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许晖

作品数:11 被引量:48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机械工程电子电信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机械工程
  • 2篇电子电信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主题

  • 6篇减振
  • 4篇角位移
  • 4篇光电平台
  • 3篇隔振
  • 2篇三维实体建模
  • 2篇四边形
  • 2篇平行四边形
  • 2篇线位移
  • 2篇机器人
  • 2篇计算机
  • 2篇减振器
  • 2篇减振元件
  • 2篇减振装置
  • 2篇AUTODE...
  • 2篇CAD
  • 2篇并联机器
  • 2篇并联机器人
  • 1篇动态滑模控制
  • 1篇动载
  • 1篇运动学

机构

  • 11篇中国科学院长...
  • 2篇吉林大学
  • 2篇河南科技大学
  • 1篇长春理工大学
  • 1篇长春预应力工...

作者

  • 11篇许晖
  • 6篇金光
  • 4篇安源
  • 2篇刘延斌
  • 2篇韩秀英
  • 2篇王军
  • 2篇史磊
  • 1篇徐长吉
  • 1篇刘延斌
  • 1篇王智
  • 1篇马梦林

传媒

  • 3篇半导体光电
  • 2篇光学精密工程
  • 2篇系统仿真学报
  • 1篇2004第四...

年份

  • 1篇2008
  • 1篇2007
  • 6篇2006
  • 3篇2004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6-SPS型并联机构正向求解研究与仿真被引量:2
2006年
研究6-SPS型并联机器人机构的运动学正向求解方法,推导了6-SPS型并联机器人运动学模型,提出了一种位姿和速度正向求解的方法,在此基础上,运用基于Moore-Penrose广义逆的牛顿迭代格式编制了MATLAB运动学正向求解程序,并进行了运动学正向求解数值仿真,结果表明求解程序快速有效。
刘延斌韩秀英许晖
关键词:并联机器人运动学正解广义逆非线性方程组
光电平台无角位移减振机构运动分析被引量:3
2006年
分析了光电平台的工作环境和角振动对成像质量的影响,应用空间机构学原理和减振理论,设计了一种既具减振功能又能抑制角位移的无角位移减振机构。对减振机构的减振机理及运动特性进行了分析,并利用三维建模软件和MSC.Visual Nastran 4D仿真分析软件对该减振机构进行了三维实体仿真分析,通过输出的仿真数据及曲线检验无角位移减振原理的正确性。
许晖安源金光马梦林
关键词:光电平台隔振
动载体光电平台角振动隔振设计被引量:17
2006年
动载光电系统具有机动灵活、实时准确、视场范围广、针对性强等特点,是获得各种图像信息的主要平台。光电系统由于受内部和外部振动的影响,其任务载荷在相对恶劣的环境下工作,为提高任务载荷的成像质量,有必要对光电平台的振动环境加以改善,减少对成像质量影响较大的角振动。通过对动载体平台振动及其对成像质量的影响分析,根据动力学普遍原理建立了两轴四框架光电平台的隔振模型,采用在内外框架之间对称的弹性布局方案,有效地解除了线振动对角振动的耦合影响;合理地选择弹性参数,有效提高了角振动的隔离效果。
安源许晖金光史磊王军宋志远
关键词:光电平台隔振
3-RRRT并联机器人解耦的反演自适应动态滑模控制被引量:10
2008年
针对3-RRRT型搬运机器人提出一种解耦的反演自适应动态滑模控制方法,以提高控制精度和鲁棒稳定性。首先利用非线性补偿方法将系统解耦成线性系统,运用一阶动态滑模设计新的滑模面,然后利用基于李亚普诺夫函数的Backstepping控制设计方法和自适应控制技术,设计了全局渐近稳定的系统控制器,最后利用MATLAB进行了系统控制数值仿真,结果表明,对3-RRRT型并联机器人的这种强耦合的、具有不确定性的非线性系统,采用该解耦的反演自适应动态滑模控制方法,可以达到理想的控制精度,并能保障系统的鲁棒稳定性。
刘延斌韩秀英许晖
关键词:并联机器人解耦控制动态滑模控制自适应控制
将角位移转化为线位移的减振装置
本发明涉及一种减振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无角位移的减振装置。主要包括上平台1、下平台2、减振体3、第一减振元件4、第二减振元件5、第三减振元件6、第四减振元件7、第一连杆机构8、第二连杆机构9、第三连杆机构10。由于本发明...
金光许晖
文献传递
振动对动载体成像的影响及被动隔振技术的应用被引量:12
2006年
动载体光电平台具有强时效性、高准确度、机动灵活、针对性强的特点,是获取信息的有效手段。分析了动载体的线振动和角振动对成像质量的影响,根据动力学普遍原理建立了动载体光电系统的隔振系统数学模型,提出了提高隔振效果的主要问题和设计方案,仿真分析了采用正交布局的隔振系统的隔振效果,为今后进一步的理论优化设计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工程实践提供了理论指导。
安源许晖金光史磊王军
关键词:光电平台振动被动隔振成像质量
四元数矩阵在航天相机像面位置求解中的应用被引量:8
2004年
研究了四元数矩阵在航天相机像面位置求解中的应用。提出了一种功能等同于齐次旋转变换矩阵的改进的四元数变换矩阵,并依据多体系统理论,利用改进的四元数变换矩阵和齐次坐标变换矩阵两种方法推导出了对应于地面景物的两种航天相机的像面位置模型,阐述了利用四元数实时求解的算法来获得各像点的像面位置的实时解的方法。同时对这两种求解方法进行了计算机模拟。结果证明,利用改进的四元数变换矩阵方法的求解速度比利用齐次坐标变换矩阵的方法快一些。
刘延斌许晖徐长吉安源王智金光
关键词:航天相机像移补偿四元数矩阵计算机模拟
光电平台无角位移减振机构机理研究及误差分析
许晖
关键词:空间连杆机构误差分析
基于Autodesk Inventor的减振器三维实体建模被引量:1
2004年
论述了Autodesk Inventor中基于特征的三维实体建模技术及其在计算机辅助设计中的应用.通过建立减振系统三维实体模型并进行预装配及运动分析,对基于特征的三维实体建模的特点、方法进行了研究.采用Autodesk Inventor的三维实体建模技术可以方便、快速地检验和评价减振器设计方案,大大提高了设计效率.
许晖
关键词:AUTODESKINVENTOR减振器三维实体建模CAD
无角位移减振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减振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无角位移的减振装置。主要包括上平台1、下平台2、减振体3、第一减振元件4、第二减振元件5、第三减振元件6、第四减振元件7、第一连杆机构8、第二连杆机构9、第三连杆机构10。由于本...
金光许晖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