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许媛媛

作品数:10 被引量:91H指数:6
供职机构: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质量工程项目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脑梗
  • 5篇脑梗死
  • 5篇梗死
  • 4篇动脉
  • 4篇急性
  • 4篇急性脑梗死
  • 3篇动脉粥样硬化
  • 3篇脑梗死患者
  • 3篇颈动脉
  • 3篇颈动脉粥样硬...
  • 3篇急性脑梗死患...
  • 2篇学法
  • 2篇血红蛋白
  • 2篇糖化
  • 2篇糖化血红蛋
  • 2篇糖化血红蛋白
  • 2篇糖尿
  • 2篇糖尿病
  • 2篇糖尿病合并
  • 2篇缺血

机构

  • 10篇蚌埠医学院第...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蚌埠医学院第...

作者

  • 10篇许媛媛
  • 8篇朱方方
  • 7篇赵宏
  • 5篇冯敏
  • 5篇寿广丽
  • 3篇李有中
  • 1篇钱伟东
  • 1篇孟颖
  • 1篇蒋宏俨
  • 1篇许航
  • 1篇谢康
  • 1篇郑重
  • 1篇崔煜
  • 1篇孙中武
  • 1篇张友好
  • 1篇骆嵩
  • 1篇王广慧

传媒

  • 3篇中华全科医学
  • 2篇中国继续医学...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蚌埠医学院学...
  • 1篇江苏大学学报...
  • 1篇疑难病杂志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17
  • 2篇2013
  • 1篇2009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老年脑小血管病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变化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探讨老年脑小血管病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同型半胱氨酸(HCY)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前瞻性研究,连续入选2015年1月至2016年8月在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116例脑小血管病患者,进一步分为腔隙性脑梗死组50例和脑白质疏松组66例,选择同期健康老年人89例为对照组,检测各组的FIB、D-二聚体、HCY水平并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脑小血管病组FIB、D-二聚体HCY分别为(3.3±0.9)g/L、(631.1±487.1)μg/L、(20.6±12.8)μmol/L,腔隙性脑梗死组分别为(3.3±1.0)g/L,(479.2±277.6)μg/L,(14.4±4.8)μmol/L,脑白质疏松组分别为(3.3士0.8)g/L,(750.2±577.4)μg/L,(25.4±15.0)μmol/L,均高于对照组(2.6±0.5)g/L,(202.7±81.7)μg/L,(12.8±4.6)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脑小血管病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FIB、D-二聚体、HCY为脑小血管病的独立相关危险因素(P〈0.01);腔隙性脑梗死和脑白质疏松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表明,HCY与腔隙性脑梗死无相关性(P〉0.05)。结论FIB、D-二聚体、HCY可能是脑小血管病危险因素,但腔隙性脑梗死、脑白质疏松的危险因素存在差异。
许媛媛孙中武
关键词:卒中纤维蛋白原半胱氨酸
微课+微信联合PBL教学法在神经内科疾病教学中的效果研究被引量:5
2023年
目的 探讨微课+微信联合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在神经内科疾病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40名2021年3月—2022年3月在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轮转实习的5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0名,试验组给予微课+微信联合PBL教学法,对照组给予PBL教学法。在完成教学后对两组实习生进行客观评价(理论和技能考试)、迷你临床演练评估(mini-clinical evaluation exercise,Mini-CEX),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的理论考试成绩(40.05±4.55)分、技能考试成绩(38.90±4.38)分、Mini-CEX评分(44.60±6.52)分和教学满意度(27.35±2.70)分均高于对照组的(36.20±5.78)分、(35.80±4.09)分、(39.35±5.55)分和(25.15±2.5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微课+微信联合PBL教学法在神经内科疾病教学中,可提高实习生理论和技能考试成绩、Mini-CEX评分和对教学的满意度。
寿广丽赵宏朱方方许媛媛李有中
关键词:PBLMINI-CEX教学效果
脑梗死与血Hcy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探讨被引量:26
2013年
目的观察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并探讨其与颈动脉粥样硬化(Carotid ar-tery atherosclerosis,CAA)的相关性。方法检测54例脑梗死患者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血脂4项、空腹血糖(FBS)、血尿酸(UA),并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其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ntimal-medial wall thickness,IMT),并与对照组25例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脑梗死组和对照组血清Hcy水平升高者分别有40例和6例,占74.07%和24.00%,血清Hcy水平分别为(20.00±5.67)μmol/L和(13.80±2.10)μmol/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Hcy水平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呈显著正相关性(r=0.329,P<0.05),与血脂、FBS、血UA均无相关性(均P>0.05)。结论高Hcy血症是脑梗死重要危险因素,且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密切相关。
许媛媛冯敏朱方方赵宏
关键词:脑梗死同型半胱氨酸颈动脉粥样硬化
