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董小玉

作品数:33 被引量:71H指数:5
供职机构:西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语言文字哲学宗教更多>>

合作作者

文献类型

  • 3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2篇文学
  • 6篇文化科学
  • 3篇语言文字
  • 2篇哲学宗教
  • 2篇社会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7篇文学
  • 7篇小说
  • 6篇现代主义
  • 6篇写作
  • 5篇审美
  • 4篇美学
  • 3篇新闻
  • 3篇艺术
  • 3篇意象
  • 3篇欲望
  • 3篇诗歌
  • 3篇作家
  • 2篇新时期文坛
  • 2篇新闻传播
  • 2篇新闻传播者
  • 2篇心理
  • 2篇虚构
  • 2篇叙事
  • 2篇意象结构
  • 2篇意象组合

机构

  • 32篇西南师范大学
  • 1篇宁波大学
  • 1篇西南大学

作者

  • 33篇董小玉
  • 1篇陈传锋

传媒

  • 4篇探索
  • 3篇甘肃社会科学
  • 3篇重庆大学学报...
  • 3篇宜宾学院学报
  • 2篇西南师范大学...
  • 2篇文艺理论研究
  • 1篇语言教学与研...
  • 1篇东疆学刊
  • 1篇学语文
  • 1篇社会科学
  • 1篇延安大学学报...
  • 1篇外国文学评论
  • 1篇海南师范学院...
  • 1篇重庆社会科学
  • 1篇新闻战线
  • 1篇常州工业技术...
  • 1篇贵州师范大学...
  • 1篇呼兰师专学报
  • 1篇乐山师范学院...
  • 1篇写作(中)

年份

  • 1篇2005
  • 3篇2004
  • 3篇2003
  • 3篇2002
  • 7篇2001
  • 5篇2000
  • 4篇1999
  • 1篇1998
  • 1篇1997
  • 3篇1996
  • 2篇1995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汉字的结构对称特点及其识别加工机制被引量:16
2003年
本文分析了汉字的结构对称特点 ,阐述了研究结构对称汉字识别加工机制的重要意义 ;在综述已有关于结构对称汉字识别加工机制研究的基础上 ,提出了关于汉字识别的“多层次格式塔双向加工模型”的理论构想。
陈传锋董小玉
关键词:汉字
弹拨时代敏锐的神经──读《中国新时期报告文学论稿》
1999年
本文评介的是我省高校文科重点科研项目《中国新时期报告文学论稿》,从创造性、实破性、指导性入手,较为全面细微地评价了这本有价值的学术著作。
董小玉
关键词:文学发展报告文学
论审美创作主体的双重心理特征
2000年
本文从创作心理学的角度,对创作主体在创作过程中的自发性与自觉性即非理性与理性特征进行了剖析,
董小玉
主体与客体相互碰撞而产生的心灵火花──论文学创作中作家的艺术感受
1995年
艺术感受是以作家的感知和体验为基础,以情绪和情感为动力,以想象和幻想为主要方式的一种直观而又富于理性的认识活动。作家的艺术感受过程一般都经历生理感党、艺术知觉、审美表象三个心理阶段,它是强大的主观性与现实的客观性碰撞而发生的心灵火花。
董小玉
关键词:艺术感受触发
贾平凹地域文化散文的审美观照被引量:4
2001年
地域文化散文是作者从地域文化视角进行的散文创作。其地域文化特色一是来自描写对象 ,二是来自作家自身。描写对象是外部因素 ,而作者自身的地域文化心理素质、知识积累及审美观照 ,则是最关键的内部因素。贾平凹的地域文化散文 ,诸如《黄土高原》《秦腔》《走三边》《商州初录》《商州又录》《老西安———历史的记忆》等 ,体现了一种“虽秦而近楚”的地域文化审美观照。
董小玉
关键词:地域文化散文审美观照描写对象
现代主义在中国新时期文坛掀起的缘由及涵义
2001年
现代主义在中国新时期文坛掀起的缘由为:中国学者对西方现代主义的重新评价与译介;“文革”后特定的历史环境是现代主义复活的土壤;文学突破旧有樊篱的自觉,需要多样性的艺术选择与变革性创造;中国作家擂响了“要不要现代派”
董小玉
关键词:现代主义生命价值艺术选择
审美主体创作动机的心理论述被引量:5
2003年
从创作心理学角度对审美主体创作动机的心理进行剖析 ,研究“前写作状态”具有重要的意义。创作动机的心理准备包括创作力、创作空间、原型经验三部分 ,创作动机具有自发性与自觉性的双重心理特征。
董小玉
关键词:心理审美主体创作动机
金圣叹论小说中的人物性格
1996年
十七世纪的中国小说理论家金圣叹,其小说理论主要见于《水浒传》评点《第五才子书施耐庵水浒传》。从文学是人学的角度,金圣叹第一次明确地把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主要是他们的性格)作为小说理论研究的中心,不仅正确地揭示了小说人物作为艺术典型的深刻含义,而且细心地探讨了如何使人物形象典型化的基本理论。典型化的理论源远流长。
董小玉
关键词:金圣叹人物性格中国小说理论小说人物典型化才子书
对传统叙事话语的颠覆与消解——论刘索拉、徐星等“前先锋派”小说的现代性
2002年
8 0年代中期 ,以写“城市文化”为代表的“前先锋派”青年作家群 ,如刘索拉、徐星等 ,以强烈的叛逆精神 ,从生存方式的批判向度 ,挑战权威 ,消解正统 ,其作品刻意表现平庸、琐屑、荒诞、滑稽 ,以揭示现代人的生存状态、精神焦虑与迷惘彷徨的情绪。其文本叙事广泛采用反讽与黑色幽默的表达技法 ,在揶揄调侃中达到对传统叙事话语的颠覆和消解。
董小玉
关键词:叙事话语反讽刘索拉文本批评
非事件性新闻创新管窥
2005年
董小玉
关键词:非事件性报道新闻创新恐怖爆炸事件驻伊美军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