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劲
- 作品数:46 被引量:102H指数:5
-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曙光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历史地理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 形象与真相的悖论——写在顾彬和《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之间”被引量:2
- 2009年
- 顾彬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体现了这位德国汉学家对于中国现当代文学和思想演化的基本看法,带出了许多对我们的中国现当代文学解释传统具有冲击力的观点。但是真相永远只存在于意识和对象、作者和文本的"之间",本文对于顾彬的叙事模型所做的分析,正是希望以自身的阅读楔入并持存于这个微妙的"之间",这既是要发现作者的言语行为在无意识中排斥的因素,更是要恢复生活本来的流动和交融状态。
- 范劲
- 关键词:中国文学史真相中国现当代文学悖论文学解释言语行为
- 诗学与系统性被引量:3
- 2015年
- 文学理论操作的基础,是出自非文学范畴的理论能够转化为文学理论。与此相应,当代艺术创作的一个突出现象是,一些不具备美的形式的寻常物被转化为艺术物,如"现成品"或"语言诗",并由此催生了一种反美学。由此角度切入,本文反思了文学理论和艺术价值的生产机制,认为导致转化的关键是诗学的系统生产功能,而这一超越了主体创造意志的系统生产构成了诗学制作的本义。由此,本文重新界定了诗学概念的内涵,强调了诗学创造和系统生产的内在关联,并且证明,这一修正不仅符合现代先锋艺术的精神,也和柏拉图的古老定义相一致。
- 范劲
- 关键词:诗学
- “自传体问题”与中国现代文学的主体性潜力--以德国的庐隐、萧红、郁达夫研究为例被引量:2
- 2023年
- 中国现代文学中有无自传体的问题,曾受到德国汉学界的高度重视。这一看似自明的“问题”在德国语境中生成,有赖于一系列系统条件。自传是西方自我文化的一部分,历来承担着主体塑造的功能。生命哲学的历史化立场,打破了人格意识永恒不变的幻觉。思想史家鲍吾刚对中国自传史的梳理,意味着从整体上承认中国人的自我和个体性。中国文学研究者们则通过分析庐隐、萧红、郁达夫等的自传文本,更细腻地对中国作家的自我结构进行加工。系统中多个层面接力合作,将中国文学符号推入自传体的主体性轨道,借此,西方得以通过“自我”媒介和中国展开理性对话,域外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成为世界文化史的一部分。
- 范劲
- 关键词:自传体生命哲学主体性
- 德语区的李杜之争被引量:4
- 2020年
- 李杜之争在中国文学传统内部是个突出话题,德国的中国文学交流中,这个问题虽然尚未被主题化,却依然有潜在的引导作用。李白式陶醉印证了欧洲人以中国精神为自然实体的哲学判断,也透露出和自然合一的诗性愿望。尊杜意味着走出合一,进入主客对立的世界结构。但是一旦意识到李杜作为中国文学符号的独立性,李杜可能同时被排斥,成为“另一种”世界文学。李杜在德语区的不同组合,暗示了中国文学进入世界文学的不同途径,对李杜的任何褒贬,也都是系统内操作的结果。
- 范劲
- 关键词:世界文学神话
- “诗学”和先锋精神:模糊性的理论价值被引量:3
- 2013年
- 从语用学角度来探讨比较文学学者惯用的"诗学"概念的系统功能。作者认为,"诗学"是一个旨在整合的模糊性概念,它在当代中西方理论场的流行都和返本的愿望有关,然而返本也是再出发的先锋主义姿态。西方批评家欲借它来约束理论想像的极度多元性,给极度复杂的当代符号游戏一个有弹性的框架。中国学者使用这一概念,除了维护文学的本体地位,还希望利用它所蕴含的语义张力,促进中西文化要素的有效融合,并以诗学的创造精神开辟中国独有的文化之路。两种先锋姿态,都揭示了古老的"诗学"概念在当代的真实内涵。
- 范劲
- 关键词:诗学整体性
- 文学史中的符号流向和“易”的框架——一种解决历史书写悖论的尝试被引量:1
- 2009年
- 美学对象永远处于未完成状态,给文学史书写造成了根本困难,因为这导致历史的演化趋势即文学符号的流向具有极大灵活性,不仅是从传统向现代,也不仅是共时层面上向某一处的单向移动,而是随时可以倒流、回归、融汇。本文试图从一个混沌的文化边际点、一个含混的西方汉学家卫礼贤处寻求灵感,将史家对于世界的理解再推进一步。卫礼贤在其文化叙事《中国心灵》中,以《易经》为框架去包容各种符号运动方向,赋予变化以深层秩序,这一构思为克服文学史书写悖论提供了一种选择,而"中国"作为新的、变易的世界空间的象征,也显示了它在西方话语场中的颠覆意义。
- 范劲
- 关键词:文学史书写历史书写悖论文化叙事文学符号
- 上海犹太流亡杂志《论坛》中的文学文本与文化身份建构被引量:3
- 2008年
- 20世纪三四十年代流亡上海的犹太难民曾创办了大量的报刊,构成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个特例。这些报刊通过讨论交流将移民凝聚成一个文化共同体,同时有意识地或在无形中塑造移民的文化自立意识,以补偿由纳粹迫害带来的身份丧失。文章从符号运动的角度,通过具体分析德文杂志《论坛》上发表的文学文本及其中的符号间相互指涉,揭示这种文化身份建构的一些重要侧面,从而为理解上海犹太难民在流散处境中展示的精神努力提供参照。
- 范劲
- 关键词:犹太难民《论坛》文化身份
- 德语文学的影响和二十世纪中国作家的自我意识发展
- 该文从作家的自我意识角度来探讨德语文学对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影响,并试图在方法论上对传统的影响研究进行突破.'自我'不光是现代中国作家最重要的写作诉求之一,现代中国文学的发展本身也是现代中国人自我建构过程的一个组成部分,而...
- 范劲
- 关键词:德语文学二十世纪中国文学自我意识真理意识形态批判
- 文献传递
- 论席勒对郭沫若历史剧的影响被引量:3
- 1997年
- 范劲
- 关键词:郭沫若历史剧席勒《屈原》悲剧精神悲剧主人公浪漫主义诗人
- 影响概念的符号化和后现代时代的比较文学被引量:3
- 2007年
- 传统比较文学的基本思路滞留于同一性范畴,由此造成了对应式的影响观念,这一僵化观念的内在弱点不难发现,中国比较文学界要求变革的声音近年来也不绝于耳。关键是如何克服其僵化,而这一克服势必涉及整个学科方法论基础的转移,因为影响关系乃是比较文学的原动力之一。本文提出的使比较文学和影响观念符号化的建议,其用意有三:1、以符号化实现影响概念的再生;2、通过符号化拓宽比较文学的活动空间,促进学科的科学化和对当代人文科学方法论新成果的充分吸收;3、促成一种以差异运动为核心原则的比较文学,以呼应后现代时代的理论精神。
- 范劲
- 关键词:比较文学符号化游戏