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煜昕 作品数:57 被引量:632 H指数:12 供职机构: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清华大学自主科研计划 清华大学基础研究基金资助 更多>> 相关领域: 政治法律 经济管理 社会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更多>>
社会管理创新的实质是重构政社关系——评马伊里访谈录 2012年 2011年8月底,笔者随同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NGO所课题组赴上海调研,其间参与了对上海市民政局局长马伊里的访谈。一个半小时的访谈过程可以用“兴奋”与“激动”来形容。马伊里局长的谈话不只是对上海一系列探索创新之动机和缘由的最好注解,更是一个激发学术思考的灵感历程。谈话在生动的故事中展开,同时理性思索与闪亮观点又点缀其间。从实践中管理体制的选择到社会组织“孵化器”建设,从认识方法上的阶段论、与经济体制改革的类比到社会组织的生态论,无不体现出理论与实践相交融的深刻性。在这涉及社会管理创新不同侧面的谈话中,有一条主线贯穿其中,那就是对政府与社会组织关系的不断调适。 蓝煜昕关键词:社会管理创新 政社关系 访谈录 经济体制改革 社会组织 社区慈善基金如何撬动社区参与 2024年 与社区发展事业的整体需求相比,社区慈善基金的资源体量往往非常有限。如何提升慈善资源价值,让有限的资金发挥更大、更可持续的效用,关键是要把社区参与放在核心位置。社区参与既应贯穿社区基金运作全过程,也应是社区基金助力社区治理的重要目标。因此,必须撬动更广泛的居民参与,才能扩大资金来源,形成慈善反哺和互助生态,维系社区基金的持续运转。 蓝煜昕关键词:基金运作 慈善基金 社区参与 反哺 社区韧性:基层治理体系与能力现代化的新命题 被引量:10 2020年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基层社区在疫情防控中的表现引发关注,武汉百步亭社区是其中一例。平心而论,百步亭在挖掘社区能人、培育居民志愿精神、营造社区归属感等方面的成就不可被抹杀。笔者曾两赴百步亭调研,彼时的社区社会组织活力和居民认同感都给笔者留下了深刻印象,一个缺乏凝聚力的社区也很难组织起来"万家宴"。 蓝煜昕关键词:志愿精神 社区归属感 认同感 凝聚力 从印度《外国捐赠管理法》看涉外非政府组织管理 被引量:6 2013年 印度以《外国捐赠管理法》为核心,建立起以中央政府为管理主体、基于行政许可、以资金信息为抓手的涉外非政府组织监管体系,将境外慈善资源导向国内扶贫、发展和社会服务等适当的领域,并较为有效地预防了国外势力借助非政府组织渠道干预国内政治和商业秩序。对印度经验的考察可对我国相关立法与政策实践提供一定的借鉴。 蓝煜昕 张潮渐进式嵌入:不确定性视角下社会组织介入乡村振兴的策略选择--以S基金会为例 被引量:36 2021年 社会组织在介入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往往面临着复杂的地方性环境,如何应对地方性环境直接影响社会组织项目的落地和乡村振兴的效果。本文以S基金会为个案,在不确定性视角下构建了一个“环境-策略-结果”的分析框架,并归纳出个案中所呈现的“渐进式嵌入”策略及其行动逻辑。研究表明:应对项目落地过程中的环境不确定性是社会组织介入乡村的重要行动逻辑;不确定性主要包括合作伙伴的不稳定性、地方权力关系的复杂性和在地目标的模糊性;社会组织倾向于采取从嵌入国家政策话语到嵌入地方行政体系、再到嵌入目标社区的优先序和渐次策略,分别达成获得认同、撬动权力和获取在地信息,从而回应了不确定性;社会组织的介入策略总体上呈现出从宏观到微观、自上而下、从外围环境到目标对象的渐进式嵌入过程。本文不确定性视角的价值在于跳出了“国家-社会”关系等结构叙事,回到过程分析和组织本身的立场,把组织行为还给了组织。 郑观蕾 蓝煜昕关键词:社会组织 不确定性 社会创新 社区慈善的本质与价值进阶 2024年 基层社会治理为什么要发展社区慈善?仅仅因为其资源属性?自202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明确提出“创新社区与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社会慈善资源的联动机制”以来,社区慈善越来越成为各地政府推进基层治理创新的重要实践,但必须在理论上深刻理解社区慈善的本质和价值,才不至于在实践中走偏走窄。本文通过分析区分社区慈善本质的“资源论”“活力论”和“文化论”,由表及里地呈现社区慈善的实践逻辑、理论逻辑和历史逻辑,并体现对社区慈善价值的认知进阶。 蓝煜昕关键词:社区志愿者 实践逻辑 基层社会治理 如何创新和拓展社区慈善的组织形态 被引量:1 2024年 在第三次分配和加强基层治理的宏观政策背景下,社区慈善受到广泛关注,基层慈善组织数量显著增长。据统计,截至2023年年底,我国经民政部门认定的慈善组织数量约1.55万家,其中在县级登记的慈善组织占比达37.7%。在2023年新认定的1800多家慈善组织中,县域慈善组织占比高达67.5%。可以说,县域、基层慈善组织的发展是2023年度中国慈善组织发展最重要的特征。 蓝煜昕关键词:民政部门 慈善组织 社区慈善可持续发展的四种模式 2024年 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是社区慈善实践的核心命题之一。近期,笔者关注江苏苏州的范氏义庄,发现传统智慧可以为新时代社区慈善提供启示。范仲淹创办的范氏义庄以“赠族人孤贫”为初衷,自北宋1052年设立起至民国时期止,历经朝代更迭,绵延存续近900年,以其不断完善的治理规则和相对稳定的资产运营,实现了家族内部的长期福利保障。 蓝煜昕关键词:福利保障 资产运营 核心命题 范仲淹 哈佛肯尼迪学院的第三部门研究 2015年 与国内研究机构相比,哈佛的不同之处在于:一是他们关注的主题更为偏重非营利组织管理的微观层面,如非营利组织的战略规划、领导力、筹款等;二是他们的研究者和讲师有更丰富的实务经历,不少人都有过在非营利组织的从业经验2010年8月至2011年2月,我作为哈佛肯尼迪政府学院艾什中心(Ash Center of Demographic Governance&Innovation)的访问学者在波士顿呆了短暂的半年。这半年是值得留恋的时光。 蓝煜昕关键词:非营利组织管理 第三部门 社会新政:从管理到治理 被引量:7 2014年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就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提出了非常引人注目的新表述,即“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此目标之下,社会改革领域提出“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 王名 蓝煜昕关键词:社会改革 新政 社会公平正义 三中全会 改善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