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海芳
- 作品数:41 被引量:204H指数:9
- 供职机构:丽水市中心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丽水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临床路径在轮状病毒肠炎患儿治疗中护理依从性的效果观察被引量:19
- 2013年
- 目的评价临床路径在轮状病毒肠炎患儿治疗中,护理依从性应用的效果。方法将70例轮状病毒肠炎住院患儿作为观察组,按临床路径接受个体化的治疗和护理。同时选取同期70例轮状病毒肠炎住院患儿为对照组,给予传统的治疗和护理。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儿家长对护理依从性明显提高,患儿红臀发生率明显减少,患儿的平均住院日明显缩短。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应用临床路径可提高轮状病毒肠炎患儿家长对护理的依从性,减少护理并发症,缩短患儿的平均住院日。
- 蒋慧玲蔡海芳张亚丽
- 关键词:轮状病毒肠炎护理依从性
- 周期性呕吐综合征13例诊治分析被引量:1
- 2004年
- 蒋向东蔡海芳
- 关键词:周期性呕吐综合征红霉素
- 幽门螺杆菌感染患儿胃黏膜紧密连接蛋白表达的变化及其意义被引量:12
- 2015年
-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患儿胃黏膜紧密连接蛋白[咬合蛋白(occludin)、闭合蛋白-4(claudin-4)、闭合小环蛋白-1(ZO-1)、上皮型钙黏蛋白(E-cadherin)和β连环蛋白(β-catenin)]表达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0年12月至2013年4月因“恶心、呕吐、呕血、反酸、腹痛、腹胀或黑便”等消化道症状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接受胃镜检查的7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活检胃黏膜快速尿素酶试验及组织病理Hp检测结果,将70例患儿分为Hp阴性组23例,Hp阳性组47例(无溃疡组24例,有溃疡组23例).对70份胃黏膜标本进行紧密连接蛋白mRNA及蛋白质水平的测定,并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比较E-cadherin、β-catenin、ZO-1、occludin和claudin-4的表达变化.结果 Hp阳性组患儿无论有无溃疡其胃黏膜组织E-cadherin、β-catenin、ZO-1mRNA表达水平均低于Hp阴性组(2-△Ct值无溃疡组分别为0.0008、0.0040、0.001 4,有溃疡组分别为0.001 0、0.009 0、0.001 3,Hp阴性组分别为0.013 7、0.042 3、0.019 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6.956、39.893、38.962,P均<0.05);claudin-4 mRNA在Hp阳性溃疡组表达明显升高,与Hp阳性无溃疡组和Hp阴性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Ct值分别为0.143 8、0.092 6、0.078 9;F=11.964,P<0.05);而occludin mRNA水平在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 =0.975,P>0.05).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Hp阳性组患儿的胃黏膜E-cadherin、β-catenin阳性细胞积分(5.2±2.4、9.9±2.3)均低于Hp阴性组(8.6±3.1、11.4±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81和2.340,P均<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Hp阳性溃疡组β-catenin蛋白水平明显低于Hp阴性组(Hp阳性溃疡组、无溃疡组和Hp阴性组的灰度比值分别为0.78、1.09、1.05,F=5.07,P<0.05);Hp阳性组E-cadherin蛋白水平无论有无溃疡均明显低于Hp阴性组(Hp阳性溃疡组、无溃疡组和Hp阴性组的灰度比值分�
- 李炜舒小莉顾伟忠彭克荣蔡海芳江丽琴江米足
- 关键词:紧密连接蛋白胃粘膜
- 慢性胃炎患儿胃与口腔幽门螺杆菌基因同源性分析
- :通过分析慢性胃炎患儿胃与口腔Hp菌株基因同源性,了解慢性胃炎患儿胃Hp感染与口腔Hp的关系,为Hp的防治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因"恶心、呕吐、腹痛、反酸"等消化道症状在本院行胃镜检查,并在胃镜检...
