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亮伟
- 作品数:17 被引量:55H指数:5
- 供职机构:浙江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科技厅重点资助项目安徽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机械工程一般工业技术电子电信更多>>
- 空间光学孤子传输特性研究
- 本论文研究工作主要集中于对空间孤子的传输动力学行为的分析和模拟,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空间光学涡流孤子的内模研究。对C-Q非线性介质中的基本孤子和涡流孤子的内模及其特性进行了研究。在孤子稳定存在的参数窗口内,发现...
- 董亮伟
- 关键词:空间孤子空间光学光学格子
- 一类两维光学格子中稳定的复合孤子被引量:2
- 2005年
- 对两维光学格子中非线性薛定谔方程一类新的稳态解做了数值分析,发现其在传播过程中逐渐衰变为一种稳定的复合孤子,孤子的两分量在传播过程中不断交换能量,总能量守恒.
- 董亮伟叶芳伟王建东李永平
- 关键词:稳态解孤子光学格子非线性薛定谔方程
- 球对称GRIN微透镜制备及折射率分布测量被引量:3
- 2002年
- 介绍悬浮扩散共聚法制备球对称聚合物GRIN(梯度折射率 )微型透镜的过程 ,对所制样品折射率分布应用剪切干涉法进行了测量 ,测量精度较高 ,为进一步制作理想折射率分布的微球透镜提供了实验依据。结果表明 ,所制透镜已经具有较好的折射率梯度 ,接近抛物线型分布。对扩散过程作了定性分析 ,提出了改善悬浮扩散共聚条件的一些建议。
- 易佑民董亮伟夏茹章于川石市委俞强
- 关键词:球对称梯度折射率光学系统
- 基于高分辨科学CCD相机的离轴抛物面镜调节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高分辨科学CCD相机的离轴抛物面镜调节方法,该方法是利用高分辨科学CCD相机,通过实时测量激光系统出射光束经离轴抛物面镜会聚后的焦点附近焦斑形状,来监控调节离轴抛物面镜。本发明的最大好处,就是利用本调...
- 任志君董亮伟王雅靓徐卓器
- 悬浮聚合条件对高分子微球粒径及其光学性能的影响被引量:8
- 2001年
- 悬浮扩散共聚法是制备高分子梯度折射率微球较为容易实施的聚合方法。为了制备出粒径大、圆度好、透过率和梯度折射率高的聚合物光学微球 ,本文首先系统地研究了影响苯乙烯及甲基丙烯酸甲酯悬浮聚合的因素 ,并做出了这两种单体不同引发剂浓度下的悬浮聚合时间与转化率曲线 ,为下一步通过第二种单体的扩散共聚合制备出折射率梯度较大的光学微球奠定良好的实验基础。通过对不同搅拌速度、油水比以及几种类型的悬浮分散剂的比较研究 ,我们发现 :在搅拌速度 1 50~ 2 0 0rpm范围内 ,采用部分醇解的PVA(醇解度 88% )作分散剂 ,控制溶液表面张力值在 60~65mN/m左右 ,并选择合适的油水比 (3~ 5) 。
- 夏茹章于川易佑民杨瀛海尹守春王嘎董亮伟
- 关键词:梯度折射率高分子微球
- 基于高分辨科学CCD相机的离轴抛物面镜调节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高分辨科学CCD相机的离轴抛物面镜调节方法,该方法是利用高分辨科学CCD相机,通过实时测量激光系统出射光束经离轴抛物面镜会聚后的焦点附近焦斑形状,来监控调节离轴抛物面镜。本发明的最大好处,就是利用本调...
- 任志君董亮伟王雅靓徐卓器
- 梯度折射率非局域介质中空间孤子振荡行为研究
- 2007年
- 应用等效粒子近似方法研究了光学空间孤子在带有局域和非局域非线性横向非均匀介质中的传输动力学行为.发现孤子在传播过程中横向的周期性振荡.折射率调制幅度和波导的归一化宽度决定了振荡周期的大小.介质的非局域对振荡振幅有着较小的影响.模拟了孤子传输过程,所得数值结果与理论分析符合很好.此外,模拟传输还发现多孤子束缚态能够在这个模型中稳定传播.这种振荡特性或许可以应用于光学路由器、转换器、开关等.
- 董亮伟
- 聚合物梯度折射率微球透镜的研制被引量:19
- 2003年
- 选取高分子单体组合 ,用悬浮扩散共聚法研制具有球对称梯度折射率 (GradientRefractiveIndex ,GRIN)的微型聚合物球透镜 .用剪切干涉法测定微透镜试样的折射率剖面 ,根据分布曲线的特征调整、优化制备工艺条件 ,成功获得直径 0 .3~ 1.4mm、透明、在半径的全程范围具有球对称折射率梯度 ,折射率差ΔN为 0 .0 0 6~ 0 .0
- 易佑民章于川夏茹董亮伟石市委
- 球对称GRIN微型透镜的研究
- 该文进行了下述研究工作.第一章主要概述了梯度折射率光学、微小光学、高分子GRIN材料的发展历史与研究现状,并对该课题所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研究的必要性作了简要的阐述.第二章对GRIN球透镜的一般理论基础和球透镜的典型模型-M...
- 董亮伟
- 关键词:梯度折射率折射率分布
- 基于光波可逆传输的自适应光学波前校正环路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光波可逆传输的自适应光学波前校正环路,特别适用于校正高功率激光系统输出光束波前。本方法利用波前测量仪和变形镜,依据光波传输的可逆性原理,达到优化会聚焦点的目得。由于该方法是以人为设置的近理想焦点作为目标...
- 任志君董亮伟吴疆苗林海笑徐卓器王雅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