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新宇
- 作品数:227 被引量:688H指数:13
- 供职机构: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婴幼儿嗜铬细胞瘤与神经母细胞瘤CT影像鉴别诊断
- 目的 探讨婴幼儿嗜铬细胞瘤(PHEO)及神经母细胞瘤(NB)的CT影像鉴别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至2015年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5例PHEO和10例NB患儿的CT影像学表现,对病灶的部位、形态、强化方式、强化...
- 杨梅袁新宇
- 关键词:神经母细胞瘤CT
- 小儿肝母细胞瘤的超声表现与手术病理对照分析被引量:5
- 2011年
- 目的与手术及病理所见对照,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小儿肝母细胞瘤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肝母细胞瘤、且具有完整的临床及超声检查资料的患儿,对肿瘤的超声表现与手术及病理所见进行回顾性对照分析。应用SPSS 11.5统计学软件,对超声所测与术中实测的肿瘤体积进行配对样本均数t检验,对超声所见与术中及病理所见的一致性进行Kappa检验。结果超声检查除将1例发生于肝左叶的肿瘤误诊为累及左、右两叶外,其余7例定位诊断均与术中所见相符。超声与术中所测肿瘤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65,P=0.470)。超声检查对肿瘤形态的显示与术中所见具有一致性(K=1.00,P=0.005);6例巨块状及2例结节状肿瘤经超声检查均诊断正确。超声检查对肿瘤内钙化或骨化(K=0.75,P=0.028)及囊变(K=0.71,P=0.035)的显示与病理观察具有一致性;5例肿瘤内钙化或骨化超声正确诊断4例,3例肿瘤内囊变超声正确诊断2例。超声检查对肿瘤边界情况、包膜完整性及肿瘤内坏死的显示与手术及病理所见无一致性(K=0.60、-0.23、-0.26,P均>0.05)。结论超声检查可较为准确地对小儿肝母细胞瘤进行定位,且在显示肿瘤形态和肿瘤内钙化或骨化及囊变方面具有优势,有助于制定肿瘤治疗方案及疗效评价。
- 苏英姿白凤森袁新宇邹继珍张晓伦
- 关键词:肝母细胞瘤超声检查婴儿
- 调整胸片后处理参数在婴幼儿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术后导管末端定位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探讨调整胸片后处理参数在婴幼儿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insertedcentral venous catheter,PICC)术后导管末端定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1日至9月30日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住院接受PICC置管术的婴幼儿50例,床旁常规拍摄胸部正位片(A组)进行管位判定,同时参照胸椎图像后处理模式,再次生成近似胸椎正位片图像(B组)。由低年资放射科和儿科医师分别对两组图像PICC术后导管末端位置显示情况进行客观评分。对两位观察者进行组内相关系数(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ICC)评价。结果两位观察者的一致性好(ICC=0.77,95%CI:0.60~0.89)。两位观察者对A组的评分为(1.74±0.90)分和(1.72±0.84)分;对B组的评分为(2.70±0.51)分和(2.76±0.48)分,B组评分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B组图像可以更清晰地显示PICC术后导管末端位置。结论调整胸部正位片后处理参数模式,利用胸椎图像判断婴幼儿PICC术后导管末端位置效果佳,尤其对于低年资医师具有较大的帮助。
- 许书聪崔秉良王驰丁娟袁新宇付海鸿闫淯淳
- 关键词: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婴幼儿胸片
- 儿童细菌性肺炎影像特点及其临床价值被引量:5
- 2018年
- 细菌性肺炎为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多见于婴幼儿。如治疗不及时,病死率较高。影像检查可在儿童细菌性肺炎的诊疗中发挥一定作用,主要征象包括肺泡浸润灶、肺不张、胸膜渗出、肺大疱和间质改变。对于某些特殊病原菌感染(如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肺炎链球菌肺炎及流感嗜血杆菌肺炎),可经典型影像特点和临床表现进行推断,对临床诊疗有所帮助。
- 袁新宇
- 关键词:影像学细菌性肺炎儿童
- 10岁中国儿童参考人面元体模的建立被引量:4
- 2019年
- 本文基于首都儿科研究所提供的中国儿童真实CT扫描图像建立了10岁中国儿童参考人面元体模。采用了多边形网格模型与NURBS曲面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10岁中国儿童的多边形网格面元。体模包括85个器官,经过优化和调整,各组织和器官质量与GBZ/T 200.2—2007和亚洲参考人的参考值差异小于1%,各器官位置和形态符合中国儿童解剖学特征。该面元体模为10岁中国儿童剂量的准确计算提供了重要工具。
- 胡安康邱睿代明亮马锐垚武祯李春艳李春艳李君利张辉李君利
- 关键词:CT扫描
- 婴幼儿弥漫性肺疾病的高分辨率CT表现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 探讨婴幼儿弥漫性肺疾病(DLD)的高分辨率CT(HRCT)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至2013年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75例<2岁弥漫性肺疾病患儿的肺部HRCT影像资料.75例患儿中男56例,女19例,男∶女=2.9∶1;年龄2 d~24个月,平均10.9个月.根据临床或病理检查结果将病例分为:(1)“全身型疾病相关组”(30例)、(2)“肺泡结构破坏相关组”(23例)、(3)“婴幼儿特有疾病组”(22例).观察并比较各组患儿HRCT出现气道病变、间质病变以及气腔病变征象的情况.结果 3组患儿HRCT均可见支气管扩张[(1)、(2)、(3)组顺序例数(后同)为3例、16例和1例]、支气管壁增厚(4例、11例和10例)、马赛克征(2例、14例和12例)、网状阴影(23例、8例和16例)、小叶中心阴影(20例、7例和6例)和肺实变(1例、9例和10例),3组间各征象出现例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4.52、6.08、18.00、12.56、9.11和11.50,P均<0.05),而支气管变形(1例、4例和1例)、间质气漏(20例、10例和12例)和磨玻璃阴影(18例、18例和15例)等征象的出现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不同类型婴幼儿DLD患儿肺部HR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与其他两组疾病相比,“全身型疾病相关组”以肺叶内小叶中心阴影增多最常见,较少出现支气管壁增厚、肺内实变和马赛克征;“肺泡结构破坏相关组”以支气管扩张最常见,少见网状阴影;“婴幼儿特有疾病组”的HRCT无突出特点,但结合围产期病史和临床表现,有助于临床医生对疾病病因作出更准确判断.
