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益生菌对胃癌术后感染并发症以及术后恢复的影响被引量:12
- 2018年
- 目的探讨益生菌对胃癌患者术后感染并发症的发生以及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纳入择期手术的胃癌患者共119例,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试验组59例。两组患者采取常规术前准备以及术后处置,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益生菌治疗。分别对两组患者的术后感染并发症发生情况、腹泻和便秘发生情况、血清CRP水平和前白蛋白水平、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进行记录并比较。结果试验组发生术后感染以及腹泻、便秘症状的例数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43及0.007);试验组术后第7天血清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前白蛋白水平在3个时间点(术前1天、术后第3天及术后第7天)均没有差异(P>0.05),但在术后第7天试验组的前白蛋白水平略高于对照组;试验组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早于对照组。结论与应用常规术前准备及术后处置的对照组相比,应用益生菌能减少术后感染并发症的发生,并能促进术后胃肠道功能的恢复。
- 刘保荣慕喜喜袁博葛鹏
- 关键词:益生菌胃癌手术术后恢复感染并发症
- 保脾治疗钝性脾损伤51例分析被引量:1
- 2009年
- 刘保荣葛鹏慕为民
- 钝性肝损伤33例诊断治疗体会
- 2007年
- 目的:探讨钝性肝损伤的诊断措施和治疗方案。方法:回顾分析33例钝性肝损伤的临床资料。结果:Ⅰ级~Ⅱ级19例中除4例因合并脾脏破裂中转手术外均非手术治疗;Ⅲ级手术治疗9例,非手术治疗2例中转手术;Ⅳ级以上均手术治疗。结论:循环稳定的Ⅰ级~Ⅱ级单纯肝损伤非手术治疗成功率较高;循环不稳定、有明显腹膜炎体征者、Ⅳ级以上手术治疗较为稳妥。
- 张衡王重民袁博葛鹏
- 关键词:钝性肝损伤
-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结肠癌的临床疗效观察
- 目的:分析结肠癌实施不同手术治疗方案的临床效果.方法:在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结肠癌患者中,抽选6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为两个组别,每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方案,试验组采用腹腔...
- 葛鹏慕喜喜
- 关键词:结肠癌腹腔镜手术开腹手术临床疗效
- 脾肾静脉小口径分流术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脉高压症
- 2007年
- 目的:探讨脾肾静脉小口径分流术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脉高压症的效果。方法:对我院近几年采用该手术方法治疗的门脉高压症患者术前术后门静脉压力的变化及术后随访。结果:患者的术后门静脉压力平均下降3cm~4cm水柱。86%的患者(32/38)食管静脉曲张好转胃黏膜糜烂得到改善。35例随访1a~3a无一例再出血。结论:脾肾静脉小口径分流术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既保留了分流术和断流术的优点。又克服了二者的缺点,是当今治疗门脉高压症的理想术式。
- 于永亮慕为民王重民葛鹏尚亚飞
- 关键词:门脉高压症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
- 胃癌合并肝硬化的病理生理特点及外科治疗效果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探讨胃癌合并肝硬化患者的病理生理特点及外科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胃癌合并肝硬化行手术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病理生理特点,探讨手术治疗后的生存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肝功能分级为A级的患者术后1年、3年生存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肝功能分级为B、C级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合并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分级越差,术后生存率越低,并发症越多,手术治疗效果越差。术前评价患者肝功能储备,给予合理有效的保肝治疗,对治疗过程中患者肝功能的改善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并且有利于患者术后手术切口的愈合,有效提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 葛鹏袁博刘保荣
- 关键词:胃癌肝硬化病理生理特点外科治疗
- 腹腔镜胆囊癌根治术后患者的PP-NLR、GPS评分及临床意义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分析腹腔镜胆囊癌根治术后患者的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PP-NLR)和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PS),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至2017年6月于西安市中心医院行腹腔镜胆囊癌根治术的126例胆囊癌患者的诊疗资料。据患者术前检测结果计算PP-NLR、GPS评分,分别对其进行PP-NLR分组[PP-NLR0组(PP-NLR<5,92例)、PP-NLR1组(PP-NLR≥5,34例)]和GPS分组{GPS0组[C反应蛋白(CRP)≤10 mg/L且白蛋白(ALB)≥35 g/L,38例]、GPS1组(CRP>10 mg/L且ALB≥35 g/L/CRP≤10 mg/L且ALB<35 g/L,61例)、GPS2组(CRP>10 mg/L且Alb<35 g/L,27例)}。比较以上各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和术后3年生存率,采用单因素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并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评估PP-NLR、GPS评分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不同PP-NLR分组患者的肿瘤大小、肿瘤分化、淋巴结转移、肿瘤TNM分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GPS分组患者的淋巴结转移、肿瘤TNM分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P-NLR0组患者术后3年生存率为80.43%,明显高于PP-NLR1组的58.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PS0组患者术后3年生存率为84.21%,明显高于GPS1组的63.93%和GPS2组的37.04%,且GPS1组患者术后3年生存率明显高于GPS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分化、淋巴结转移、肿瘤TNM分期、PP-NLR及GPS评分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P<0.05);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TNM分期、PP-NLR、GPS评分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PP-NLR、GPS评分对评估腹腔镜胆囊癌根治术后患者的预后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徐海煜刘军葛鹏
- 关键词:胆囊癌腹腔镜胆囊癌根治术格拉斯哥评分
- 两种微创手术方案治疗老年性胆囊并胆总管结石的对比研究被引量:5
- 2019年
- 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临床十分多见,且近年来有明显升高趋势[1]。该病多起病急,且易引发急性胰腺炎、急性胆管炎、梗阻性黄疸等并发症,传统的手术方法主要是开腹胆囊切除术联合胆总管探查与T管引流,该手术方式一次性结石清除率高,但手术创伤大,术后恢复慢,老年患者多难以耐受[2]。
- 徐海煜鱼军葛鹏
- 关键词:胆总管结石胆囊结石手术方案老年性开腹胆囊切除术
- β-catenin基因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 2010年
- 目的:研究β-catenin基因在肝细胞癌(HCC)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6例肝细胞癌石蜡包埋标本中β-catenin的表达情况。结果:37例(66%)肝细胞癌β-catenin呈胞浆及胞核异位表达,29例(51.8%)呈胞膜减弱表达。β-catenin异位表达与肝细胞癌病理分级呈负相关(P<0.01),β-catenin胞膜减弱表达率在有癌栓形成及无包膜组显著高于无癌栓、有包膜组(P<0.05)。结论:β-catenin异常表达可能是肝细胞癌发生、浸润和转移的重要原因之一。
- 葛鹏王广田
- 关键词:肝肿瘤
- 茵栀黄颗粒联合ERCP治疗胆总管结石所致阻塞性黄疸临床观察被引量:7
- 2018年
- 目的观察茵栀黄颗粒联合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治疗胆总管结石引起的阻塞性黄疸的临床疗效及对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155例胆总管结石引起的阻塞性黄疸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77例和观察组78例,两组均予ERCP,观察组加服茵栀黄颗粒,7 d为一疗程。比较两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术后并发症、肝功能及炎症反应。结果观察组腹痛缓解时间、黄疸消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 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9. 9%(P <0. 05)。观察组血清肝功能指标中TBIL、DBIL、ALT、AST,炎症指标中IL-1β、IL-6、IL-8、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其余指标水平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茵栀黄颗粒联合ERCP治疗胆总管结石引起的阻塞性黄疸疗效肯定,且可改善患者肝功能,降低炎症反应。
- 韩坤葛鹏杨震威
- 关键词:胰胆管造影术内窥镜逆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