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有录
- 作品数:327 被引量:2,367H指数:24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中国石化东部断陷盆地勘探突破规律分析
- 中国石化东部断陷盆地广泛分布于渤海湾、苏北、南襄、江汉等盆地和诸多小型断陷中,它们有着相似的构造形态、盆地形成机制以及有利含油层系.资源条件是决定这类盆地油气勘探实现突破的关键因素,资源丰度与勘探突破之前的累计探井密度以...
- 郭元岭蒋有录
- 关键词:油气勘探断陷盆地
- 文献传递
- 全身心地投入教学工作 努力提高授课质量──《石油地质学》课程的教学实践与体会被引量:1
- 1994年
- 蒋有录
- 关键词:石油地质学教学工作石油地质特征授课质量陆相盆地油气成因
- 永安镇油气田成藏地质条件与油气富集规律被引量:10
- 1995年
- 永安镇断块油气田油源充足、储层发育、圈闭条件优越,具备形成丰富油气聚集的有利条件。油气分布受断层控制,中、低断块区油气最富集,油气呈阶梯状运移和聚集,因而由低到高断块区依次出现低饱和油藏、高饱和油藏、油气藏和纯气藏完整序列,同时原油逐渐变粘、变重。
- 蒋有录刘振史文东马士忠张允建
- 关键词:断块油藏油气聚集油气分布油气田
- 欠压实区内岩性油藏幕式成藏机制分析被引量:3
- 2005年
- 在欠压实区的某些特定范围内,岩性油藏的形成过程具有典型的幕式特征,有效烃源岩的幕式排烃和烃源岩区内砂岩体的幕式聚烃是两个相对独立但又彼此联系的过程。幕式排烃的通道主要是烃源岩自身发育的微裂缝和由于构造运动而产生的、沟通有效烃源岩与砂体之间联系的断层。微裂缝排烃和断层排烃具有两种不同的动力学特征和排烃机制。只有排烃过程与聚烃过程协调一致,才能完成欠压实区内岩性油藏的幕式成藏过程。
- 苏永进蒋有录房新娜
- 关键词:岩性油藏微裂缝断层幕式成藏
- 东濮凹陷兰聊断裂带流体活动的证据被引量:4
- 2007年
- 从断裂带附近流体性质出发,深入分析了东濮凹陷兰聊断裂带流体活动特征及其成藏过程。综合分析原油和天然气物性、地层水矿化度、天然气成因类型、稀有气体氦同位素等在平面上和垂向上的变化特征,充分说明了兰聊断裂带中的流体活动。分析认为,深部石炭、二叠系煤系地层生成的煤型气沿着兰聊断裂及其次生断裂系幕式充注至沙三段和沙二下亚段储层中,在构造高部位形成聚集,并与从杜寨断层或构造翼部运移上来的下第三系油型气发生混合形成混合气带,不同成因类型的天然气呈明显的“条带状”分布。
- 鲁雪松鲁红利蒋有录常振恒
- 关键词:断裂带流体活动流体性质东濮凹陷
- 渤海湾盆地东濮凹陷不同区带油气成藏期差异性及主控因素被引量:22
- 2015年
- 东濮凹陷是渤海湾盆地典型富油气凹陷,利用烃源岩生排烃史模拟和储层流体包裹体分析,对凹陷内不同区带、不同层系油气藏的形成时期及差异性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存在两期成藏:第一期为古近纪东营组沉积后期至抬升初期,第二期为新近纪明化镇组沉积末期,其中第一期为主成藏期。不同区带、不同层系油气充注成藏时期存在明显差异:第一期成藏范围广泛,在全区均有分布,第二期成藏则主要分布于近生烃凹陷区;中浅部层系多为第一期单期成藏,深部层系多为两期成藏,第二成藏期主要分布于深部主力生烃层系中。不同区带及不同层系成藏的差异性主要受控于烃源岩主生排烃期断层活动性和高成熟烃源岩的分布。
- 蒋有录房磊谈玉明慕小水
- 关键词:生烃史油气成藏期东濮凹陷渤海湾盆地
