发展到诊室外血压测量,即家庭血压测量(空间纬度)和动态血压监测(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ABPM)(时间维度).进行血压立体化监测,才能明确诊断、评估高血压的危害性及进行指导治疗.
- 许桂芬林金秀
- 关键词:高血压血压测量诊室血压动态血压监测
- MicroRNA-21在扩张型心肌病患者血清中表达下调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本文主要探讨血清microRNA(miR)-21/155/181a/18b在具有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症状的扩张型心肌病(扩心病)患者中的表达水平。方法收集40例扩心病患者和30名健康对照者,通过实时免疫荧光定量PCR反应检测血清miRNA。分析miR-21等miRNA和其他临床指标如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血清miR-21在扩心病患者中的相对表达量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在所有的试验者中,血清miR-21与LVEF%呈正相关,与LVEDD呈负相关(P<0.001)。结论与健康对照者相比,血清心肌重构相关的miR-21在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的扩心病患者中表达下调,并与疾病的严重程度相关。
- 许桂芬翁智远杨巍
- 关键词:微RNAS扩张型心肌病血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