- 袁新宇杨洋牟京辉刘明郭宏伟邹继珍陈慧中
- 关键词:婴幼儿高分辨率CT
- MRI评价幼年特发性关节炎髋关节病变评分方法的改良研究被引量:12
- 2016年
- 目的总结并比较既往对幼年特发性关节炎髋关节病变的MRI评分方法,结合临床指标对既往方法进行改良,为更准确评估髋关节受累的严重程度提供依据。材料与方法通过万方和PubMed等数据库,对既往报道的JIA髋关节受累的MRI评分方法进行总结,分析和比较。提出髋关节MRI改良评分方法。利用改良后的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4年6月间确诊的92例JIA患儿髋关节增强MRI图像,采用组内相关系数验证改良后MRI评分方法,并利用改良评分方法对不同MRI征象间的关系进行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差异。结果仅5篇文献与JIA髋关节MRI评分相关。除关节积液、髋关节总得分外,改良的MRI评分方法具有良好的一致性(ICC〉0.60,P〉0.05)。通过分析MRI征象间的相关性,总结出滑膜炎、骨髓水肿、关节积液为可逆性MRI征象,而骨侵蚀、关节软骨受损、骨骺受损、关节狭窄为不可逆性MRI征象。JIA各亚型MRI评分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少关节型6例(0-17分),全身型5例(0-21分),RF(-)多关节型7例(1-19分),RF(+)多关节型8例(1-15分),附着点炎型4例(2-5分)。在ACR的治疗分组中,髋关节MRI能比剩余临床指标更早的发现预后不良指征,尤其在≤4个关节炎组(χ^2=16.80,P〈0.01)和≥5个关节炎组(χ^2=4.792,P=0.029)中。结论改良后MRI评分方法较既往方法更具有简单性、可靠性、实用性,是一种有效评估受累程度的方法。
- 刘明袁新宇吴凤岐闫淯淳白振华杨洋
- 关键词:髋关节磁共振成像
- 彩色多普勒超声鉴别诊断婴儿硬膜下积液与良性蛛网膜下腔增宽
- 2009年
- 目的探讨婴儿硬膜下积液或积脓与良性蛛网膜下腔增宽的声像图差异。方法分析14例硬膜下积液/积脓和13例良性蛛网膜下腔增宽的声像图特点,观察二者积液区部位、形态、边缘、回声强度、并发症及彩色血流信号。结果硬膜下积液14例中,7例积液为双侧,其中1例两侧积液区外形对称;13例病变区内缘平直、光滑;2例硬膜下积脓患儿液性暗区内可见条状强回声;所有病例均未见“皮层静脉征”。良性蛛网膜下腔增宽13例中,积液均发生于双侧,且双侧对称;所有病例均可见积液区内缘呈脑回样起伏,扩张间隙内可见彩色血流信号穿过,即“皮层静脉征”阳性。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是鉴别婴儿硬膜下积液/积脓与良陛蛛网膜下腔增宽的重要无创手段。
- 苏英姿袁新宇张玉林
- 关键词:超声检查硬膜下积液
- 婴儿色素性神经外胚层瘤一例
- 2019年
- 本文报道婴儿色素性神经外胚层瘤影像表现一例。患儿男,3个月6 d,CT表现为左侧颞骨、顶骨交界处圆形软组织肿块影,呈膨胀性改变,向内压迫脑组织。MRI表现为左侧颞骨、顶骨交界处一哑铃形包块影,T1WI呈等信号,T2WI呈低信号影,内部信号不均匀,中央区可见斑片样T2WI高信号。DWI序列呈稍高信号。
- 徐兆慧闫淯淳杨洋苏英姿袁新宇
- 关键词:神经外胚层瘤
- 儿童甲状舌管囊肿并发感染的CT影像特点研究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探讨儿童甲状舌管囊肿(TGDC)有无并发感染在CT表现上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1月至2012年9月间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42例TGDC的CT表现,并对各征象行统计学分析,判断其对有无感染的诊断价值。其中,病灶部位、形态、边界情况、与舌骨关系、囊内密度是否均匀、囊壁有无增厚、囊内容物及囊壁强化出现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对病灶大小、平扫囊内容物CT值、囊壁厚度的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并发感染TGDC组病灶在边缘模糊、囊内密度不均匀、囊壁增厚、囊壁强化的出现率分别为7/12、3/12、3/12、11/12,相应无感染组的上述征象出现率分别为6/30、1/30、0/30、16/30;并发感染TGDC组最长径(2.1±1.1)cm,囊肿壁厚(1.37±0.72)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两者在病灶部位、形态、囊内密度、与舌骨关系、囊内容物强化出现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GDC有无并发感染在CT表现上存在差异,感染TGDC多表现为较大病灶,边缘模糊、囊内密度不均匀、囊壁增厚、囊壁强化。
- 马洪元孙雪峰袁新宇
- 关键词:甲状舌管囊肿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