缺血性脑卒中脑微出血的危险因素及其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脑微出血(cerebral microbleeds,CMBs)的危险因素及CMBs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收集缺血性脑卒中病人70例,根据脑磁敏感成像(SWI)分为脑微出血组(CMBs组)29例和非脑微出血组(N-CMBs组)41例,收集2组资料,分析CMBs的危险因素,同时用MoCA和MMSE量表对2组进行认知功能评估,分析CMBs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结果:年龄、高血压、抗血小板药物史、脑白质疏松、卒中史均是CMBs的危险因素(P<0.05~P<0.01);CMBs组与N-CMBs组之间MoCA、MMSE评分及认知障碍病例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认知功能与CMBs的程度进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MoCA评分与CMBs分级呈负相关关系(rs=-0.889,P<0.05);MMSE评分与CMBs分级呈负相关关系(rs=-0.726,P<0.05)。结论:CMBs可以导致认知功能下降,CMBs数目越多认知损害越重;年龄、高血压、抗血小板药物史、脑白质疏松、卒中史是CMBs的危险因素,其中年龄是CMBs的独立危险因素。
朱方方许媛媛寿广丽赵宏冯敏钱伟东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脑微出血脑白质疏松
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糖化血红蛋白与血清相关炎症因子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9
2021年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1c)与血清相关炎症因子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关系。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1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85例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颈部血管超声检查结果分为无斑块组(13例)、稳定斑块组(26例)和不稳定斑块组(46例)三组。三组患者均进行HbA1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测定。观察比较HbA1c、hs-CRP、TNF-α和IL-6水平及HbA1c与血清相关炎症因子相关分析结果,采用MedCalc软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HbA1c预测发生颈动脉不稳定斑块的价值。结果不稳定斑块组患者的HbA1c、hs-CRP、TNF-α和IL-6水平均显著高于无斑块组和稳定斑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稳定斑块组患者的HbA1c、hs-CRP、TNF-α和IL-6水平均显著高于无斑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hs-CRP、TNF-α和IL-6水平均与HbA1c呈正相关(P<0.01)。ROC曲线分析显示,HbA1c是发生颈动脉不稳定斑块的显著预测因子[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ROC curve,AUC):0.737,P<0.01]。结论HbA1c可能通过炎症因子促进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生颈动脉不稳定斑块,有望成为评估颈动脉斑块的廉价临床检测指标。
寿广丽朱方方许媛媛李有中赵宏
关键词:2型糖尿病脑梗死糖化血红蛋白炎症因子颈动脉斑块
尿激酶治疗频发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临床研究被引量:7
2009年
目的观察单次使用尿激酶对频发的颈内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的疗效。方法62例频发颈内动脉系统TIA患者随机分为单次尿激酶治疗的尿激酶组(32例)和常规治疗的对照组(30例)。结果尿激酶组治疗后24h、3d和15d内TIA发作控制率分别为68.8%、90.7%和96.9%,均高于对照组的16.7%、56.7%和83.4%(P<0.01);尿激酶治疗后凝血功能无明显变化(P>0.05),纤维蛋白原较常规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早期单次使用尿激酶治疗能迅速控制频发颈内动脉系统TIA发作,有效防止脑梗死的发生。
谢康崔煜郑重蒋宏俨许航许媛媛
关键词:尿激酶颈内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
转化医学联合微信翻转课堂在神经病学住培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探索转化医学联合微信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神经病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2019级和2020级住培生(内科专业+全科医学专业+神经病学专业)共42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试验组及对照组各21名),试验组采用转化医学联合微信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利用微信群及微课进行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及互动交流;对照组采用传统讲授法教学。轮转结束后对两组住培生进行考核。结果试验组的理论成绩、技能成绩、病例综合分析成绩均超过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学员在思考能力、学习兴趣、解决问题、语言沟通、文献检索上对教学模式的认可人数均超过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转化医学联合微信翻转课堂模式能够提高住培生的自学能力及临床综合能力,激发发展自主学习和终生学习的能力,提高医学创新及科研水平,可在住培实践教学中应用推广。
朱方方寿广丽许媛媛赵宏冯敏
关键词: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讲授教学法神经病学教育
糖化血红蛋白与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神经功能及短期预后的相关性被引量:19