- 蔡海芳李炜舒小莉长雁翼江丽琴江米足
- 关键词:慢性胃炎儿童患者口腔幽门螺杆菌
- 小剂量红霉素促进早产儿喂养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观察小剂量红霉素促进早产儿喂养的临床疗效。方法早产儿18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0例。两组患儿均采用母乳或早产儿配方奶粉喂养,并给予暖箱保暖,监测患儿生命体征,维持水、电解质代谢及酸碱平衡,静脉营养支持及对症治疗。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分两次静脉滴注红霉素10mg/(kg·d)。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的达足量肠内营养时间[(8.0±1.5)d]比对照组[(12.0±1.8)d]明显缩短,每日体重增长量[(55.0±0.7)g]也比对照组[(25.0±0.5)g]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红霉素能促进早产儿喂养。
- 杨丽军蔡海芳刘晟潜丽俊
- 关键词:红霉素婴儿早产母乳喂养
- 培菲康和乳果糖协同治疗儿童功能性便秘被引量:6
- 2008年
- 目的探讨培菲康和乳果糖协同治疗儿童功能性便秘(Functional Constipation,FC)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96例功能性便秘患儿,对照组采用饮食调节、训练排便习惯、每天进行适量的活动治疗;观察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采用培菲康和乳果糖协同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9.6%(P<0.01)。结论培菲康和乳果糖协同治疗儿童FC安全、有效。
- 刘晟方静蔡海芳
- 关键词:乳果糖功能性便秘儿童
- 慢性胃炎患儿胃与口腔幽门螺杆菌基因同源性分析
- 目的 通过分析慢性胃炎患儿胃与口腔Hp菌株基因同源性,了解慢性胃炎患儿胃Hp感染与口腔Hp的关系,为Hp的防治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 因恶心、呕吐、腹痛、反酸等消化道症状在本院行胃镜检查,并在胃镜检查前能配合留取牙菌斑...
- 蔡海芳舒小莉李炜张雁翼江丽琴江米足
- 儿童口腔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内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研究进展被引量:5
- 2013年
-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与胃肠道疾病密切相关,有学者提出口腔内亦存在Hp,且其与胃内Hp感染有一定的相关性,口腔可能是胃内Hp感染的重要聚集地,口腔Hp感染是胃内Hp根除治疗后再感染或复发的主要原因。
- 蔡海芳江米足
-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口腔儿童
- 82.5-羟色胺对大鼠食管平滑肌动力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
- 目的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发病机制尚未阐明,主要因素有食管下括约肌(LES)功能失调、食管黏膜清除能力下降、食管黏膜屏障功能损伤、食管内脏高敏性。正常的LES功能和食管蠕动功能有赖于食管平滑肌的协调性收缩和舒张,后...
- 张婷舒小莉杨希杨霞蔡海芳李炜顾伟忠江米足
- 文献传递网络资源链接
-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对儿童轮状病毒性肠炎患者肠道菌群及肠黏膜通透性的影响被引量:37
- 2018年
- 目的观察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对儿童轮状病毒性肠炎(RVE)患者肠道菌群和肠黏膜通透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8月于丽水市中心医院儿科门诊治疗的RVE患儿9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两组患儿均予饮食调整、补液及纠正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等治疗。观察组患儿加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1.0g/次,3次/d,温水冲服。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肠道菌群(双歧杆菌、乳杆菌和大肠埃希菌)数量和肠黏膜通透性指标[内毒素(ETX)和D-乳酸]的变化,并比较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72h后,观察组患儿双歧杆菌和乳杆菌数量明显上升,大肠埃希菌数量明显下降(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双歧杆菌、乳杆菌数量较对照组更高,大肠埃希菌数量较对照组更低(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血清ETX和D-乳酸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下降幅度更大(P<0.05);同时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χ2=4.11,P<0.05)。结论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治疗儿童RVE的疗效确切,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能增加双歧杆菌和乳杆菌等有益菌的数量,减少大肠埃希菌等致病菌的数量,改善患儿肠道微生态状况;并与其能降低肠黏膜通透性和减少肠液的分泌渗出相关。
- 蔡海芳
- 关键词:轮状病毒性肠炎肠道菌群肠黏膜通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