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伏菊
- 作品数:30 被引量:553H指数:15
- 供职机构:济南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天文地球更多>>
-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评价与调控原则被引量:66
- 2006年
- 人口的剧烈增长和科技、经济的飞速发展使人类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越来越深刻。人类的不合理活动导致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繁。为此,探求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机制和作用规律,实现对人类活动方向和速率的有效调控,维持区域环境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人地关系研究中的重要科学问题。本文综述和讨论了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影响的主要类型、途径和作用尺度;强调进行区域生态建设,发挥人类活动的能动作用在我国条件下的重要性;列举和评述了人类活动强度评价指标和对生态环境影响的临界调控指标与调控原则,为正面评估和规范人类活动提供研究思路。
- 魏建兵肖笃宁解伏菊
- 关键词:资源环境生态影响
- 黑土区县域生态工程建设对农业景观的调控被引量:5
- 2005年
- 近年来,东北典型黑土区的水土流失问题得到了广泛的关注。该文运用景观生态学的空间分析方法,在地理信息系统GIS支持下,以1989年和2002年陆地资源卫星LandsatTM为主要信息源,结合测绘图件、统计数据及野外调查,分析黑土侵蚀区典型县域(拜泉县)生态恢复与重建的景观结构和水土保持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从1989到2002年,研究区耕地面积下降24731.01hm2,林草地面积增加了13567.53hm2,林网进一步完善,水库和塘坝数量由88座增加到1490座。全县55%的水蚀面积得到治理,82.2%的风蚀农田得到林网的防护,43.7%的景观地表超渗径流得到集蓄利用,大于1.5°坡耕地泥沙径流拦截面积增加1420.10hm2。大规模生态建设下,区域景观类型数量和空间配置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景观结构的调整对其水土保持功能起到了很好的调控作用。
- 魏建兵肖笃宁解伏菊
- 关键词:农业景观生态建设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
- 黄河三角洲退化湿地植被与土壤的恢复研究被引量:16
- 2012年
- 以黄河三角洲退化湿地人工引水恢复区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植被调查、土壤采样结合室内实验方法,对植被的种类、密度、盖度、频度和重要值以及土壤含水量、pH值、有机质、全氮以及全磷等指标进行分析,旨在探讨人工引水恢复工程对黄河三角洲退化湿地所产生的生态效应。结果表明:随着水分条件的改善,恢复区植被呈现出正向演替;恢复区土壤含水量明显高于未恢复区,pH值则明显降低,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于未恢复区,土壤全氮、全磷含量变化不大。可见,引水恢复工程已经使退化湿地的生态环境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淡水资源仍是制约退化湿地恢复的关键因素。
- 郑明喜解伏菊侯传美
- 关键词:退化湿地植被土壤黄河三角洲
- 山东省工业水资源全要素生产率研究--基于DEA方法的实证分析被引量:7
- 2010年
- 本文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对山东省各市2004—2008年间的工业水资源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测算分析。结果显示:山东省各市工业水资源全要素生产率普遍出现停滞甚至下降的趋势;从Malmquist指数的分解来看,技术水平的停滞是主要原因;对山东省各市工业水资源技术效率的进一步分解发现规模效率与技术效率呈反向变动的结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技术效率、推进节水技术的开发、加强规模与效率有效互动等建议。
- 解伏菊张红郑明喜
- 关键词:全要素生产率数据包络分析法MALMQUIST生产率指数
- 大兴安岭火烧迹地湿地与森林水文功能变化被引量:1
- 2006年
- 选取位于主要过火区的图强林业局育英和奋斗两林场作为研究区,基于野外试验以及林相图、卫片等数据,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对1987年特大森林火灾后的湿地格局变化以及森林水文功能恢复状况、冻土活动层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湿地面积有所增加,且分布趋于集中;森林的平均水文调节能力已得到全面恢复,但调节能力分布不均;火烧区冻土活动层的厚度显著高于未火烧区。在森林水文调节功能下降的地区、地势较低的谷地,坡度平缓的坡地以及冻土活动层增加的地区,湿地面积明显增加。
- 解伏菊肖笃宁李秀珍胡远满王绪高
- 关键词:地形因子
- 环渤海地区非常规水资源利用现状及保障对策被引量:5
- 2013年
- 环渤海地区水资源总量匮乏,时空分布不均,已成为制约该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为解决这一矛盾,文章通过分析环渤海地区雨洪水、再生水、海水等非常规水源的利用潜力和发展前景,以及在开发利用推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了非常规水资源开发利用的保障对策,推动水资源优化配置,促进环渤海地区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 曹雅汲奕君朱坦解伏菊黄国柱
- 关键词:非常规水源雨水利用再生水海水淡化
- 大兴安岭北坡火后紫貂冬季生境适宜性与景观格局的恢复被引量:13
- 2006年
- 由自然和人为原因引起的生境丧失与生境破碎化已严重影响到野生动物的生存。大兴安岭北坡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紫貂(Martes zibellina)的主要分布区,1987年发生在这里的特大森林火灾造成了森林景观的严重破碎化,紫貂的生存面临极大的威胁。本文的研究目的是为了确定火灾13年后,紫貂冬季生境的恢复程度。首先根据紫貂对冬季生境的喜好,选取对其生存影响较大的生态因子,结合数字化林相图,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GIS编制火烧前后的生境适宜性类型图。然后选取相关的景观格局指标,对火烧前后的生境格局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尽管火后采取了一系列的森林恢复措施,但紫貂冬季适宜生境仍有大幅度减少,特别是中等适宜生境类型减少最为明显。适宜生境破碎化加剧,隔离度增加。适宜生境斑块的形状趋于简单,软边界比重有所增加。以上结果表明,与火前相比,紫貂生境明显恶化,需要较长的时间恢复。
- 解伏菊肖笃宁李秀珍胡远满史宝东
- 关键词:生境适宜性生境丧失生境破碎化
- 拜泉农田林网景观宏观布局空间表达与定量辨识
- <正> 黑龙江省拜泉县位于我国东北北部黑土漫岗区,是我国主要的商品粮基地之一,全国生态农业建设的先进县。历史上的过垦过牧曾造成该地区天然植被损失殆尽,农田土壤水蚀和春季大风引起的风蚀相当严重。经过30多年大规模植树造林等...
- 魏建兵肖笃宁解伏菊
- 关键词:农田林网
- 文献传递
- 寒区生态系统中多年冻土研究进展被引量:19
- 2007年
- 近地表面的多年冻土是陆地生态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其研究是生态、水文和工程建设研究者关心的重要议题。气候是多年冻土重要的影响因子,国内外研究中,与气候变化相结合的多年冻土研究是当前研究的重要方面;同时,多年冻土的水文学、生态学意义研究也在广泛开展。我国的多年冻土研究一直与寒区经济建设和开发紧密联系,在冻土分布、类型、温度、冻土退化及冻土区开发利用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未来还应注重高分辨率冻土分布制图、融深变化的研究,并建立长期的多年冻土变化监测机制,以便更好地研究气候变化下,陆地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的响应与反馈。
- 吕久俊李秀珍胡远满刘宏娟解伏菊王宪伟邴龙飞
- 关键词:多年冻土气候变化
-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与景观生态学使命
- <正> 人口的剧烈增长和科技、经济的飞速发展使人类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越来越深刻。探求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机制和作用规律,实现对人类活动方向和速率的有效调控,维持区域环境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人地关系研究中的重要科...
- 肖笃宁魏建兵解伏菊
- 关键词:生态影响景观生态建设景观生态学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