2022年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 A1c,HbA1c)与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神经功能及短期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16例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检测其HbA1c水平,根据结果分为HbA1c>8.2%组(n=54)和HbA1c≤8.2%组(n=62),比较2组临床资料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使用Spearman相关分析评价HbA1c与NIHSS评分相关性。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定患者脑梗死后3个月功能恢复情况,分成预后不良组(mRS评分>2分)和预后良好组(mRS评分≤2分)。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短期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HbA1c对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短期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与HbA1c≤8.2%组相比,HbA1c>8.2%组NIHSS评分、HbA1c及空腹血糖明显增高(P均<0.01);NIHSS评分与HbA1c呈显著正相关(P均<0.01)。与预后良好组相比,预后不良组HbA1c、空腹血糖明显增高(P均<0.01);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bA1c是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短期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HbA1c预测患者发生短期预后不良事件的曲线下面积为0.842(P<0.01),切点为8.3%。结论:HbA1c与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早期神经功能损伤相关,是患者短期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寿广丽骆嵩朱方方许媛媛李有中赵宏
关键词:脑梗死2型糖尿病糖化血红蛋白短期预后
急性脑梗死患者N末端脑钠肽前体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的变化及其与不同梗死面积、梗死部位、颈动脉粥样硬化(CAA)、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6年9月在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发病24 h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0例作为梗死组,同期健康体检者40例为健康对照组。检测并比较梗死组入院24 h、治疗7 d、治疗14 d及健康对照组血浆NT-proBNP水平,梗死组依照头颅MR检查结果按照梗死面积、梗死部位比较入院24h、治疗7d、治疗14d血浆NT-proBNP水平;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2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并与入院24 h血浆NT-proBNP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入院时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对梗死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分组,并与入院24 h血浆NT-proBNP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梗死组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t=16.840,P=0.00),入院24 h血浆肌proBNP水平最高,后逐渐下降,2周时最低;重症亚组入院24h血浆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轻症亚组,轻症亚组高于健康对照组(F=102.386,P=0.00),且预后渐好转;大面积脑梗死亚组入院24 h、第7天、第14天血浆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中面积脑梗死亚组,中面积脑梗死亚组血浆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小面积脑梗死亚组(F=188.694、200.641、181.731,P均=0.000);前、后循环脑梗死血浆NT-proBN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000,P>0.05);2组颈动脉IM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14.901,P=0.000),且梗死组入院24h血浆NT-proBNP水平与NIHSS、IMT呈正相关(r=0.692、0.672,P均=0.000)。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血浆NT-proBNP水平明显升高,与梗死面积呈正相关,与梗死部位无关,是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可以用于评估脑梗死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
王广慧冯敏许媛媛朱方方
关键词:N端脑钠肽前体颈动脉粥样硬化内膜中层厚度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抗心磷脂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抗心磷脂抗体(anticardiolipin antibodies,ACA)与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ACI)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为临床早期预防性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69例ACI患者ACA的阳性率,并与对照组42例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ACI组患者ACA阳性率24.64%,对照组ACA阳性率4.76%,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CI组患者年龄≤50岁的ACA阳性率36.11%,年龄>50岁的ACA阳性率12.12%,ACI组患者ACA阳性率与年龄≤50岁脑梗死患者关系密切(P<0.05);而ACI组患者ACA的阳性率在性别差异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ACI组患者多灶性脑梗死ACA阳性率42.86%,单灶性脑梗死ACA阳性率16.67%,ACA阳性率与脑梗死病灶数量呈正相关,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CA是ACI,尤其是中、青年ACI的重要危险因素,且以多灶性脑梗死多见,临床上应重视对ACA阳性患者的积极防治。
冯敏张友好许媛媛朱方方赵宏孟颖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抗心磷脂抗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