- 松辽盆地长岭断陷龙凤山地区油气分布有序性及其主控因素被引量:9
- 2018年
- 对于松辽盆地油气分布有序性的研究较为薄弱,其主控因素尚不明确,制约了该区的油气勘探进程。为此,以该盆地油气勘探新区——长岭断陷龙凤山地区为例,从油气藏类型、储量丰度、油气相态等方面刻画了该区油气分布的有序性,结合油气成藏条件划分出S2、S203和S201等3个油气运聚单元,并利用层次分析法对不同成藏要素的配置关系进行定量评价,明确了油气分布有序性的主控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自北部洼陷带向西部构造带,该区油气分布在相态上体现为气藏—油气藏—油藏的有序变化,油气藏类型上则表现为岩性油气藏、构造—岩性油气藏、岩性—构造油气藏、构造油气藏的渐变特征,油气富集程度上呈现出储量及其丰度逐渐增加的趋势;(2)该区油气分布有序性受控于3种因素,断—源时空配置的有效性控制了油气相态分布的有序性,不同运聚单元边界条件的差异性控制了油气藏类型分布的有序性,断—源—砂—盖配置的差异性则控制了油气富集程度的有序性。结论认为,S201运聚单元的油气成藏条件最为优越,源—断—砂—盖配置最好,勘探潜力最大,可作为下一步油气勘探的重点区块。
- 范婕蒋有录刘景东朱建峰李瑞磊
- 关键词:松辽盆地长岭断陷油气分布主控因素烃源岩勘探区
- 东营凹陷博兴地区油气富集的主要控制因素被引量:24
- 2003年
- 对东营凹陷博兴地区与凹陷中北部的油气成藏特点、油气富集规律及主控因素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该区处在凹陷西南边缘的特殊位置 ,其成藏条件不如北部地区 ,纵向上油气主要富集于沙四、沙三层段中 ,平面上主要富集于正向构造带中。油气的富集层位具有东、北部深且相对富油 ,西、南部浅且相对富气的特点 ;天然气主要富集于凹陷边缘外环带。油气藏类型具一定的展布规律。区域构造背景控制了油气运移的指向 ,油气源条件制约着油气的富集程度 ,断层和生储盖配置控制了油气的纵向运移和富集层系。
- 蒋有录翟庆龙荣启宏谭丽娟
- 关键词:东营凹陷油气富集成藏条件
- 渤海湾盆地歧口凹陷主要生烃期断层活动与新近系油气富集关系被引量:15
- 2013年
- 基于烃源岩热演化及生烃期、断层活动差异性及其定量评价等综合分析,对渤海湾盆地歧口凹陷生烃期断层活动差异性与新近系油气富集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主力烃源岩大量生烃的新近纪至第四纪时期,断层活动差异类型可分为早盛晚衰型、渐盛转衰型、渐衰转盛型、早衰晚盛型、稳定活动型五种,差异系数(FDC)能较好地反映断层活动差异与新近系油气富集的关系。综合明化镇期断层活动速率及差异系数将断层控油级别分为Ⅰ、Ⅱ、Ⅲ类,其中断层活动速率及差异系数相对较大的Ⅰ、Ⅱ类断层控制的有利圈闭油气较为富集;而断层活动速率及差异系数较小的Ⅲ类断层控制的圈闭油气富集程度差,断层活动速率控制油气运移规模,差异系数控制油气富集程度。
- 刘培蒋有录郝建光郭富欣
- 关键词:断层活动油气富集新近系歧口凹陷渤海湾盆地
- 东营凹陷油-源分析与含油气系统划分
- <正> 东营凹陷是一个含油气丰富的陆相断陷盆地,发育了沙三、沙四两套有效烃源岩,这两套烃源岩在很大程度上控制着东营凹陷内油气藏的形成与分布。由于沙三、沙四段烃源岩沉积环境的不同,导致了它们在地化指标上具
- 刘华蒋有录吴伟鲁雪松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